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斐

增加 1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 = [[File:丁斐.jpg|缩略图|居中|[http://ww2.sinaimg.cn/large/62f9d93fgw1f26j2zuoq5j205z0a2mxn.jpg 原图链接]]]}}
[[丁斐]](公元?年-约219年)【现又多被误作“丁裴”】,字[[文侯]],[[沛国谯]](今[[安徽 ]] 亳州]] )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前期大臣。为人坚毅稳重,有才干谋略,曾经救过 [[ 曹操 ]] ==人物资料==
永汉元年(189)十二月,[[曹操]]到陈留招兵买马,[[丁斐]]前来投奔,曹操因为丁斐是同乡人,特别宽容爱护他。丁斐特别贪财,多次触犯法律,许多人向曹操请求治丁斐的罪,但曹操事后马上就原谅宽恕了他。
丁斐之子[[丁谧]],字彦靖,少不肯交游,但博观书传。为人沈毅,颇有才略。太和中,常住邺,借人空屋,居其中。而诸王亦欲借之,不知谧已得,直开门入。谧望见王,交脚卧而不起,而呼其奴客曰:“此何等人?促呵使去。”王怒其无礼,还具上言。明帝收谧,系邺狱,以其功臣子,原出。后帝闻其有父风,召拜度支郎中。曹爽宿与相亲,时爽为武卫将军,数为帝称其可大用。会帝崩,爽辅政,乃拔谧为散骑常侍,遂转尚书。谧为人外似疏略,而内多忌。其在台阁,数有所弹驳,台中患之,事不得行。又其意轻贵,多所忽略,虽与何晏、邓飏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於爽。爽亦敬之,言无不从。故于时谤书,谓“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三狗,谓何、邓、丁也。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谧尤甚也。奏使郭太后出居别宫,及遣乐安王使北诣邺,又遣文钦令还淮南,皆谧之计。司马宣王由是特深恨之。
==史书记载==
《[[魏略]]》:
丁谧,字[[彦靖]]。父斐,字文侯。初,斐随太祖,太祖以斐乡里,特饶爱之。斐性好货,数请求犯法,辄得原宥。为典军校尉,总摄内外,每所陈说,多见从之。建安末,从太祖征吴。斐随行,自以家牛羸困,乃私易官牛,为人所白,被收送狱,夺官。其后太祖问斐曰:“文侯,印绶所在?”斐亦知见戏,对曰:“以易饼耳。”太祖笑,顾谓左右曰:“东曹毛掾数白此家,欲令我重治,我非不知此人不清,良有以也。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遂复斐官,听用如初。后数岁,病亡。
《[[三国志魏书曹操传]]》: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魏书曰: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
==演义记载==
渭南县令。曹操在潼关被[[马超]]所逼,渡河而走,丁斐将寨中牛羊驱赶至外,引西凉兵前来抢夺,因而救了曹操。后被封为典军校尉。
马超气得哇哇大叫,仍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看着曹操乘机渡过黄河,脱离险境。
==人物评价==
丁斐可以说是最早跟随曹操的一批老臣,也是[[魏国]]的开国元老,关于丁斐其人,虽然贪赃枉法,但那都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功绩之上,据史书描述,丁斐之子丁谧沉毅有谋,有乃父之风,由此可以看出,丁斐也是一位才干突出的俊杰。
曹操对丁斐的爱护绝无仅有,无论丁斐犯什么罪都不重治他,原因有二:一是丁斐是曹操的乡人,有自小相交的友谊;二是因为丁斐无论多不敬,对曹操始终忠心耿耿,甘做曹操的一条犬,守护曹操。<ref name="搜狗百科">{{cite web |url=https://baike.sogou.com/v64416592.htm |title=丁斐| accessdate=2019-03-1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曹魏军政人物]]
99,9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