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曹景宗

增加 16,59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曹景宗 (457 ''' | 圖像 = [[File:曹景宗0.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1d495e69ee8ece0c.jpg?size=268x363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457 年-508年9月12日 ),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字子震 ,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1] | 職業 =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 知名作品 = 梁朝开国功臣 参与钟离之战}}== '''人物生平''' ==勇猛少年曹景宗的父亲曹欣之,在南朝 刘宋 时位至 征虏将军 、徐州刺史。曹景宗自幼善于骑射,喜欢打猎。常与几十个少年一起到林中射鹿,每当大家骑着马一起追捕鹿群时,鹿马相杂,众人都怕射中别人的马。只有 景宗无所顾忌,拨箭射 之子 ,鹿应弦而倒,遂以此为乐 。 曹景宗 幼善骑 不到二十岁时,曹欣之因公事要出州,只带上曹景宗和几个随从,不料半路遇上了几百个蛮兵,将他们层层包围。时曹景宗带一百余支箭,驰马四 射, 好猎 一箭射杀一个蛮兵。蛮兵大惊,于是逃散。自此以后 他得 量及 气而 名。曹景宗不仅勇猛过人,还颇为喜爱浏览史书 每当读到《司马穰苴传》、《乐毅传》时,他总是放下书叹息道:"男儿应当做这样的人!" 崭露头角后来,曹景宗后被征辟为西曹,但他没有前往就职。宋后废帝元徽(473年-477年)年间,曹景宗随曹欣之出京师,担任奉朝请、员外,改任尚书左民郎。不久后,曹欣之去世,曹景宗还乡里服丧。服丧期满后,他被刺史萧赤斧板授(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为冠军将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 建元(479年-482年)初年,天水郡境内蛮族骚乱,曹景宗率兵四处征讨,颇有斩获。当时,鄱阳王萧锵任雍州刺史,任命曹景宗为征虏将军中兵参军兼冯翊太守、督岘南诸军事,又被授职屯骑校尉。 建武二年(495年),北魏孝文 拓跋宏率军大举进攻南齐。 曹景宗为偏将 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多有斩获,因功被升为游击将军。 建武四年(497年),曹景宗 随太尉陈显达 围马圈(今河南境内) 以奇兵二 率两 人设伏,击败了北 中山王元英所率的 四万 援军 马圈攻克 依附 ,陈显达论功,将曹景宗排到了后面,曹景宗却没有一句怨言。拓跋宏再率大军来战,陈显达乘黑夜奔逃,慌不择路。全凭曹景宗带路,陈显达父子才得以保全。折叠开梁元勋建武五年(498年),萧衍(即后来的梁武帝)任 雍州刺史 ,曹景宗与他结为深交,经常请萧衍到他家中饮酒畅谈。当时天下正纷乱不安,萧衍对他很是看重。 次年,萧衍便上表推荐曹景宗为竟陵太守、冠军将军。 永元二年(500年), 萧衍 (梁武 起兵讨伐东昏侯萧宝卷。曹景宗闻讯后,聚众跟随萧衍,并派亲信杜思冲劝萧衍先迎南康王萧宝融到襄阳即 位,然后再发兵,以作为万全之计。但萧衍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萧衍到竟陵后,让曹景宗和冠军将军王茂过江围攻郢城。 中兴元年(501年)二月,曹景宗被任命为郢州刺史。七月,曹景宗攻破郢城,率众前驱至南州 助其夺 领马步军攻取建康。九月,萧衍派曹景宗等进驻江宁。萧宝卷的部下李居士带重兵驻屯新亭,并率精骑一千至新亭,以抵御曹景宗。当时曹景宗刚到,尚未安营,且军队长途而至,器甲穿弊。李居士见此情形,渐有轻敌之心,便击鼓向前来向曹景宗挑战。曹景宗率军力战,大败李居士所部。齐军弃甲逃走,所留器械都被曹景宗收 帝位 他趁势击鼓而前,追击齐军至皂夹桥,然后才安营。此后,曹景宗又与王茂、吕僧珍成犄角之势,攻败南齐征虏将军王珍国于大航。建康城破后,曹景宗被拜官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封湘西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仍迁持节、都督郢、司二州诸军事、左将军、郢州刺史。 天监元年(502年), 萧衍称帝 建立梁朝。 曹景宗 因功 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 救援无功天监二年(503年),魏军大举攻梁,梁军接连战败。 天监三年(504年),魏军继续进攻梁朝。二月,萧衍派曹景宗和后军将军王僧炳等率步骑三万救援义阳。其中,王僧炳率军两万人进驻凿岘(今河南信阳南),曹景宗率军一万人为后继。元英派元逞等进驻樊城(今属湖北襄樊),抗击梁援军。三月,元逞率部击败梁军,斩俘四千余人。而曹景宗却滞留凿岘,只不过耀军游猎而已。八月,梁军义阳守将蔡灵思在援兵未奏效、守城力竭的情况下,开城降魏。魏军占领义阳,并置为郢州。御史中丞任昉向萧衍启奏此事,而萧衍因为曹景宗是功臣,便压下此事不予制裁,反而召曹景宗回朝任护军。曹景宗回京之后,又拜官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解围钟离 天监五年 (506 (506 )九月 北魏宣武帝元恪企图一举灭梁,命元英率军攻克马头(位于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将城中储粮尽数北运。萧衍为抵御魏军,派徐州刺史昌义之领兵进屯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十月,元英 镇东将军萧宝寅率众围攻钟离。 十一月,萧衍诏令曹景宗都督诸军二十万援救钟离, 豫州刺史韦睿 驰救徐 也受曹景宗节度。萧衍让曹景宗先屯驻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等待梁军各部集齐后并进。曹景宗想专功,便没有停顿,而是径直前进,不料忽起狂风,兵士溺死都颇多,只得返回道人洲。 天监六年(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并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作为跨淮通道。二月,豫 州刺史 韦睿自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韦睿到达后,与曹景宗一同进屯邵阳洲。夜间,韦睿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二十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拂晓,元英见后大惊,以杖击地说:"怎么这样神速呢!"魏军连战几次都不能打退梁军,死伤人数达十分之三,魏军便不敢再主动出战。曹景宗等部器械精良、军容盛壮,"魏人望之夺气"。曹景宗为让城中将士安心,便派人潜水入城送信, 昌义之 才知援军到达。城中梁军闻讯后,勇气倍增。 杨大眼勇冠军中,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牧人一过淮北去割草,皆为杨大眼所抓。曹景宗募勇士千余人 ,于 钟离 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亲自在旁边指挥。杨大眼闻讯来攻,曹景宗率众破之,营垒便很快建成。曹景宗特派部将赵草驻守,因此称之为"赵草城"。此后,梁军随意在此割草放马,杨大眼每次来抢夺,都被赵草击退。萧衍命曹景宗预装高舰,使之与魏军的浮桥同高,以备火攻;并命曹景宗和韦睿分别攻邵阳洲之北、南桥。  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水船载草,灌膏油,趁风纵火,用来焚毁浮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顷刻之间,桥、栅都被冲毁。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魏军大溃,杨大眼在西岸烧营而去,元英也在东岸侥幸脱身,城垒相次瓦解,士兵丢弃器甲,争先投水,溺死、被斩杀的各有十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 也出城追击元英至洛口。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魏军五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等不可胜计。曹景宗派人带一万余俘虏、马千匹,回朝献捷。 梁军密切配合,上下同心,并根据魏军不习水 中大败 的弱点,坚守疲敌、适时反击,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 北魏 作战的第一次大捷 此役歼敌二十五万,对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战后 升任 ,萧衍论功行赏,增加曹景宗的食邑四百户,连同之前的共为二千户,晋爵为竟陵公。并下诏拜曹景宗为 侍中、领军将军, 进爵竟陵公 赐给鼓吹乐队一部 。 道中病逝天监七年 (508 (508 ) ,曹景宗 任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 。同年八月初二(9月12日) 曹景宗 于赴任途中病逝, 年五十二 萧衍闻讯后,下诏赠送其家钱二十万、布三百匹,并 追赠 曹景宗为 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 " "。 == '''主要成就''' ==平定蛮乱:任天水太守时,曹景宗率军东征西讨,平定境内蛮族骚乱。 屡破北魏:早在南齐建武二年(495年),曹景宗便作为偏将抵御北魏南侵,多有斩获。 建武四年(497年),他在马圈(今河南境内)率两千人设伏,击败了北魏中山王元英所部四万援军。 天监五年(506年),曹景宗与豫州刺史韦睿驰救徐州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之战中大败北魏,斩俘近三十万人 。  开梁元勋:永元二年(500年),雍州刺史萧衍(梁武帝)起兵讨伐东昏侯萧宝卷, 曹景宗 聚众响应,参与攻克郢城、 建康等地的战役,功勋卓著。== '''逸闻趣事''' ==折叠收葬好友曹景宗少年时和州里人张道门是好友。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五月,张道门的父亲、车骑将军张敬儿被杀,张道门也在武陵被斩。此时,张道门的亲属、故吏无人敢来收尸。曹景宗知道此事后,从襄阳派船到武陵,替他收尸,送至其家中殡葬,乡里因此赞他讲义气。 折叠不耐礼节曹景宗生性急躁好动, 行时常常要人撩起车子的帷幔。左右侍从因他名高位重,都劝他不要这样随便。曹景宗虽然听从,却终究不情愿,他说:"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几十个年少骑手,弓弦弹出霹雷般声响,急箭发出饿鹰一样的尖啸。在平野大泽中追逐獐子,数着肋条射它,渴了便喝饮獐血,饿了就吃獐肉,味道甜美有如甘露琼浆。只觉得耳后生风,鼻头冒火,这种快乐让人忘记了死亡,不知老之 至。如今到扬州成为了贵人(地位尊崇之人),行动不得自由,走在路上打开车幔,下面那些小人便说不行。憋闷闭坐在车里,如同三日新妇(过 三日的新妇,举止不得自主)一般。遭遇这种郁闷 让人无法顺气。" 嗜酒贪财曹景宗在郢州时,大肆敛财。他在城南建宅,在长堤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宅邸东西长达数里。 他的部下桀黠无赖,常劫掠富豪人家,曹景宗也管制不了。等萧衍严申号令,才使这些人稍稍收敛。 在郢州 ,其部下因残暴蛮横而使当地百姓很不满。 曹景宗嗜好饮酒舞乐,在腊月里在院中使人欢呼戏乐,还挨家挨户地讨酒饭吃。本来曹景宗是因为觉得寂寞,以此为戏,但他的部下多是无赖之徒,趁机抢夺妇女,欺掠财物。直到萧衍知道此事,曹景宗才害怕降罪,禁止其部下再如此胡作非为。 诗惊四座钟离之战后,梁武帝萧衍在华光殿为功臣举行庆功宴会功。在宴饮中,君臣连句赋诗, 勇猛闻名 此为乐。鉴于曹景宗不善诗文,负责安排诗韵的尚书左仆射沈约便没有分给他诗韵。曹景宗深感不平,坚决要求步韵赋诗 萧衍对曹景宗这种不甘人 追随 的性格早有了解,于是安慰他说:"将军是一位出众的人才,何必在乎作一首诗呢!"当时曹景宗已经有一些醉意,就乘酒兴再三固请。 萧衍 起兵 不愿再扫他的兴,便命沈约分给他诗韵。这时诗韵差不多已经分完 南征北战 只剩下"竞"、"病"二字。在这种局限之下 想要按韵赋诗是颇 梁朝 不易的。但曹景宗只是稍微想了一会儿,便提笔赋诗一首(《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9] ): 此诗写得自然流畅,而且非常切合眼前凯旋庆功 实际。此诗一出,语惊四座,文人们自叹弗如。连萧衍也感叹不已,特命史官将此事记入 史。 酒后失言萧衍经常摆宴召见 功臣 ,共叙旧事 曹景宗酒 又被委 常胡说八道,有时误称自己是"下官",萧衍待人宽厚,所 重任 也没有加罪他 多次与北魏交 反倒以此为乐。== '''人物评价''' ==总评曹景宗一生骁勇善 战, 下赫赫 战功 ,是南朝的名将。但他纵容部下劫掠,自己也粥货聚敛。而且他的部下都残横凶暴,人们都非常讨厌。曹景宗不仅贪、诈,还嗜酒好色。他家中的妓妾至数百人,极为奢靡浮华。 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望文生义,自创新字。他心高气傲,除了梁武帝,能让他敬重的惟有韦睿一人而已。每逢酒宴御筵,他见到韦睿都曲躬谦逊。而其他人都根本不在他的眼里。 总体来说,曹景宗仍不失为一个英雄豪杰 。他生性粗犷豪放,一生都 追求金戈铁马、铿锵有力的人生风格。 但其嗜酒好色 虽贵为公侯,曹景宗对繁文缛节及车马排场并不刻意追求,反倒十分蔑视。他强烈地向往叱诧风云 奢靡浮华 自由自在的生活 性格 态度,就连毛泽东 十分欣赏。毛泽东在读罢《南史·曹景宗传》后,禁不住批道"景宗亦豪杰哉!"[7] 历代评价姚察:王茂、曹景宗、柳庆远虽世 将家,然未显奇节。梁兴,因日月末光,以成所志,配迹方(方叔)、邵(姬奭),勒勋钟鼎,伟哉!昔汉光武全爱功臣,不过朝请、特进,寇(寇恂)、邓(邓禹)、耿(耿弇)、贾(贾复)咸不尽其器力。茂等迭据方岳,位终上将,君臣之际,迈于前代矣。[10] (《梁书》) 李延寿:永元之季,虽时主昏狂,荆、雍二州,尚未有衅。武皇迹缘家酷,首唱孟津之师,王茂等运接昌期,自致勤王之举。若非天人启期,岂得若斯之速乎?其隆名显级,亦各风云之感会也。[11] (《南史》) 宋祁:快马如龙度埒尘,射麞放饮藉汀苹。鼻头出火风生耳,宁愿扬州作贵 。[1] (《曹景宗》) 王夫之:曹景宗,骁将也,韦睿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得将将之术矣。敕睿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睿难。然而非然也,睿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睿之弘,景宗之气敛,而何患睿之不善处景宗邪?且其诏之曰一韦睿,卿之乡望",动之以情,折之以礼,而未尝有 抑扬焉。睿以景宗之下己,而让使先己告捷,景宗乃以睿之不伐,而变卢雉以自抑。如其 齿然,睿愈下而景宗愈亢,睿抑岂能终为人屈乎?[2] (《读通鉴论》) 王士俊:齐梁迄陈,刺史皆掌军事,如崔慧景、蔡道恭、曹景宗、韦睿、马仙琕之属,皆着有战功。[3] (《河南通志》) 赵翼:其他立功立事,为国宣力者,亦皆出于寒人。……陈伯之、陈庆之、兰钦、曹景宗、张惠绍、昌义之、王琳、杜龛等之于梁。……皆御武戡乱,为国家所倚赖。[4] (《廿二史札记》)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贴木儿等,战将也。[5] (《储将才论》) 蔡东藩:及钟离一役,又未尝专任韦睿,而独任曹景宗,令睿归景宗节制。幸睿素负重名,为景宗所敬礼,始得和衷共济,大破魏军。否则,景宗尝违诏进军矣;虽有密敕,令彼敬睿,亦乌足恃![6] (《南北史演义》) 毛泽东:①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7]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②景宗亦豪杰哉。[7]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 '''家族成员'''==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家世 父亲 曹欣之 在南朝刘宋时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平辈 九弟 曹义宗 官至梁、秦二州刺史、都督,后于穰城战败,被北魏俘获。子辈 儿子 曹皎 于曹景宗逝后世袭竟陵公爵位。== 个人作品==《全梁文》收录有曹景宗的作品两篇:《答弟义宗书》、《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8]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有其诗一首:《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9]  == '''史料记载''' ==《梁书·卷九·列传第三》[10]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11]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纪二》 参考资料:1. 《邵氏诗词库·卷一百三十六》 . .国学大师 . 2017-04-222. 《读通鉴论·卷十七·梁武帝》 . .国学导航 . 2015-07-253. 《河南通志》 . .国学大师 . 2016-11-084. 《廿二史札记·卷十二·宋齐梁陈书并南史》 . .国学导航 . 2016-03-055. 《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二十》 . .殆知阁 . 2017-08-246. 南北史演义:弟子舆尸溃师洛口 将帅协力战胜钟离 . .国学导航 . 2015-07-257.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28.曹景宗"亦豪杰哉"(读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 . .毛泽东系列合集 . 2016-03-048. 《全梁文·卷四十》 . .汉典古籍 . 2015-07-259. 《梁诗·卷五》 . .汉典古籍 . 2017-08-2410. 《梁书·卷九·列传第三》 . .国学网 . 2015-07-2511.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 .国学导航 . 2015-07-25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