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德鲁·法尔

增加 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安德鲁·法尔称:“克雷格和我的工作是研究为什么一些基因会停止运行,我们试图去控制它们,我们发现了一些东西可以有效地中止它们。知道这些基因并不能告诉你它们能做什么,所以如果你能中止它们,你就可以开始了解它们能做什么  。”不过,最初发现RNAi现象的是一位华人学者,非常可惜,他没有进一步弄清这是为什么。
[[File:安德鲁·法尔1.jpg|缩略图|rihgt|[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141703243&di=2925a62247b69254e33d5d14d9b3d1f9&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061003%2FImg245636699.jpg 原图链接][http://news.sohu.com/20061003/n245636698.shtml 来自搜狐网]]]
'''获奖感言'''
法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说,获奖的感觉真是非常美妙,“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它也许是个梦,或者有人搞错了,但又想这不可能。能获奖真是太棒了!  ”他说:“我还是以前的我,我的人生追求仍很简单,那就是研究、科学、教学和家庭。我不想有什么改变。”
[[File:安德鲁·法尔1.jpg|缩略图|rihgt|[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141703243&di=2925a62247b69254e33d5d14d9b3d1f9&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061003%2FImg245636699.jpg 原图链接][http://news.sohu.com/20061003/n245636698.shtml 来自搜狐网]]]
因为宣布获奖消息的瑞典处于北欧,与美国所处北美之间存在时差,法尔得知自己获奖时不足凌晨5时,处于睡眠状态。“我还在睡觉,”法尔告诉一名美联社记者,“一名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绅士(给我)打来电话。我最初非常兴奋;事实上,我并没有听清楚对方的姓名,因为我刚刚醒来。”“随后,我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或者对方打错了电话”。最终让这名现年47岁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定心”的因素,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借助于因特网发布的消息。“当消息在(评审委员会)网址上发布时,”法尔说,“我感觉(获奖)消息可能不会有差错”。接受一名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他坦诚相告: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认可感到极为高兴。不过,与获得诺贝尔奖相比,自己做梦或对方打错电话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这是获奖让他“吃惊”的原因。法尔特别指出,他与梅洛合作所获成果的背后,是其他研究人员作出的努力,包括“创建基础设施、基础理论,让我们得以涉足这一领域,从事实验……”
'''评委:奖基本原理'''
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历来注重奖励获得多年验证的研究结果,此次把医学奖授予8年前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相关成果的法尔和梅洛,似有违惯例。对此,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约兰·汉松]]解释说,“我们奖励发现某项基本原理……而法尔和梅洛发现的那项原理已经为全世界其他科学家所验证。它已获得正式确认,现在已是为它颁布一项诺贝尔奖的时候。”两名美国获奖者的成果,名为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就此开创了一个研究新领域,有望让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特定基因受到抑制或进入休眠状态,遏制有害病毒和基因变异的影响。简言之,就人体运用而言,核糖核酸干扰或许有助于消除有害基因的作用,为艾滋病、癌症以及其他一些病症的治疗开辟新途径。“这一领域如今看似十分令人鼓舞,”汉松介绍说。但是,他提请大家注意,核糖核酸干扰手段是否能对艾滋病病毒有效,“现在作出结论还为时过早”。即便如此,诺贝尔奖评委之一[[埃尔娜·默勒 ]] 还是指出,核糖核酸干扰迄今已对制药业和生物技术工业产生巨大影响。她举例说,至少有一家美国制药企业,眼下完全是依据这一原理生产药品。
== 参考资料 ==
1,6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