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筒车

增加 27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筒车</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0inews.ssl.img.360kuaigtimg.com/t011b01e67c38edcae3.webp newsapp_bt/0/11738206792/1000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new.360kuaiqq.com/pcomn/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20200513/20200513A083BQ00.html 来自 快资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筒车</big> '''
'''中文名称''' :筒车
''' 文学家别 名''' : 赵壹水转筒车
''' 年 代属 性''' : 汉代一种工具
''' 文学体裁用 途''' : 取水灌田
|}
'''<big>筒车</big>'''(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ref>[https://v.qq.com/x/page/o3006eyagx7.html  宁陕县举行“筒车水乡”系列活动引爆乡村游,优酷 2019年10月10日] </ref>
== 基本简介 ==
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在宁陕县,仅地名叫筒车就有筒车湾镇、汤坪镇组筒车组、铁炉坝的筒车堰。
== 史料记载 ==
筒车发明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陈廷章在《水把它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因为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动木叶轮不停转动,将地槽里的水通过竹筒提升到高处,倒入天槽流进农田中。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竹筒起到了叶轮的作用:承受水的冲力(由水的动能(速度)提供),获得的能量使筒车旋转起来。并克服筒车的摩擦阻力、以及被提升的水对筒车的反力矩)。当转过一定角度,原先浸在水里的竹筒(已灌满了水)将离开水面被提升。此时,由于竹筒的筒口比筒底的位置高(这就是筒口要朝着筒车前进方向的原因),竹筒里会存一些水。当竹筒越过筒车顶部(此时竹筒开始倒水)之后,筒口的位置相对于筒底开始降低,竹筒里的水就会倒进水槽里。你可以调整水槽的位置,使水槽能够接到更多的水。当你发现筒车旋转太慢,或者提不起水,你要在筒车上装一些木板或竹板,便于筒车从水中获得更多的能量(动能)。你也可以将筒车浸入水中更深一些,来获得能量(这样处理,由于竹筒出水时的位置与筒车轴线之间的角度更大,筒口与筒底的高差也更大,能够使竹筒内存下更多的水)。当水流的速度较低时,竹筒也要相对小一些,否则,筒车从水中获得的能量有限,不足以克服被提起的水对筒车的反力矩(或者说:势能)。如此往复,循环提水。 筒车本身的效率很低,但无需供给动力。<ref>[https://v.qq.com/x/page/w08405b5b0m.html  筒车的作用1,优酷 2019年2月21日] </ref>
== 历史发展 ==
== 记载 ==
唐诗人 [[ 刘禹锡 ]] 有《机汲记》加以描述。直至今日,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仍使用之。此外,尚有“畜力筒车”,依靠齿轮传动带动筒车;“高转筒车”,通过两大轮,将低处之水带向高处,结构均巧妙合理,为我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
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宋史.太祖纪三》:“六月庚子,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輓金水河注邸中为池。”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明王临亨《粤剑编》卷三:“水车,每辐用水筒一枚,前仰后俯,转轮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为轮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 基本分布 ==
中国西南部山丘和西北 [[ 黄河 ]] 上中游两岸使用的很多。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也有使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水车已传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专门谈及“应作水车事”,说:“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这一记载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绝好证明,也生动说明水车使用已成“唐国之风”,其种类有手转、足踏、牛拉等。此外,亚太地区一些国家也使用筒车。<ref>[httphttps://wwwv.youku.xxxxcom/v_show/id_XMzE3OTQ4MTE2.html 文章标题  劳动人民的智慧——筒车 网站名称 优酷 2011年10月31 ] </ref>  
== 相关视频 ==
麻黑普洱茶 易武麻黑古茶园不是很多茶友都去过!筒车水乡,七里人家
<div style="clea
r:center">
{{#iDisplay:page/c08248j24x1s0858rf8pzw|740|420|qq}}
</div>
== 相关资讯 ==
{{Reflist}}
6,5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