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1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1.jpg|缩略图|[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015219263,3293485045&fm=26&gp=0.jpg 原…”
[[File: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1.jpg|缩略图|[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015219263,329348504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8%B9%E9%98%B3%E9%83%AD%E9%87%8C%E9%80%81%E8%A1%8C%E8%88%9F%2C%E4%B8%80%E5%88%AB%E5%BF%83%E7%9F%A5%E4%B8%A4%E5%9C%B0%E7%A7%8B 图片来源]]]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出自唐代[[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f32168349eed.aspx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古诗文网] </ref>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我知道两地悲愁。
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注释
参军:古代官名。
丹阳:地名。唐天宝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行舟:表示友人将从水路离去。
别:离别。
日晚:日暮,此处暗示思念时间之久。
江:长江。
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悠悠:长久遥远。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无限思念的深情。<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f35c16e3b2894a3eb046d24da4479794&from=kg0&highlight=%E4%B8%B9%E9%98%B3%E9%83%AD%E9%87%8C%E9%80%81%E8%A1%8C%E8%88%9F%EF%BC%8C%E4%B8%80%E5%88%AB%E5%BF%83%E7%9F%A5%E4%B8%A4%E5%9C%B0%E7%A7%8B 丹阳送韦参军 百度汉语] </ref>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赏析==
[[File: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19%2F402%2Fw720h482%2F20180928%2Fb7c5-hhuhisn4517912.jpg&refer=http%3A%2F%2Fn.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6379458&t=fb288b079fcacb31edace37dd3a16876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8%B9%E9%98%B3%E9%83%AD%E9%87%8C%E9%80%81%E8%A1%8C%E8%88%9F%2C%E4%B8%80%E5%88%AB%E5%BF%83%E7%9F%A5%E4%B8%A4%E5%9C%B0%E7%A7%8B 图片来源]]]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浩叹、而惆怅。发而为诗,便出现许多传世的佳作。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因为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实充沛,极少造作,故最易打动人心。<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107/10/9570732_884665714.shtml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全诗翻译赏析 江山携手 2020-01-07] </ref>
《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
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补充: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作者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参考文献==
{{Reflist}}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出自唐代[[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f32168349eed.aspx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古诗文网] </ref>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我知道两地悲愁。
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注释
参军:古代官名。
丹阳:地名。唐天宝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行舟:表示友人将从水路离去。
别:离别。
日晚:日暮,此处暗示思念时间之久。
江:长江。
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悠悠:长久遥远。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无限思念的深情。<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f35c16e3b2894a3eb046d24da4479794&from=kg0&highlight=%E4%B8%B9%E9%98%B3%E9%83%AD%E9%87%8C%E9%80%81%E8%A1%8C%E8%88%9F%EF%BC%8C%E4%B8%80%E5%88%AB%E5%BF%83%E7%9F%A5%E4%B8%A4%E5%9C%B0%E7%A7%8B 丹阳送韦参军 百度汉语] </ref>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赏析==
[[File: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19%2F402%2Fw720h482%2F20180928%2Fb7c5-hhuhisn4517912.jpg&refer=http%3A%2F%2Fn.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6379458&t=fb288b079fcacb31edace37dd3a16876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8%B9%E9%98%B3%E9%83%AD%E9%87%8C%E9%80%81%E8%A1%8C%E8%88%9F%2C%E4%B8%80%E5%88%AB%E5%BF%83%E7%9F%A5%E4%B8%A4%E5%9C%B0%E7%A7%8B 图片来源]]]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浩叹、而惆怅。发而为诗,便出现许多传世的佳作。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因为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实充沛,极少造作,故最易打动人心。<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107/10/9570732_884665714.shtml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全诗翻译赏析 江山携手 2020-01-07] </ref>
《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
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补充: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作者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