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3
次編輯
變更
许广平
,無編輯摘要
| 出生地点 = 广东澄海
|毕业院校= 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职业 = 《醒世周刊》主编
| 信仰 =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保存鲁迅手稿,编辑完成《鲁迅全集》| 主要成就 = 保存鲁迅手稿,编辑完成《鲁迅全集》
| 知名作品 = 《两地书》<br>《鲁迅回忆录》
}}
'''<big>许广平</big>''',许广平(1898 女,1898 ~1968 ) ,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鲁迅的第二任妻子。<p style="text-indent:2em;">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与鲁迅的通信集《两地书》编辑出版。<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p style="text-indent:2em;">1968年3月,受“四人帮”逼害,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 早年经历 ==
许广平的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经做过浙江巡抚,是官居二品的封疆大吏,获赐可在宫中骑马,因此许家称得起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堂兄哥许崇智(许应鲲之孙,父许炳衡)是黄埔军校<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995881765288758&wfr=spider&for=pc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世界历史上四大军校之一 ]百家号百度网</ref>
创立人,粤军总司令;另一位堂哥许崇清(和许广平同祖父,其父许炳暐,许崇灏二哥)则为广州前教育局长;许崇济(和许广平同祖父,许崇灏三哥)为粤军第四师师长;许崇灏曾任孙中山行营参谋、建国粤军参谋长、国民政府考试原秘书长,与堂兄许崇智并称为“辛亥双雄”;堂弟许卓(又名许崇耆,许应镕之孙,父许炳蔚)则是红军烈士;还是香港演员许绍雄的姑婆。
照那时的眼光看,马家与许家结亲已是门不当、户不对,何况马家又不是什么好人家,而是横行乡里的劣绅。因此,许广平懂事后,就坚决反对这门亲事。渐渐地许家上下也不支持这门亲事,只有她的父亲内心虽然也很痛悔,但迫于“道义”,仍然坚持着,最后连他也动摇了。马父特地赶到省城来找许父商定亲事,许父几次避而不见。马父“迫得藉邮寄意”,向许父发出“最后通牒”。据后面许广平的信,此事还真惊动了官府,官府还真认可了他所谓的理,故有“官府之催迫,皂隶之临门”之语。
许广平在病中时时想念李小辉,问周围的人,他们总是支支吾吾地说:“小辉也患病了,但已好了。”或说:“等你全好了再去看他吧。”许广平身体康复才得知李小辉已在正月初七日夜里去世。
==之与鲁迅 ==
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于1925年3月第一次给教过她两年书的老师鲁迅写信,得到鲁迅当天就热情地回信。从此,许广平经常给鲁迅写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她的思想不断提高。她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并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当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的代理人残酷迫害女师大的进步学生时,鲁迅挺身而出,支持和保护了学生。年8月8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鲁迅西三条胡同的家里。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笔名, 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乙刊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
<p style="text-indent:2em;">192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与鲁迅一起发起揭批驱逐北师大校长杨荫榆的运动。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同车南下,到广州的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1月,鲁迅也到了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许广平任他的助教。4月15日, 广州的反动派进行了反革命大屠杀。腥风血雨笼罩了广州城。鲁迅愤而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10月3日,许广平和鲁迅在上海开始共同生活。 <p style="text-indent:2em;">1930年,鲁迅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许广平曾多次陪同鲁迅外出避难。 <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10月,鲁迅与世长辞后,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的未竟之业。[[File:四十三o.jpg|缩略图|center|[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272139313,103047102&fm=15&gp<p style=0.jpg 原图链接] [http"text-indent://k.sina.com.cn/article_6516217815_1846597d700100a4bd.html 来自新浪看点网]]]2em;">1937年4月,她将鲁迅1934至1936年的杂文13篇编成《夜记》出版。又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了《鲁迅书简》的影印本及《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11月上海沦陷后,为了保护鲁迅的全部遗稿及其他遗物,留在上海。<p style="text-indent:2em;">1938年4月,编成了《集外集拾遗》。同年8月,由胡愈之发起,许广平、 [[ 郑振铎 ]] 等二十人组成“复社”,以“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名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资助下,编辑出版了六百万字的《鲁迅全集》(二十卷本)。同时,许广平大无畏地投入了抗日斗争。她积极为抗日将士募捐日用品、药物和其他慰劳品,许广平为《上海妇女》《妇女界》《上海周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文汇报》副刊《世纪风》等报刊杂志撰稿, 并发表了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宣传。<p style="text-indent:2em;">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开进上海租界,许广平在寓所被捕,关押在北四川路日本宪兵司令部,备受折磨,却宁死不屈。最终在关押了76天之后,内山书店为她保释。“食她之赐”安全隐藏4年之久的郑振铎称颂她为“中华儿女们最圣洁的典型” 。 1942 。1942 年3月1日,许广平得以释放。但遭此迫害,双腿已不良于行,头发白了许多。 <p style="text-indent:2em;"> 善待朱安 <p style="text-indent:2em;"> 作为陪伴鲁迅走过最后十年岁月的女人,许广平是鲁迅的伴侣却不是妻子。如果勉强可以称为妻子的话,那许广平也只能算是“二房”,真正的“大房”是鲁迅在浙江老家的女人——朱安。
鲁迅去世之后,许广平在困难的岁月里也经常汇生活费给朱安。
<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6月间,朱安病逝于北平。许广平汇钱为朱安办了丧事。在鲁迅去世前几年,朱安曾拒绝接受周作人的钱,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寄的生活费。朱安也对人说:“许小姐待我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的确是个好人。”
许广平不仅在经济上支持朱安,对她的身世也深怀同情。朱安去世后一年,许广平在一篇散文里写道:“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朱氏,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这末句很有感情,也是颇细腻的一笔。
== 抗战之后 ==
<p style="text-indent:2em;">1945年12月,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任常务理事。翌年,被推选为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秋,将经征集到的鲁迅书信手稿和抄件八百余封整理出版了《鲁迅书简》。接着又秘密北上,整理鲁迅北平故居的手稿和藏书,并会见了中共驻北平办事处的 [[ 叶剑英 ]] 等人。 <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担任上海妇女联谊会主席,积极为《民主》周刊等撰稿。这时,她与上海学联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了密切的接触,不仅对学生们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表示道义上的声援,而且还多次慨然捐款。<p style="text-indent:2em;">1948年10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经香港秘密转入解放区。<p style="text-indent:2em;">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0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政务院副秘书长。 <p style="text-indent:2em;">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一直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外还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妇委会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解放后不久,许广平把鲁迅著作的出版权上交给国家出版总署,还将鲁迅的全部书籍、手稿及其他遗物捐赠国家有关部门。<p style="text-indent:2em;">1955年6月19日,率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访问演出。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民主德国等国访问演出。<p style="text-indent:2em;">1959年10月,完成将近十万字的《鲁迅回忆录》<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a978915e58f5f61fb636662e.html?from=search 鲁迅回忆录 ]百度文库</ref>。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春,率中国妇女代表团第一次赴日本访问。在29天里参观视察了27个城市,并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专门约见了 [[ 溥杰 ]] 的夫人嵯峨浩。 <p style="text-indent:2em;">1961年6月6日,经 [[ 毛泽东 ]] 、 [[ 周恩来 ]] 亲自审批,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6.6是我有历史意义的一日。我活着,要为中国、人类做些有益的事。”——许广平) <p style="text-indent:2em;">1968年3月3日,因受“四人帮”偷盗鲁迅全部书信手稿一事的刺激,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终年70岁。
==人物评价 ==
许广平与鲁迅在一起整整十年,十年携手,十年忧乐相通,在生命中互相往来。<ref>[http://cul.qq.com/a/20170511/019120.htm 许广平与鲁迅:自信笃定,相守一生 ]腾讯文化网</ref>
==人物纪念 ==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