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榕

增加 2,575 位元組, 5 年前
郑榕,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郑榕| 图像 = [[File: 郑榕 ,1924年 .jpg|缩略图|center |[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0f440b91d8c865f3.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1459510-1543090.html 来自360网]]]| 出生 地点 = 安徽省定远县 ,毕 | 国籍 = 中国| 职 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 = 艺术家。| 知名作品 = 86版《西游记》饰太上老君 郑榕参演过 《雷雨》、《长征》、《龙须沟》、《茶馆》《智取威虎山》《武则天》等古今中外戏剧扮演重要的角色 ,形成苍劲、浑厚的表演风格。 }}'''<big> 郑榕 也曾随着《茶馆》剧组赴西德、法国和瑞士等国家演出。</big>''', == <big>个人经历</big> == 
1942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开始从事话剧工作,参加过业余和职业演剧活动。
1950年,郑榕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新中国的大地上演绎了无数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他以自己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风度在银幕上深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塑造了无数人们所熟悉和不熟悉的角色。
1953年,通过《龙须沟》 中赵大爷一角的创造 ,奠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他参演过《雷雨》、《长征》、《龙须沟》、《茶馆》《智取威虎山》《武则天》等古今中外戏剧扮演重要的角色,形成苍劲、浑厚的表演风格。郑榕也随着《茶馆》剧组赴西德、法国和瑞士等国家演出 70年代末以后,通过参加《丹心谱》、《茶馆》、《楚天风云》、《两宫皇太后》等影片及电视剧的拍摄,把话剧与电影、电视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特长汇集于自己的表演之中。九十年代,《冰糖葫芦》在当今并不景气的话剧舞台上再造辉煌,郑榕作为老一辈的艺术家,也参加了《冰糖葫芦》的演出,该剧演出场场爆满,每场演出结束观众都舍不得离去。老艺术家们的演出之所以能赢得观众如此之高的热情,除了他们几十年的艺术符号学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1982年,导演了风俗喜剧《吉庆有余》。1986年,中国大陆电视剧《西游记》饰演太上老君,且担任表演顾问。1994年,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扮演了孔融。并先后在《丹心谱》、《楚天风云》、《两宫皇太后》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  == <big>人物评价</big> == 郑榕同志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从一九四二年起,从事话剧工作,在舞台和银幕上先后成功地扮演过许多角色,为广大观众所熟悉。他的经历坎坷,耐人寻味。郑榕是在革命的炮声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革命艺术家,在他青年时代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在学校里就曾多次在话剧中扮演角色,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业余剧团,在"雷雨""日出"等多部戏中分别刻画了不同的人物。但在当时的伪军统治下,艺术的火焰常常被无情的熄灭。抗战时期,郑榕参加了官办的演剧队,但在法西斯的统治下却长期不能演出,艺术家不得不为空洞的艺术之宫而落泪。郑榕从上舞台到离开舞台,从艺六十四年,先后扮演了五十多个话剧角色、八十多个电影角色。一生中,上演过共和国主席,下演过仆人,就是这样一个跨度,在观众的眼里郑榕老是一个张力极大的演员。在这么多的角色中对观众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雷雨》的周朴园和《茶馆》的常四爷。因为演出的时间跨度最长,角色反差最大,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物性格,被郑榕老演绎的入木三分。特别是饰演常四爷。 常四爷是一个具有侠骨豪情的"旗人",他性格耿直,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