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贺炳炎

移除 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
 
 
1952年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
===红军时代===
贺炳炎参军后,随红四军转战各地,战斗中勇敢顽强,无所畏惧。同年6月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贺炳炎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成长迅速,在短短的两年中,先后由战士升为班长、排长、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
 
两年后,贺炳炎被送到洪湖军校受训,在受训期间,担任区队长。一天敌人窜入根据地偷袭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军校学员奉命在陈坨子口阻击敌人。学员因人多枪少,贺炳炎把手枪让给战友,自己操一把菜刀冲入敌阵,一连砍倒几个敌人,从敌人手中夺枪击敌,打退了进犯之敌。贺炳炎因此名扬全军校并受到表杨。1932年春夏之交,贺炳炎军校结业,被分到红三军手枪大队任区队 长,随即升为大队长。同年9月,红三军从洪湖突围进行战略转移,贺炳炎率部参加了“七千里小长征”。转移途中,奉贺龙、关向应命令,与原少共省委书记宋盘铭组建“襄北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同年11月,独立团与红军主力在湘鄂豫边会合。随后,贺炳炎调任红八师二十二团团长,担任全军的后卫任务。
1933年初,红三军到达湘鄂边后,进行了整编,全军编为七师、九师,贺炳炎任红二十团团长,不久后又任红二十九团团长。这时,贺炳炎的父亲已任红军司务长,后在鹤峰战斗中牺牲。在红军整编中,进行了内部的肃反,由于肃反扩大化,贺炳炎被当作“改组派”逮捕,险些被杀,捆绑29天后,贺炳炎被释放,出任新兵大队队长。
1934年初,为改变红军困境,总部决定向贵州东部开辟新根据地。贺炳炎奉命率一支游击队在沿河县淇滩一带发展革命武装,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同年夏秋,游击队升为独立团,不久后又扩充为黔东独立师,贺炳炎任师长。同年10月25日,红三军与红六军会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组成红二军团、红六军团总指挥部。独立师编入主力,贺炳炎改任红六师十八团团长。桑植战斗之后,贺炳炎调总部任管理科科长兼作战参谋。随后,哪里战斗情况紧张,贺炳炎就受命去进行临时指挥。
1935年春,在后坪之战中,红军先后派两个突击组均未拿下制高点,眼看歼敌计划就要落空,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一跃而起,迅速接近制高点,在中弹的情况下,只身突击成功,并找到两挺机枪和很多手榴弹,远敌用机枪扫射,近敌用手榴弹歼灭,使红军主力得以重新组织反攻,将敌击溃。同年6月,在中堡伏击战中,贺炳炎在火线上接任十八团团长,他与余秋里政委一道指挥部队击退了敌人多次冲锋,保证了主力的歼敌部署。板栗园战斗中,红四师师长受伤,贺炳炎奉命指挥红四师将国民党军八十五师全歼。芭蕉托战役,贺炳炎身先士卒,被誉为“孤胆英雄”。  同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指挥下,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同年12月,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贺炳炎右臂第六次负伤被截肢抢救。
1936年7月1日,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后改称为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贺炳炎任红六师师长。此时,张国焘已公开反对党中央,贺炳炎坚决站在朱德、贺龙等一边,拒绝了张国焘的拉拢,顶住了张国焘的要挟。并及时向全师指出,“真中央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我们要跟着朱德、贺龙坚持北上,去会真中央!”并于7月7日率部从甘孜出发向哈达铺前进,10月20日到达会宁,胜利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是重病缠身的贺炳炎,不得不长期治疗。1952年, 贺炳炎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和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成为贺龙的副手。1954年9月, 贺炳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3月,任中共成都部队委员会书记、成都部队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贺炳炎当选为中共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贺炳炎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先后负伤16处,并失去了右臂,全国解放后,他带病坚持工作,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1960 。1960 年7月1日,贺炳炎终因积劳成疾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
1995年,为了缅怀贺炳炎将军,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提议,将松滋五中更名为松滋县(市)贺炳炎中学,当年12月18日正式更为现名,省长蒋祝平亲自为我校题写校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松滋县立第二十一中学,后更名为松滋县刘家场中学,1989年更名为松滋县第五中学。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