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维克多·格里尼克

增加 1,52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image= [[File:维克多·格里尼克1.jpg|缩略图]]
|name=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
|birth_date={{birth date|1924|11|26|mf=y}}
|birth_place=[[华盛顿]][[阿伯丁 (华盛顿州)|阿伯丁]]
|death_date={{death date and age|2000|11|4|1924|11|26|mf=y}}
|death_place=[[Mountain View, California|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spouse=
|children= Nicholas P. Grinich<br/ >Anita Grinich<br/ > Philip Grinich
|parents=
|occupation=Co-founder of [[仙童半导体]] <br/ >Professor at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大伯克利]]
|alma_mater=[[华盛顿大学]] <br/ > [[斯坦福大学]]
|party =
|residence =
|signature =
|salary=
|networth=
|website=
}}
'''维克多·格里尼克'''({{lang-en|Victor Henry Grinich}},{{bd|1924年|11月24日|2000年|11月5日}}),[[半导体]]工业的先驱者、创建[[硅谷]]的[[八叛逆]]之一。 他出生于[[华盛顿]][[阿伯丁 (华盛顿州)|阿伯丁]],父母是[[克罗地亚]]移民。
'''维克多·格里尼克'''({{lang-en|Victor Henry Grinich}},{{bd|1924年|11月24日|2000年|11月5日}}),[[半导体]]工业的先驱者、创建[[硅谷]]的[[八叛逆]]之一。 他出生于[[华盛顿]][[阿伯丁 (华盛顿州)|阿伯丁]],父母是[[克罗地亚]]移民。1950 1950 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ref>{{cite web|title=Alumni Profiles, Victor Grinich|url=http://www.ee.washington.edu/people/alumni/profiles/grinich_victor.html|publishe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accessdate=10 January 201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107095333/http://www.ee.washington.edu/people/alumni/profiles/grinich_victor.html|archivedate=2013年1月7日}}</ref>。他先在[[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工作,后来与其他人离开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1960  1960 年代离开仙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 八叛逆 ==1955年,“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他吸引了很多富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加盟。但是很快,肖克利的管理方法和怪异行为引起员工的不满。其中八人决定一同辞职,他们是[[罗伯特·诺依斯]]([[Robert Noyce]])、[[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朱利亚斯·布兰克]]([[Julius Blank]])、[[尤金·克莱尔]]([[Eugene Kleiner]])、[[金·赫尔尼]]([[Jean Hoerni]])、[[杰·拉斯特]]([[Jay Last]])、[[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和[[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后来他们被肖克利称为"[[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
== 脚注 ==
129,4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