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川镇

增加 15,06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三川镇</big> ''' |- | File:三川镇.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三川镇</big> '''
|-
| [[File:三川镇.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102/20200606000318-51305360_jpeg_262_178_12333.jpg/0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5787877.htm?fromTitle=%E4%B8%89%E5%B7%9D%E9%95%87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三川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西北部,是历史悠久的商贸重镇,总面积96.86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138个居民组,26170人(2017)。三川镇地处豫西高寒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源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87%。

河南省栾川县境内的三川镇,被誉为“豫西的‘西大门’”有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抱犊寨”,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快速导航
关系表
中文名
三川镇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三川村
著名景点
抱犊寨、金斗山庄、望牛岭、白云山、金斗山
车牌代码
豫C
邮政区码
471500
面积
96.86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
三川村等11个村
电话区号
0379
地理位置
栾川县西北部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展开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河流水系
4经济概况
5人口数据
6资源特产
7地理交通
8旅游景点
9教科文卫
10经济发展
11基础建设
12文化教育
1历史沿革编辑
三川镇
三川镇
民国时期为三川镇,属卢氏县第一区。1947年解放,属栾川县陶湾区。1948年8月置三川区。1956年1月,撤区建三川中心乡,同年11月又恢复三川区。

1958年建三川公社,辖叫河、冷水、三川等27个大队。1970年,叫河、冷水析出各建公社。1984年2月废社建乡,称三川乡。1995年12月9日,撤乡建镇,称三川镇。

2行政区划编辑
三川镇辖11个行政村:三川、新庄、三道沟、柳子、柳树坑、祖师庙、龙脖、姚湾、小红、大红、火神庙村。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三川镇全景</big> '''
|-
| [[File:三川镇1.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27/304add9f17574b1093da87e39d0f84e9.jpe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4%B8%89%E5%B7%9D%E9%95%87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3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三川镇位于栾川县西北部,西与卢氏县接壤,北与白土镇相临,东与冷水镇比肩,南与叫河镇、陶湾镇接,素有“栾川西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96.86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138个居民组,26170人(2017)。

地形地貌
境内有大小山头549个,沟岔841条,东西北三面高,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南低,海拔1100米以上,西北部抱犊山,海拔高1803.4米,为境内最高峰。

气候特征
三川镇地处豫西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9.2℃,年平均降水量764.7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

河流水系
淯河从冷水镇增河口入境,流经新庄、三川、龙脖、姚湾,于大红前圪塔出境入叫河镇,支流有三道沟河、北川河、小红沟河、大红沟河等,属长江水系。

4经济概况编辑
农业三川镇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150天左右。土质多为两合土、红黏土和砾土。农作物以玉米、大豆、马铃薯为主,一年一熟,粮食产量不高。群众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90年代,完成改河工程35条,筑河堰坝236条,工程量达259万立方米;治沟841道,修堰坝2.26万米,建水平梯田5024亩。

90年代,引进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521万公斤,比1986年的403.5万公斤增长117.5万公斤。至2000年,全镇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农户家里都有了余粮。是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元。

全镇森林覆盖总面积11万亩。其中有林地10.7万亩,疏林地240亩,灌木林地2004亩,森林覆盖率为68%。1979年,飞播油松林成功,至2000年,12万亩油松林长势良好。三川镇被评为“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国家林业部部长曾亲临三川为“飞播造林纪念碑”揭碑。1983年,落实林业责任制,发放林权证。1999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川被列为禁伐区,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已全部退耕还林。是年,三川镇被确定为“生态保护区”。

中药材三川镇气候、土壤均适宜中药材生长,是中药材的天然宝库。天然及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430多种,其中党参、棉芪、二花、连翘、山茱萸享有盛名。牛黄、麝香、天麻等远销海外。2000年,建中药材基地7个,发展山茱萸、血参5000亩,种植松茯苓11万穴,天麻8万穴。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1990~2000年,中药材销售133吨,收入达666万元,人均284元。

副业三川镇人多地少,农作物一年一熟,农闲时间长,农民历来重视副业生产。传统的手工编织有柳编、竹编及镟制木碗、木勺等,产品畅销豫西各地,仅柳编一项年销量就在4万件以上。玉米糁、马铃薯粉是有名的土特产,享誉全省,成为馈赠佳品。

劳务输出“两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八个月挣钱”是三川人的口头禅。这里剩余劳力多,能吃苦耐劳,素有外出挣钱传统。镇政府抓住这一优势,大搞劳务输出。1989~1995年,是三川镇剩余劳力外出打工高峰期,每年有600多个务工队,3000多人分布在秦岭山上开采金矿,每年创收达500万元以上。2000年,劳务大户已发展到60多户,总资产在50万元以上。

乡镇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川镇的乡镇企业发展很快。鑫达矿业公司是三川镇和山东招远市全昌红集团公司共同投资650万元兴建的股份制企业,建成50吨/日金选厂,年产值250万元。洛西林化厂主要生产松针粉、饲料添加剂,1995年投产。1997年,又扩建成综合养殖场,当年,存栏猪300头,鸡3000只,年产值85万元。开栾钼铅锌选厂,1998年被开封人祁合建购买,年产值1500万元。水泥预制品厂是集体企业,1997年投产,年产值100万元。至2000年,乡镇企业发展到81个,从业5280人,产值1.5亿元,利润8743万元,上缴税金141万元,其中鑫达矿业公司、弘潭药业公司被授予洛阳市A级企业。1990~2000年,三川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累计3.7万人(次),创收10.7亿元。


商业三川镇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川街立集碑记》载“……三川者,盖明时卢邑之盛地也。”言三川集市贸易明时已很繁荣。民国年间曾有“旱码头”之称,是卢氏县一大集镇。2000年,三川集市有批发站5个,商店80家,饭店25家,粮油店10家,活动摊点165个。辟有布衣鞋帽、水果蔬菜、饭食小吃、竹编柳编、柴禾煤炭、牛羊牲畜、猪仔鸡苗等若干专业市场。每逢农历一、四、七集日,一般集日贸易额达20万元左右。三川街已成为全县有名的交易市场。

5人口数据编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1713
男 5960
女 5753
家庭户户数 341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1559
家庭户男 5871
家庭户女 5688
0-14岁(总) 2275
0-14岁男 1163
0-14岁女 1112
15-64岁(总) 8690
15-64岁男 4465
15-64岁女 4225
65岁及以上(总) 748
65岁及以上男 332
65岁及以上女 41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083
总人口26170人(2017)。

6资源特产编辑
三川镇
三川镇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土豆等,一年一熟。土地资源少,农民闲暇时间长,工副业、劳务输出比较发达。三川镇地处秦岭山系中段,是金属和非金属的成矿地带,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 、钼、镁、钛 、铀、硫、硅、石煤、石棉、大理石、花岗石、高领土等,且大都埋藏浅、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冶炼价值。

三川镇中药材品种多、贮量大,主要有党参、二花、猪苓、桔梗、柴胡山芋肉;名贵山珍有有鹿茸、猴头、蘑菇、天麻;干鲜果主要在苹果、白桃、核桃、杏等。皮麻是该镇的特种经济作物,色白纤长,耐拉耐磨,驰名遐迩。全镇有自然用材林3万亩,飞播林9万亩。

7地理交通编辑
三川镇
三川镇
境内洛(阳)卢(氏)公路纵穿南北,三川至白土公路由该镇祖师庙村穿越渔唐沟,三川至冷水公路由西向东通往栾川,11个行政村全通汽车,境内11万伏变电一座,三门峡、南阳双线路供电网履盖全镇。育河流经全镇,境内主要支流有三道河、北川河(又名西河)、小红沟河、大红沟河等。因此,该镇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水原丰富。

8旅游景点编辑
三川镇峰峦起伏,优雅俊秀,主要景点有抱犊寨、望牛岭、白云山、金斗山。抱犊寨海拔1800米,以牧童抱犊上山食灵芝成“抱犊真人”的神话得名,山势险峻。四周悬崖,顶成盆地,跨越面积约6.25平方公里。

9教科文卫编辑
教育2000年,全镇有幼儿园11所,32个班,入园幼儿599人,幼儿教师20人。村完小11所,31个教学点,99个教学班,2855名学生,108名教职工。初中1所,22个教学班,1259名学生,60名教职工。成人学校1所。县第三高级中学设三川镇。

1994年,全乡群众集资108万元,建起13幢教学楼,做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桌凳。各小学都有仪器室,中学有仪器室、仪器柜、实验台、电教室、电脑微机室。1994年、1996年,顺利通过了市、省及国家的“两基”验收。

1997年,初中3个年级统考成绩全部进入县五强之列。1998年,教学质量全面丰收,初三中招排全县第二名,全镇五年级考试总成绩进入全县前五名。

科技三川镇历来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80~90年代,引进的玉米品种有大单、中单,马铃薯品种有红皮、红眼、东北密植黄、山西米脂黄等。结合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7年,推行大垄麦套种春玉米和地膜覆盖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达1337吨,比上年总产量807吨增长65.6%。一改过去常年吃“统销”的局面。1989年,全镇仅玉米产量达5245吨,人均209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2000年,三川镇获河南省“科技示范镇”称号。

文化三川镇有广播放大站、露天剧院、封闭剧院、文化站、电视差转台各1处,电影队7支,录像厅2个。80%的农户有电视。各村均有图书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2000年,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首批“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

卫生三川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16张,全院职工27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医师7人,医士4人。医疗器械设备齐全。能熟练医治内、外、妇、儿、五官、骨、口腔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可进行胆囊切除、胃及胰腺肿瘤切除、尿道前列腺扩张、截肢、骨折整复固定、关节矫正、骨瘤摘除、剖腹产、子宫全切、脾破裂修补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固定资产190.8万元。全镇各行政村都有卫生所,医疗网点覆盖全镇。

10经济发展编辑
三川镇
三川镇
全镇上下围绕“工矿兴镇、商贸强镇、劳务富民”的发展思路,扩大招商引资,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曾获得洛阳市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乡镇、洛阳市计划生育先进乡镇、洛阳市文明小城镇等荣誉称号。2008年完成财政收入2448万元,实现企业总产值1321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29540万元,完成入库税金5400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全年引进资金1.9亿元,新建和扩建民营企业项目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个。

11基础建设编辑
三川镇
三川镇
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以“三清七集中”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为突破口,突出建沼气、改厕、改圈、改厨和道路硬化,加大对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治理力度,狠抓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不断拉大城镇框架,完善配套设施,城镇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城镇品位不断提升。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建立离任村、组干部及困难老党员救助机制,实施水毁道路和堰坝修复工程,完成敬老院建设及相关设施的配备,扎实开展扶贫搬迁工作,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先后投资2000万元,对抱犊寨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开发。

按照省政府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对口支援工作会要求,自贡市迅速启动对口支援广元苍溪县三川镇工作,自贡副市长陈吉明率市发改委、市农工办、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规划和建设局、市农业局、市应急办、市经委负责人,经过7个多小时长途车程赶到广元市苍溪县,就三川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对接。

12文化教育编辑
三川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行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镇内有县直中学一所(永胜三中),镇属中学两所(金官中学、梁官中学),小学20所,在校学生9547人,教职工572人,梁官中学被列为教育示范基地。

该镇有文化站一个,老体协会一个,诗书画协会一个,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愈丰富多彩。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城市 乡镇
合作编辑者:
==视频==
===航拍:丽江永胜三川镇,高原江南水乡美 2020年10月31日发布===
{{#iDisplay:b31652np0v0|寬度|高度|qq}}
===美到窒息!航拍“滇西米粮仓”丽江三川镇:万亩稻田金黄一片 ===
2019年09月26日发布
{{#iDisplay:b3001u3ylgh|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8,6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