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淮

移除 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黄淮
| 圖像 = [[File: 2.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63287f06e44bc900.jpg 原圖鏈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367年
| 職業 = 内阁首辅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省愆集 ]] 》 </br>《 [[ 介庵集 ]] 》 </br> </br> </br>
}}
[[ 洪武 ]] 元年三月,全家移居巾湖里(又名幞头河;宋朝时名孝廉坊;今名黄府巷。)八岁时,启蒙於业师徐先生讳垕(1344~1405),字宗实,号静庵,黄岩人。黄淮於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荐入南京国子监,同学有常州芮善、黄岩徐德新等。
二十九年(1396)中应天府举人,翌年丁丑(1397)登春榜二甲第五名进士,授官中书舍人(从七品)。1402年六月十七日,明成祖朱棣在南京为帝,二任黄淮为[[翰林院侍书]];七月初三,复黄淮为中书舍人。成祖于奉天门左室召见黄淮,询以政事,黄淮据"靖难之役"后的形势和政局,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对答如流,很合成祖旨意。八月初一,黄淮与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六人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黄淮专掌制敕。八月初七,三任黄淮为翰林院编修。十一月十日,四任黄淮为[[翰林院]]侍读。1403年改元永乐元年,从此,成祖每上朝议事,常援黄淮与解缙侍立御榻左,以备顾问。有时至深夜仍在帝榻前商议机密的重大政务。正月廿六日,黄淮奉命与解缙为会试考官,取中式472名,曾棨为状元。四月二日,五任黄淮为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初一日,六任黄淮右春坊大学士兼 [[ 翰林院 ]] 侍读。
'''黄淮'''前后在朝任官廿年,著有与同僚应酬诗文三卷,计372(篇、首,约5.4万字)取名为《退直稿》。
宣德元年丙午(1426)八月初一,汉王朱高煦反。八月初七,敕谕黄淮等留佐郑王瞻埈、襄王瞻墡监国(此为黄淮第六次参与监国)黄淮夙夜在公,待至九月初六日,宣德班师回朝,方归私第,瘵(肺结核)病加重。得太医徐叔拱诊治。病稍缓,奏请辞官还乡,不许。二年丁未(1427)三月初,任黄淮为丁未科考廷试读卷官。初夏,黄淮病势严重,虽经太医调治,沉痼仍然难愈。八月初六,由次子黄采进奏《求退致仕疏》(详后面所附《奏词》)称疾辞官。初九宣宗览奏恻然曰:"其疾若此,固留之,情有不可‥‥‥。"遣中官赐钞万贯,准黄淮暂还家养疾。
归温州后,於茶山南柳"寿征庵"奉养老父。父子俩"遨游林壑,往来别墅,衣冠伟然,辉映后先,为近世所未有。"宣德三年戊申(1428)秋,庆贺父亲黄性九秩大寿并且自祷身体健康,经江心寺都纲昙旭禅师指点,为弘扬佛法,特捐资舍地择郭公山东麓兴建最胜寺,戊申秋动土,逾年竣工。至今年(2008)已有五佰八十年历史。宣德三年,温州知府王震议:"为黄淮立'少保'坊",择建於拱辰门(俗称朔门)内北大街上,永宁桥口的一座四柱坊表。'少保'二字系黄养正所书,坊表竣工於宣德四年(1429)春。父亲黄性颐养天年,於宣德六年辛亥(1441)十一月初五日,享寿九十三高龄而终,七年壬子(1442)九月初六日,赐祭葬於南柳"黄府山"上。黄淮特赴北京谢恩,十二月十八日,面陈宣宗:"采颇习楷书,愿留京报效"。帝准黄采于翰林院进其书学。并赐黄淮留北京过春节。八年癸丑(1433)正月十五,敕谕往御苑观灯,宣宗赐宴招待。二月初八,黄淮奉命为该科会试主考官(副主考王直),取刘哲等百人。三月三日,榜曹鼐为状元。 四月二十六日,敕赐乘轿游西苑,命太监吴诚导游,[[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十五人陪同(黄采亦从行游), 并赐宴万岁山麓。六月十一日,宣宗为黄淮饯宴太液池,亲题"赐归"二字,并制长诗《太液池送黄淮辞政》!(详后附),有"赐大学士黄淮"端砚(现藏湖南湘阴博物馆);且谕以"明年朕生日,卿其复来。"颁路费回温。秋,黄淮将宣宗长诗刻于石碑,盖了"奎文亭"于幞头河(遗址於今温州黄府巷"温州仪表厂"内)。十月,游乐清雁荡,龙鼻洞岩刻有:"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永嘉黄淮宣德癸丑冬游。"(至今字体仍甚清晰)九年甲寅(1434)正月初二日,黄淮自永嘉启程赴北京,二次入觐宣德皇帝。重阳日,太监范宏传旨:"天寒且冷,(着黄淮)乘驿回还(温州),期以后年'万圣节'再来",宠赐之礼加于初。[[宣德]]十年乙卯(1435)正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驾崩,黄淮闻讯即启程赴北京(进香)此第三次入觐。五月初四(黄淮生日)启程返温,[[杨士奇]]赠词《水龙吟·寿黄学士》权当折柳。黄淮即次韵奉谢!(详后附)黄淮三次自永嘉赴北京,著有《入觐稿》两卷,计143题目161篇(近4万字)。
== 晚年生活 ==
61,8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