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咸

增加 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丁咸]],生卒年日不详,为[[东汉]][[三国]]时期蜀汉人,[[诸葛亮]]南征平定[[孟获]]后降蜀,官至笃信中郎将<ref name="三国在线">{{cite web |url=http://www.e3ol.com/biography/html/%E4%B8%81%E5%92%B8/ |title=丁咸dīng-xián| accessdate=2019-02-11}}</ref>。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后,屯兵汉中北伐,丁咸为左护军。在[[诸葛亮]]弹劾李严时参与联名上书。<ref>[http://ding.zupu.cn/mingren/312894.jhtml 三国时期丁咸]中华丁氏网</ref>
==演义概况==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
“[[孔明]]受诏归府,唤诸将听令: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张翼;牙门将--裨将军王平;后军领兵使--安汉将军、领建宁太守[[李恢]],副将--定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吕义]];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抚戎将军、关内侯[[张嶷]];行中军师--车骑大将军、都乡侯[[刘琰]];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中参军--安远将军[[马谡]];前将军--都亭侯[[袁綝]];左将军--高阳侯[[吴懿]];右将军--玄都侯[[高翔]];后将军--安乐侯[[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前将军--征南将军[[刘巴]];前护军--偏将军、汉城亭侯[[许允]];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右护军--偏将军[[刘敏]];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行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行参军--谏议将军阎晏;行参军--偏将军[[爨习]];行参军--裨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戎都尉[[盛勃]];从事--武略中郎将樊岐;典军书记--樊建;丞相令史--董厥;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以上一应官员,都随着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分拨已定,又檄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众视之,乃[[赵云]]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云厉声曰:"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孔明再三苦劝不住。云曰:"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孔明曰:"将军既要为先锋,须得一人同去--"言未尽,一人应曰:"某虽不才,愿助老将军先引一军前去破敌。"孔明视之,乃邓芝也。孔明大喜,即拨精兵五千,副将十员,随赵云、邓芝去讫。孔明出师,后主引百官送于北门外十里。孔明辞了后主,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望汉中迤逦进发。”
==参考文献==
{{reflist}}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