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8
次編輯
變更
聊斋志异·快刀
,创建页面,内容为“ 缩略图|[https://www.jd.com/?d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快刀'''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
[[File:聊斋志异8.jpg|缩略图|[https://www.jd.com/?d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快刀'''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ref>[https://www.xyyuedu.com/gdmz/lzzy/ 轩宇阅读网]</ref>
[[File:聊斋志异864.jpg|缩略图|[https://www.acfun.cn/a/ac3944765 聊斋志异]]]
==原文==
[[File:聊斋志异865.jpg|缩略图|[https://www.douban.com/note/708257300/?type=like 聊斋志异]]]
明末,济属多盗(1)。[[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2)。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3)。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4):“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我(5),无离也(6)。”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翻译==
[[File:聊斋志异866.jpg|缩略图|[http://pic.wodingche.com/video_small_pic/hdhedeojz.jpeg 聊斋志异]]]
明代末年,济南府属下各地有很多强盗,每个县都设置军队,捕到强盗就杀掉。章丘县的强盗尤其多。这个县的官军中有一个士兵,佩带的刀特别锋利,杀人不用费劲。一天,官军捕获了十几个强盗,全部押赴法场斩首。其中一个强盗认得这个士兵,便犹豫地凑上前去说:“听说您的刀最快,砍头不用砍第二次。求您杀我吧!”士兵说:“好吧。你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我。”强盗跟着士兵来到刑场,士兵一刀砍去,强盗的脑袋骨碌一声掉下来,滚到数步之外,一边在地上打着转,嘴里还大声称赞道:“好快的刀!”
==注释==
(1)济属:济南府所属地区。清代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齐东、长清、长山、邹平、淄川、齐河、禹城、平原、临邑、德州、陵县、德平、济阳等十五县,大致相当今之济南市及德州、惠民、淄博市地区的一部。
(2)杀辄导窾(kuǎn 款):意谓杀即顺窍,一刀便断头。窾,空处。《庄子•养生主》:“批大郤(隙),导大窾,因其固然。”
(3)市曹:市口通衢,常为古代行刑之处。
(4)逡巡:[[迟疑徘徊]]。此谓吞吞吐吐,难以出口。
(5)谨:谨慎小心,此处有注意留心之意。依,依傍,靠着。
(6)无:同“毋”、“勿”,不要。<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702.html 文言文之家]</ref>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624.html 文言文之家]</ref>
==参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Category:847 清代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