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高語罕

增加 8,604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Gao Yuhan.jpg|thumb|righ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Gao_Yuhan.jpg 原圖鏈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8%AA%9E%E…”
[[File:Gao Yuhan.jpg|thumb|righ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Gao_Yuhan.jpg 原圖鏈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8%AA%9E%E7%BD%95 來自維基媒體圖庫]]]

'''高語罕'''({{bd|1887年||1948年|}}),原名'''高超''',[[安徽省]][[寿县]]正阳关盐店巷人。[[中华民国]]教育家、政治活动家<ref name=dsw>[http://www.wuhuds.cn/index.php/Scrapdetail/index/id/274 高语罕,中共芜湖党史网,2012-08-08]</ref><ref name=zgwh>[http://www.ah.xinhuanet.com/jg60nahp/2009-09/28/content_17836424.htm 高语罕,新华网,2009-09-28]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702080224/http://www.ah.xinhuanet.com/jg60nahp/2009-09/28/content_17836424.htm |date=2012-07-02 }}</ref>。[[中国共产党]]初期党员。

==生平==
===早年生涯===
高語罕早年在[[凤阳]]经世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马炮营起义]],不久帮助[[韩衍]]创办《通俗报》。[[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安庆独立之后,高語罕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结识[[陈独秀]]。民国元年(1912年)4月,韩衍遇刺之后,高語罕赴[[青岛]]任教,并改名“高语罕”。<ref name=zgwh/>

民国3年(1914年)底,高語罕赴[[上海]],参与[[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此后接连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青年与国家之前途》、《青年之敌》、《青岛茹痛记》等文章。民国5年(1916年)秋,高語罕赴[[芜湖]],担任[[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学监,并且兼授[[英文]]。民国6年(1917年)至民国7年(1918年),他和[[刘希平]]等人创办学生自治会、工读学校、平民夜校、商业夜校,宣传新文化。其间,他还发起成立[[无政府主义]]团体“[[安社]]”,主要成员包括[[蒋光慈]]、[[阿英]]、[[李克安]]等,还编辑出版《自由之花》。<ref name=zgwh/>

===大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高语罕发动安徽省立第五中学的学生赴各校联络,并且在校内外公开发表演讲,号召罢市、罢工、罢课,以声援北京学生。民国8年(1919年)7月,在皖南镇守使[[马联甲]]逼迫之下,高语罕遭到安徽省立第五中学解聘。同年秋,他来到[[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任教务主任,因和校长冲突而赴上海。民国9年(1920年)8月,高语罕赴北京,经[[李大钊]]、[[张申府]]介绍,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下旬,高语罕接受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新任校长[[刘希平]]的邀请回该校任教,并且陆续介绍[[董亦湘]]、[[沈泽民]]等人赴该校任教,使该中学成为[[五四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ref name=zgwh/><ref name=dsw/>

民国10年(1921年)1月,高语罕所著的《白话书信》出版,后来多次修改再版,共计发行10万多册,风靡一时。该书原来是高语罕为芜湖商业夜校学生授课用的讲义,内容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哲学、恋爱、婚姻、教育、文化、社交、经商等方面。同年5月,经高语罕等人推动,《芜湖学生会旬刊》创刊,他还组织了“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ref name=zgwh/>

1921年[[安庆六二学潮|安庆“六·二”学潮]]爆发后,高语罕领导芜湖师生声援,并且和文教界名人共同发起成立“安庆六·二惨案后援会”。1921年8月至10月,高语罕率芜湖学生赴安庆,参加推翻第三届[[安徽省议会]]和驱逐安徽省省长[[李兆珍]]的斗争。斗争最终取得胜利。10 月下旬,高语罕赴上海,向[[周佛海]]推荐了[[安庆]]学生[[宋讳年]]、[[唐道海]]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ref name=zgwh/><ref name=dsw/>

民国11年(1922年)8月,高语罕与[[郑太朴]]、[[章伯钧]]等人赴[[德国]]留学,高语罕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同年,高语罕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德国支部。民国13年(1924年)6月,高语罕为[[蒋光慈]]的新诗集《新梦》作序。民国14年(1925年)春,高语罕归国。不久,高语罕、[[薛卓汉]]介绍[[朱蕴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高语罕回安徽,代表中央指导[[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的工作及青年团建党工作。<ref name=zgwh/>到芜湖以后,高语罕发展了[[王坦甫]](后来成为芜湖第一任团地委书记)等人入党。<ref name=dsw/>

民国14年(1925年)12月,高语罕离开安徽赴广州,出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教授[[政治学]]概论,被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政治教官”之一。 民国15年(1926年)1月16日,高语罕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出席大会的中共党团书记,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同年3月20日,发生[[中山舰事件]],[[蒋中正]]指责高语罕、[[恽代英]]、[[邓演达]]、[[张治中]]为“黄埔四凶”,下令逮捕,后来又撤回命令。高语罕乃转赴上海。同年秋,高语罕介绍[[阿英]]加入中国共产党。<ref name=zgwh/><ref name=dsw/>

[[北伐战争]]开始后,高语罕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秘书长。不久,高语罕随陈独秀赴武汉,担任《民国日报》社社长,并且担任在武汉成立的安徽党务干部学校校长。民国16年(1927年)4月初,高语罕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后,经高语罕指导,刊行《三· 二三事变宣传提纲》。<ref name=zgwh/>

===1927年以後===
民国16年(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高语罕赴上海,参加了[[阿英]]、[[蒋光慈]]、[[李克农]]等人组成的“春野支部”,并曾经代表中央指导“[[太阳社]]”的文艺工作,思想逐渐倾向[[托洛茨基主义]]。民国18年(1929年)11月,高语罕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籍。同年12月15日,高语罕和陈独秀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ref name=zgwh/>

民国21年(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遭到逮捕,高语罕逃往[[香港]]。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陈独秀获释出狱,高语罕自香港赴南京,与陈独秀取得联系,此后一直作为陈独秀的代言人,其间曾同蒋介石会晤。同年9月,随陈独秀赴武汉。民国27年(1938年)5月,随陈独秀入[[四川]]隐居。<ref name=zgwh/>

民国27年(1938年)至民国31年(1942年),高语罕闲居[[四川省]][[江津县]],常在[[重庆]]《[[大公报]]》、《[[新民报]]》上发表诗文。民国31年(1942年)3月底,陈独秀因受他人挑唆而与高语罕绝交。同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高语罕为其料理后事。5月29 日,高语罕撰写《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一文,此后接连撰文对陈独秀加以评价。<ref name=zgwh/>

民国32年(1943年)至民国34年(1945年),高语罕由江津迁居重庆,寄居在《新民报》社长兼主编[[陈铭德]]家。《新民报》曾经辟出“语罕近诗”专栏,刊登高语罕的旧体诗,其中既有怀旧作品,也有反映抗日的作品。民国35年(1946年)春,高语罕随《新民报》迁往[[南京]],当时他贫病交加,许多原来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的学生加以接济。<ref name=zgwh/>

民国37年(1948年),高语罕在南京病逝。高语罕墓位于[[南京市]]南门外花神庙旁边。<ref name=zgwh/>

==著作==
高语罕著作和译作很多,主要有:
*《白话书信》
*《国文作法》
*《广州纪游》
*《理论与实践》
*《现代的公民》
*《现代情书》
*《百花亭畔》
*《[[红楼梦]]宝藏六讲》
*《[[辩证法]]经典》
*《[[康德]]的辩证法》<ref name=zgwh/>

==参考文献==
{{Reflist|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Gao高}}
[[Category:黄埔军校教官]]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0年入党)]]
[[Category: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者]]
[[Category:中国托洛茨基主义者]]
[[Category:哥廷根大学校友]]
[[Category:寿县人]]
[[Category:高姓|Y]]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