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韪良

增加 24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移居北京后不久,丁韪良开始着手翻译美国人惠顿所著的《万国公法》(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该书是当时最新和最为通用的国际法蓝本。惠顿从1815-1827年,是美国著名的律师,后来被派赴欧洲任外交官达20年之久。1847年他回美国任哈佛大学国际法教授,被认为是国际法权威。
早在1858年,丁韪良作为美国公使列维廉的翻译参加《天津条约》谈判时,看到清朝大臣 [[ 耆英 ]] [[ 列维廉 ]] 因外交礼节而发生争执。耆英要求列维廉下跪受书,但列维廉回答说:"不行,我只在上帝面前下跪。""但皇上就是上帝。"耆英坚持说。丁韪良由此认识到清政府对于近代西方外交礼仪的无知。由于不懂国际法,清政府此时也忧心忡忡。而对于是否要把国际法知识介绍给清政府,当时来华西方人的认识也不一致,有人认为决不能将国际法知识介绍给清政府,免得给西人带来麻烦。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经历,使得丁韪良敏锐地感觉到清政府有了解、掌握国际法的需要,因而萌生了翻译、介绍西方国际法的念头。同时他的另一个动机是"帮助中国认识神和神永恒的公义"。到北京后,丁韪良的想法受到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 Hon. Anson)和总税务司[[赫德]]的鼓励和支持,并得到清政府总理衙门的批准。因此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丁韪良很快开始《万国公法》的翻译工作。他高超的汉学水准又为翻译《万国公法》提供了基本前提,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其大量的专门术语。19世纪中国法学所运用的专门术语与西方法学是大不一样的,如果翻译者对中国文化没有精到的把握,将近代西方法学的话语系统用汉语表达出来,将是很困难的事情。为翻译此书,从 1850年到1855年,丁韪良不但系统研习了《尚书》、《易经》、《诗经》、《春秋》、《周礼》、《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 而且对汉语方言、音韵、训诂等也进行了特别的推究。在此过程中,丁韪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化了解的同时,也赢得了同他打交道的中国人的尊重。据丁韪良回忆,"当时懂得中国学问的人甚少,所以当恭亲王了解我熟知中国的作家和作品后,立即对我另眼相看,并给我起了 一个'冠西'的雅号。此后许多中国人都尊称我为'丁冠西'"(《花甲记忆》,第199页)。
《万国公法》译完后,受到恭亲王等人的赏识,由总理衙门拨专款付印出版。该书对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要,它让中国人首次看到"权利、主权、人权、自由、民主"等观念,为中国开启了走向世界的大门。《万国公法》在出版后第二年,日本开成书局就把它翻译过去,并在日本先后翻印了五次。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该书成为日本法学的教科书。[2]
1906年,79岁高龄的丁韪良再次以"名誉宣教士"身份来中国宣教。除讲道外,也四处发表演讲,同年完成英文版《[[中国的觉醒]]》(The Awakening of China)一书。1907年,丁韪良赴上海参加了基督教来华传教百年大会,会后回到北京。此后因其年事已高,除了在教会中做些传道工作外,只参加少量的社会活动。丁韪良80岁生日那一天,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及美国部分教育界人士约60余人,赠送给他一面锦旗,表彰他在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16年12月17日,丁韪良因患肺炎在北京寓所与世长辞,享年89岁。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出席了葬礼, [[ 黎元洪 ]] 总统也派他的秘书前来参加。丁韪良与妻子合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的外国公墓里,长眠在他所爱的中国的土地上。如今西直门外已成繁华地带,其墓早已杳无踪迹。
[[基督教的利玛窦]], 
丁韪良有"基督教的利玛窦"之誉,在晚清能坐到"中国外交学院"(同文馆)校长,以及京师大学堂"西校长"的高位,恐怕利玛窦都难以与之比肩。在晚清急需现代外交知识来与西方打交道的情况下,丁韪良以译著《万国公法》作为敲门砖,成功地打入了北京高层。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上至[[恭亲王]]、[[李鸿章]]、[[曾纪泽]]、[[文祥]][[、张之洞]],下至[[郭嵩焘]]、[[徐继畲]]、[[李善兰]]等学者、官僚,交往的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精英。这使他的眼界跟大多数在基层的西方宣教士迥异。丁韪良精通东西方多种语言,熟读东西方典籍,因此说起"[[翰林院]]"和"[[科举制]]"来,就显得驾轻就熟,写起中国的文、史、哲也能将东西方典故随手拈来,以作对比,超出寻常就事论事的视野。
== '''备受争议''' ==
 
[[File:Zhongguojuexing.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10.360buyimg.com/n0/jfs/t151/115/1846267893/36755/31130876/53bc1fceN58581e37.jpg 原图链接] [http://p0.so.qhmsg.com/bdr/300_115_/t01d5be4dae3ff9a305.jpg 图片来自]]]
丁韪良在中国生活了66载(1850-1916,期间大约有4年时间不在中国),期间历经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民国建政等重大历史变迁。他曾在宁波宣教十年,先后担任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30多年,是当年在华外国人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他不仅会说流利的中国官话,更熟谙中国的经史子集,能用中文写流畅的文章供中国士大夫阅读。他集宣教士、教育家、翻译家、著作家和外交家于一身,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中西文化的桥梁。作为一个宣教士,其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信仰,但因他多年从事教育、翻译等实际工作,并长期担任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使他有意无意之中在中国近代政治、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