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云栖竹径

移除 77 位元組, 3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File:云栖竹径1.jpg|缩略图|right|[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3/af88802820484ae1b5cd423e0d148273_th.jpeg 原图链接]]]
 
'''云栖竹径'''新[[西湖]]十景之九。早在清代[[雍正]]时,“云栖梵径”就被列入了当时的“西湖十八景”。
云栖“竹径”景观是指云栖坞里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深山古寺,竹径磬声。
[[File:云栖竹径1.jpg|缩略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23/af88802820484ae1b5cd423e0d148273_th.jpeg 原图链接]]]
今天的云栖坞,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环境幽静清凉。<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758471/b0247Ki3dmn3hJ-hgW2_6WhTWzCwjtwSPDseFnw_3GyrNLYpe3WR2UBkXS4xoETDOT6Koxu7JCDJsvgaLzMtyKcqRH355nIZQ_0uPs6EJZrjn2uk0f6IeijDQ3ndP6A6jYqz4J4dVi1ndQ 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官方网站,引用日期2015-09-16] </ref>
| 浙江省杭州市
|}
==目录==
[[File:云栖竹径2.jpg|缩略图|[http://img1.qunarzz.com/sight/p0/1603/d4/d4914e59d846068490.water.jpg_600x330_dbcfd250.jpg 原图链接]]]
*历史沿革*竹径景观*云栖坞*云栖寺*五云山*交通信息*相关诗词
==历史沿革==
===吴越===
这里因竹多叶密、含水生云;云栖雾留、又长翠竹。漫山遍岭终成浩淼竹海,每当气压低沉的时,绵绵的云雾栖息在茫茫的竹丛中,落下细细的雨丝,这雨丝仿佛是翠竹青叶融化的竹沥,从弯曲的竹梢上滚落下来,溻湿了蜿蜒的青石路径而故名。
 
===清===
[[File:云栖竹径3.jpg|缩略图|左|[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07/d056fc7eb4a34ad3b57725a80d710790.jpeg 原图链接]]]
清初[[康熙]]帝几番来游后,“云栖梵径”以明显的优势入选西湖十八景,以后虽屡经兴衰,终因其悠久的渊源和独到的景致而备受青睐。 寺地尚存,旁有回雁峰、宝刀陇、壁观峰,均为云栖六景之一,今改建为杭州工人疗养院。 古诗有“万千竿竹浓荫密,流水青山如画图”,道出了云栖的特色。
 
===当代===
1984年被评为西湖新十景之九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风景区西南隅五云山下的云栖坞,相传古时有五色彩云飞集坞中。从它与西湖的距离看,在诸胜景中最为僻远,然正因了它的远离尘嚣,躲避世态炎凉才更有它清幽的韵味。
 
==竹径景观==
[[File:云栖竹径5.jpg|缩略图|左|[http://hbimg.b0.upaiyun.com/867fc100989807ac02433c05389b67fd927686e1171f95-ukCyq7_fw658 原图链接]]]
云栖竹径,始于三聚亭,由亭边穿过石坊,移步行去,高大挺拔直指云天的毛竹,像盛情的老友列队迎客。老竹苍碧,新竹青翠,一眼望去,密密层层不知其所终。云栖竹径向以清凉幽静著称,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蝉鸣声声的炎夏暑期,是云栖竹径一年中最佳时节。行走在茂竹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绿荫连着绿荫,清凉裹着清凉,山风起处,偶尔有阳光从枝叶梢头的空隙处洒落,光点跳动,映得游人衣袂尽绿烦热全消。
云栖竹径,四季皆含画意。春天,破土竹笋、枝梢新芽,一片盎然生机;夏日,老竹新篁,丝丝凉意;秋天,黄叶绕地,古木含情;冬日,林寂鸣静,飞鸟啄雪。
蝉鸣声声的炎夏暑期,是云栖竹径一年中最佳时节。行走在“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
 
===竹林===
竹径入口有碑亭一座,上有陈云同志题写的“云栖竹径”四字。从亭边的碑文看,此亭最早建于明代,亭柱上的有清人陈灿“客到洗心亭子坐,顿教尘虑一时湔”、“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诗句。云栖竹径,向以清凉幽静著称,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这里有树龄千年以上的枫香树,树干三人合抱,高近40米,是西湖著名古树。霜降后,满树红叶如映日彩霞。石板路两旁翠竹成林,漫步竹径衣衫俱绿,路边有一池,名“洗心池”,池水清凉透明。清晨曙光升起,透过竹叶洒在路上,金色斑斑,几声鸟语,更显山色清幽,竹径尽头古树成行,有亭可憩,有茶室可小坐品茗。这里远离闹市,风景优美,环境清静,确实是个疗养休息的好地方。有古诗曰“万千竿竹浓荫密,流水青山如画图”,道出了云栖的特色。
竹子,风雅、高风亮节、不事俗物,甚至是遁世的意象符号,出现在文人的诗篇书画中,成就了竹林七贤的佳话,见证了侠客的剑锋对决,摇曳在绛珠仙子的潇湘馆内,也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具有大淡雅情愫人的心中。这一片山坳中的竹海,恢弘大气,是尘世当中没有污垢的一块清净土地,人们走在石子铺就的御道上,不想大声说话,生怕吐字的气息玷污了这块神仙才能居住的地方。静听风吹竹林的涛声,静享竹子和竹子的细语。若是雨后晚在这里漫步,还能听见[[竹笋]]丝丝拔节的声音。
 
===古木===
[[File:云栖竹径6.jpg|缩略图|左|[http://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8050000000l2yc6C42.jpg 原图链接]]]
这里有树龄千年以上的枫香树,树干三人合抱,高近40米,是西湖著名古树。霜降后,满树红叶如映日彩霞。石板路两旁翠竹成林,漫步竹径衣衫俱绿,路边有一池,名“洗心池”,池水清凉透明。清晨曙光升起,透过竹叶洒在路上,金色斑斑,几声鸟语,更显山色清幽。
 
===御道===
竹径中央的青石板与两旁的卵石之间用黑砖相隔,相传清代康熙,[[乾隆]]二帝都曾来过云栖,当时以中央为御道,专供康熙,乾隆行走。竹径旁有洗心,三聚,回龙,悦性,皇竹,遇雨等亭。 走完竹径,有一处[[云栖古寺]],系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吴越王国创建,净土宗第八祖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宏法师]]曾在此居住过,这些随这岁月的流逝而成为过去。
竹径尽头古树成行,有亭可憩,有茶室可小坐品茗。云栖古寺,清康熙帝曾多次来此,并写了不少诗篇。云栖寺前有大竹,康熙赐名为“皇竹”寺内原有不少碑文,壁间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之金刚经石刻,可惜已毁。这里远离闹市,风景优美,环境清静,确实是个疗养休息的好地方。
 
==云栖坞==
云栖坞位于五云山南麓,相传五云山顶飘来的五色云彩,常常飞集坞中,经久不散,坞因而得名。
云栖盛产茶叶,附近有茶叶研究所,对茶叶的栽培、生产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云栖、梅家坞一带因土质好,适宜种茶,因此是杭州龙井茶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每年出口量很大,誉满中外。
 
==云栖寺==
[[File:云栖竹径7.jpg|缩略图|[http://dimg02.c-ctrip.com/images/tg/530/519/114/e744816d9f054cc090ea0482e5864df1_C_350_230.jpg 原图链接]]]
吴越国时,这里曾建云栖古寺云栖寺是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吴越国王创建。后来毁于山洪暴发,明隆(庆)万(历)年间,净士宗高僧莲池大师重振山门,云栖寺复兴为湖上一大道场,古刹展新容,寺周围漫山遍坡的翠竹也蔚为大观。
莲池大师(1535年—1615年),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五云山==
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冈阜深秀,林峦蔚起,高千丈,周回十五里。沿江自徐村进路,绕山盘曲而上,凡六里,有七十二湾,石磴千级。山中有伏虎亭,梯以石墄,以便往来。至顶半,冈名月轮山,上有天井,大旱不竭。东为大湾,北为马鞍,西为云坞,南为高丽,又东为排山。五峰森列,驾轶云霞,俯视南北两峰,若锥朋立。长江带绕,西湖镜开,江上帆樯,小若鸥凫,出没烟波,真奇观也。宋时每岁腊前,僧必捧雪表进,黎明入城中,霰犹未集,盖其地高寒,见雪独早也。山顶有真际寺,供五福神,贸易者必到神前借本,持其所挂楮镪去,获利则加倍还之。借乞甚多,楮镪恒缺。即尊神放债,亦未免穷愁。为之掀髯一笑。
 
==交通信息==
坐103路、324路、658路到云栖竹径站下车。
游云栖最好租一辆自行车,出发时走南线,经虎跑、六和塔、九溪、宋城前往,游毕云栖竹径后穿越梅灵隧道。走北线经天竺、灵隐、玉泉返回。云栖周边还有梅坞茶村、五云山和大清谷值得一游。
 
==相关诗词==
===袁宏道《云栖小记》===
云栖在五云山下,篮舆行竹树中,七八里始到,奥僻非常,莲池和尚栖止处也。莲池戒律精严,于道虽不大彻,然不为无所见者。至于单提念佛一门,则尤为直捷简要,六个字中,旋天转地,何劳捏目更趋狂解,然则虽谓莲池一无所悟可也。一无所悟,是真阿弥,请急着眼。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余春夏秋常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步,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曜。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不可以意求也。癸丑阳月题。
 
===李流芳《题雪山图》===
甲子嘉平月九日大雪,泊舟阊门,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山耳。放笔一笑。
天雨淅沥落云栖。
 
===袁宏道《御教场小记》===
余始慕五云之胜,刻期欲登,将以次登南高峰。及一观御教场,游心顿尽。石篑尝以余不登保俶塔为笑。余谓西湖之景,愈下愈冶,高则树薄山瘦,草髡石秃,千顷湖光,缩为杯子。北高峰、御教场是其例也。虽眼界稍阔,然此躯长不逾六尺,穷目不见十里,安用许大地方为哉!石篑无以难.
#作歌寄意,弃而专事佛,虽学使者屠公力挽之,不回也。从蜀师剃度受具,游方至伏牛,坐炼呓语,忽现旧习,而所谓一笔勾者,更隐隐现。去经东昌府谢居士家,乃更释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执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当是时,似已惑破心空,然终不自以为悟。
#归得古云栖寺旧址,结茅默坐,悬铛煮糜,日仅一食。胸挂铁牌,题曰:“铁若开花,方与人说。”久之,檀越争为构室,渐成丛林,弟子日进。其说主南山戒律,东林净土,先行《[[戒疏发隐]]》,后行《[[弥陀疏钞]]》。一时江左诸儒皆来就正。
 
==视频==
{{#iDisplay:h03535lhjpg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