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次編輯
變更
李弘暐
,無編輯摘要
事后两百余年,如同明朝末年为方孝孺等人平反一样,朝鲜肃宗李焞、朝鲜正祖李祘、朝鲜高宗李熙等历代国王也纷纷为这些王朝忠臣平反,并赠谥号(皇甫仁为“忠定”,金宗瑞为“忠翼”,朴彭年为“忠正”,成三问为“忠文”),大加旌表,修碑纪念。
天顺元年六月(1457年7月),李弘暐被流放于外,降封鲁山君。最初的流放地在江原道清泠浦,该地三面为深水,仅剩一面则是险峻的悬崖,只有乘船渡江才能出去。该年夏天这里发生洪灾,于是李瑈将李弘暐迁到更
险恶的宁越,并在同年十月二十一日下了最后的毒手。在世祖派来的使者面前,年轻的鲁山君于宁越的观风梅竹楼内被赐药鸩死,尸体被使者抛入江中,最后由宁越的一个小户长偷偷收尸安置,这个户长一家都因此被杀害。后朝鲜使臣至明,明礼部问其前王何去,朝鲜使臣李浚庆对答曰:“为寻建文帝乘彼白云而去”。其时明英宗复辟不久,事涉隐秘,明礼部旋不敢多问。 <ref>[1具树勋:《二旬录》上卷:端宗升遐后,李东皋朝天,礼部问端宗何去,对曰:“为寻建文皇帝,乘彼白云而去。”礼部不敢更问。] </ref>
端宗共计在位3年,在上王位2年,年仅16岁。因为端宗之后的朝鲜君主均出自世祖一脉,因此任何对世祖继权的指责都将成为对朝鲜王朝本身的质疑。正因如此,直到复位,朝廷一直以鲁山君的名义祭奠端宗,其祭奠过程与燕山君相同。直至朝鲜肃宗七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追封其为大君,肃宗二十四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追尊复位,上庙号“端宗”,谥号为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陵号为庄陵。无嗣。葬于江原道宁越郡庄陵。这也是朝鲜王朝近五百年间,唯一一座不在京畿的王陵(追封的各王不算)。鲁山君夫人宋氏被追封为定顺王后,徽号为端良齐敬,陵号为思陵。端宗与定顺王后的神主移入宗庙永宁殿,并举行了袝庙之礼。与此同时《鲁山君日记》升格为《端宗实录》,并在庄陵附近修建“死六臣祠”,为其举行国家级别的祭祀。与同一时期为朝鲜定宗追上庙号一事相似,为端宗复位体现了根扎于肃宗头脑之中的理学思想,同时也是对朝鲜世祖及朝鲜太宗不遵守礼法行为的批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