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海经之肥遗

增加 3 位元組, 3 年前
增加內部連結
'''肥遗'''是中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出自《山海经》。共有三种,两蛇一鸟。据说肥遗是一种居住在浑夕山山麓的怪蛇,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旱。 也有传说称肥遗是一种黄色的鹌鹑大小的鸟,喙是红色的,据说吃了肥遗能够治病、防止[[寄生虫]]。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甥(wèi),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肥甥是一种居住在 [[ 太华山 ]] 的怪蛇,六足四翼。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旱。<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14/15/5829921_527866610.shtml 山海经·西山经全文及翻译-个人图书馆]</ref>
== 原文 ==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这种肥遗是居住在浑夕山,一个头两个身子。出现的地方的国家会有大旱。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彭毗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此处的肥遗指的应该是和[[浑夕山]]一样的肥遗,地理环境和浑夕山一样。
 
明人[[朱国桢]]《诵幢小品》卷三一记载,万历十四年,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先民在山林中碰见一条长着六只脚的大蛇,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肥遗。【万历丙戌1586年,建昌乡民樵于山,逢一巨蛇,头端一角,六足如鸡距,见人不噬亦不惊。民因呼群往视,亦不敢伤;徐徐入深林去。《华山记》云:“蛇六足者,名曰肥遗,见则千里之内大旱!”戊子,己丑之灾,其兆已先见之矣。】
13,4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