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莎韻之鐘

增加 5,50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莎韻之鐘'''<br><img src="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7…”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莎韻之鐘'''<br><img src="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7/j0scvpdaw74s8n35kzjrh0eks5gbnh.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9321 圖片來自thenewslens]</small>
|}

'''莎韻之鐘''',或譯'''莎鴛之鐘'''、'''莎勇之鐘''';該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已遷村,1960年轉移至今[[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ref>[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1023/35383554 耆老回部落 找到家屋圓夢了],2013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ref>),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韻·哈勇]]'''(サヨン,''sayon'')因替日籍教師田北正記[[警丁]](柿田[[警手]])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台灣總督]]為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

本僅為短短一則地方新聞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經刻意報導後,被[[台灣總督府]]用來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並與[[國歌少年]]雙雙成為[[皇民化]]政策的宣傳樣本。

==報導==
9月29日,台灣第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刊出簡要新聞報導,標題為「{{lang|ja|番婦渓流に落ち,行方不明となる}}」(蕃婦落溪,行蹤不明)。該報紙於此報導中,以數行文字簡單說明學生莎韻為了送別田北正記警丁(柿田警手),搬運其行李下山經南溪時,失足墜落南溪中而導致下落不明。

經多日搜尋未果後,同年11月26日,莎韻所屬之半官方性質[[女子青年團]]團體,特地舉行盛大的「少女莎韻追悼會」,開始被炫染成為「愛國行為」。參加者除了莎韻親友同學及女子青年團團員、蕃童教育所教員、警手、警佐之外,台灣統治中央機關總督府,還由理蕃課長率領多位官員前往參加。而已於華北戰場與中國作戰的田北正記(柿田)也從中國戰場派發電報表答感激與懷念之意。

==贈鐘與宣揚==
12月6日,[[台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於巡視泰雅族部落時,聽聞此事,特地前往莎韻墓地祭祀致意。除了慰勉家屬、公開讚賞莎韻之「進誠奉公」精神,特地還做了一首詩。不但要求所屬為之宣傳,也向台灣總督府報告。至此,莎韻事蹟引起多數官員重視。

翌年的1939年,《[[台灣愛國婦人新報]]》元月號刊出一則報導:《{{lang|ja|番界銃後哀話-乙女サヨンの死}}》。該長文詳細報導[[霧社事件]]後,泰雅族利有亨社被強迫遷移至南澳後的[[皇民化]]現況,並以莎韻、田北正記(柿田)師生情誼為報導主軸,除了讚賞莎韻「為國捐軀」外,也報導了藤田知事贈詩經過。

1941年2月20日,由全台[[高砂族]]青年代表領銜演出的「皇軍慰問學藝會」於[[台北公會堂]]演出,其中以藤田知事詩文為藍圖的「{{lang|ja|サヨン少女を思ふ}}」歌曲為最受矚目的表演項目。由莎韻之同學{{lang|ja|ナミナ}}以[[泰雅語]]及[[日文]]演唱的女聲獨唱,因曲調優美,歌詞感人,獲得了現場一致讚賞,而這裡面還包括台下觀眾之一,台灣總督[[長谷川清]]。在特地深入了解故事來龍去脈後,長谷川總督決定表揚此少女,並以此做為皇民化教育的宣導教材。

1941年4月14日,長谷川總督於總督府親自接見莎韻家屬與少女青年團團員,並頒贈一座刻有「{{lang|ja|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愛國少女莎韻之鐘)字樣的銅鐘給相關人員,而至此,「莎韻之鐘」一詞成為台日兩地爭相報導的新聞報導。

1943年,因大戰爆發,殖民當局為強化原住民地域認同感,預定將利有亨(日語:{{lang|ja|リヨヘン}})地名改為和風地名「{{lang|ja|鐘ヶ丘}}」,即取自莎韻之鐘之典故,但未實現即戰敗。

==事件經過==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於兵源不足下,開始徵召各地日本青年,組織持續進犯[[中華民國|中國]]的軍隊。在被日本統治的[[台灣]]方面,首波被徵召對象,除了駐守台灣的[[台灣軍]]之外,就是為數頗眾的駐台警察。而這些於各地擔任警察任務的日籍青年,一旦接到徵召令,就必須馬上離職出征,開赴以中國[[華北]]為主的中日戰爭戰場。

1938年([[昭和]]十三年)9月,一名於該台灣原住民村落內[[南澳鄉|南澳]][[蕃童教育所]]從事教職的田北正記警丁(柿田警手),接到了由[[台灣總督府]]發布的從軍徵召令,並立即依法離職前往中國戰場。因南澳一地位於台灣宜蘭山區,教育所教師田北正記(柿田)派[[沙韻·哈勇|莎韻]](泰雅語:Sayun Hayun 日語:{{lang|ja|サヨン}})協助搬運行李。

9月27日,兩人在行經宜蘭山區途中,不但遇到颱風,還在過渡武塔[[南溪 (武塔)|南溪]]時,碰到溪水暴漲。在天候惡劣下,田北正記雖順利離開宜蘭,但是同行的[[泰雅族]]17歲少女莎韻卻在暴風雨中不幸於南溪便橋上,失足落水失蹤。經當地警所營救後,除了發現所背負行李外,並無莎韻任何行蹤。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80 戲劇總論]]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