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9
次編輯
變更
聊斋志异·小官人
,创建页面,内容为“ 缩略图|[http://control.blog.sina.com.cn/myblog/htmlsource/blog_notopen.php?uid=1684362841&version=7&x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File:聊斋志异9.jpg|缩略图|[http://control.blog.sina.com.cn/myblog/htmlsource/blog_notopen.php?uid=1684362841&version=7&x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小官人'''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ref>[https://www.xyyuedu.com/gdmz/lzzy/ 轩宇阅读网]</ref>
[[File:聊斋志异8933.jpg|缩略图|[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0208A0DF2500 聊斋志异]]]
==原文==
太史某公[1],忘其姓氏。昼卧斋中,忽有小卤簿[2],出自堂陬[3]。马 大如蛙,人细于指[4]。小仪仗以数十队;一官冠皂纱,着绣[5],乘肩舆[6], 纷纷出门而去。公心异之,窃疑睡眠之讹。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大如拳,竟造床下[7]。白言[8]:“家主人有不腆之仪[9],敬献太史。”言 已,对立[10],即又不陈其物[11]。少间,又自笑曰:“戋戋微物[12],想太史 亦无所用,不如即赐小人。”太史颔之[13]。欣然携之而去。后不复见。惜 太史中馁[14],不曾[[诘所自来]][15]。
[[File:聊斋志异8944.jpg|缩略图|[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0208A0DF2500 聊斋志异]]]
==翻译==
某太史,忘了他的姓名。一天,他白天躺在书房里,忽然,一个小仪仗队,从屋子一角走出。马大如青蛙,人[[细如手指]]。小小的仪仗队由数十人组成。一个官,头戴乌纱帽,身穿绣花袍,坐在二人抬的轿上,纷纷出门而去。太史心中觉得奇怪,怀疑自己睡眼朦胧看花了眼。可接着又见一小人,返回屋来,手里携着个拳头大小的包,一直走到床下,自己介绍说:“我家主人备有薄礼,敬献太史。”说完,对着太史站着,却不去打开包拿出东西。
稍待了一会,又自己笑着说:“小小礼物,想太史也没什么用,不如送给小人。”太史点了点头,小人高兴地携着包走了。以后再没见过他。可惜太史当时心里有点害怕,也不曾问小人是从哪里来的。
[[File:聊斋志异8955.jpg|缩略图|[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10208A0DF2500 聊斋志异]]]
==注释==
[1]太史:官名。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后历代职掌有所不同, 一般为对史宫的尊称。明、清由翰林院兼领史馆事,因亦称翰林为太史。
[2]卤簿:旧时官员仪仗。详见《陆判注》。
[3]堂陬(zōu):堂隅,厅堂的一角。堂,此指书斋。
[4]于:比。
[5]绣:古代礼服。借作“黻”,古代礼服上绣的黑青相间的“形花纹”。
[6]肩舆:轿子。
[7]造:至。
[8]白:禀白。禀告,陈述。
[9]不腆(tiǎn)之仪:犹言薄礼。腆,丰厚。仪,礼物。
[10]对立: 在对面站着。
[11]陈:陈列。
[12]戋戋(jiān jiān):微少貌。
[13]颔(hàn)之:点头表示同意。颔,下巴。此处名词用于动词,点头。
[14]中馁:气馁;害怕。中,内心。馁,丧气。
[15]诘所自来:指询问小官人的来由原委。
==赏析==
《小官人》描写亦是自然界的神秘现象,许多动物界的动物世界,亦有组织联系,官位品级,仪仗轿马之类,不过具体而微,人类个体生命罕见之而已。此种自然现象在人类意识世界中变化幻象,即成为蒲松龄笔下之“小官人”形象。<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697.html 文言文之家]</ref>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624.html 文言文之家]</ref>
==参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Category:847 清代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