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禁烟令

增加 3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同时,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ref name="凤凰网">{{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a/20141125/42564667_0.shtml#_zbs_baidu_bk |title=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 accessdate=2019-08-02}}</ref>
==产生背景==
吸烟有害健康,对被动吸烟者的伤害可能比对吸烟者本人还要厉害。如果由于养成了对吸烟的依赖,一时也改不掉,当然这属于吸烟者本人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但是问题在于吸烟者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不得侵犯不吸烟者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更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在于,在吸烟自由与他人的健康权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规定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或划定一个抽烟区,正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实施现状==
禁烟令的实施是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在一个有着上亿烟民的国家。回想一下禁放令的实施过程就会明白。法律在习惯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这并不表明法律对于习惯不起作用,习惯的改变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法律恰恰是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工具。法律改变人们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较量、反复修正的过程。因此关键的问题是人们的道德自觉,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在自己享受自由时,不能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法律离不开强制,但是不能只靠强制,只有把法律建立在社会绝大多数人共识的基础上,这种法律才能顺利地执行。
===国外禁烟情况===
[[ 美国 ]][[ 纽约 ]] 自2003年3月30日推行禁烟令至2008年3月30日,纽约烟民人数已减少24万。新加入烟民大军的纽约青少年人数持续下降。截至2007年,中小学生中的烟民比例从18%下降至不到10%。
截至2006年10月,世界上已经有154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其中爱尔兰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规定无烟工作场所的国家。[[加拿大]]和[[美国]]也通过省或者州级立法措施实现无烟化。新加坡环境局规定娱乐场所经理或经营者看到有烟客违法,或接获其他顾客投诉必须采取行动,上前劝阻;在禁烟区吸烟将被罚款200新元(约合1000元人民币);抽烟者如果对执行禁烟令的经营人员加以污辱、威胁或阻挠,将被控上法庭,他可面对高达1000新元(约合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或监禁6个月的处罚;而对没有严格执行戒烟规定或及时劝阻吸烟者的经营者,也会进行一定数量的罚款。在[[澳大利亚]],禁烟令中除了有与新加坡类似的要求外,还明确规定了所谓公共场所的定义,即“围住”的公共场所是指有天花板或屋顶,且永远或暂时被围住面积超过75%的场所。在这里,不仅不允许任何人抽烟,还不准有烟灰缸、火柴、打火机和其他抽烟时使用的物品。
===泰国烟实施情况===
2018年1月31日起,[[泰国]]在24处观光海滩上实施“禁烟令”,其中包括芭提雅、普吉岛等著名观光海滩,如果违反该项禁令,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一年,或是10万泰铢的罚款。<ref name="CNR">{{cite web |url=http://travel.cnr.cn/list/20180208/t20180208_524129765.shtml |title=泰国24处海滩实行“禁烟令” 违反者或被监禁1年| accessdate=2019-08-02}}</ref>
==政策法规==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11年在中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中国要在三年内实现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承诺。
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止吸烟场所停止吸烟。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区域)吸烟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未建立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的,由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ref name="新华网">{{cite web |url=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7/08/c_1124723171.htm |title=海滨旅游城市秦皇岛将全面控烟| accessdate=2019-08-02}}</ref>
==专家观点== [[ 北京市 ]] 爱卫会副主任孙贤理曾在“[[政府令]]”公布后表示,到底宾馆、饭店有百分之多少的楼层要作为无烟楼层,餐馆里有多少的营业面积要作为无烟区,都还需要细化。此外,有人认为,吸烟区应符合什么条件,也要规定明白。
[[ 新加坡 ]] 保健促进局反吸烟成人保健署副署长[[朱琳]]也表示,禁烟规定应越细越好,这样人们执行起来才不至于混淆不清。这从新加坡对娱乐场所实施的禁烟令就可以看出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杨功焕教授认为,“禁烟令”要细在关键的地方,必须考虑到可执行性。比如,可以把细化内容集中在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提出基本要求,如有关部门怎样广泛动员群众、怎样把宣传做到位、对主管部门的要求是什么等等,这样相关部门的职责才清晰;第二,应保证公共场所无烟区划定得清晰,要明确地标出“哪里是无烟区”;第三,要建立监督的机制,如怎样进行定期的评估、反馈等等;第四是对于规定执行者的培训该怎样进行。
[[ 香港中文大学 ]][[ 教授 ]] 陈锦泰称,禁烟的法则当然细致些,更不容易在执行起来出现争议,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易于执行,毕竟,执法贵在简单而有效。比如,要求餐馆内无烟区至少要达到总面积的50%,这个50%是怎样划分的?烟雾是流动的,如何保障无烟区不受影响,这些问题也要考虑,否则,还是不能有效禁烟。
[[崔小波]]说,制定实施细则的目的是加强监督管理,所以制定原则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政府令”的实施细则仍然是执行单位负责和对单位罚款的原则,对个人的罚款虽然会加重,但对单位的罚款额度将更高,目的是要求公共场所的负责人承担起场所健康安全秩序维护的责任。虽然2008年“政府令”的出台与实行动静颇大,媒体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这并不是“禁烟令”的终极目标。崔小波明确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要在2010年,实现北京市公共场所的室内无烟,也就是做到室内百分之百无烟。不过,因为全面禁烟很难一步到位,所以这次“政府令”应该说是向全面无烟环境发展的一个过渡,希望通过“政府令”的实施,能让吸烟者产生一个意识――我应该自律了。相信,通过这样一个1―2年的过渡期,对实现百分之百无烟环境是有积极意义的。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烟民的数量还很庞大,完全照搬国外模式是不可行的,应该在“禁”、“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疏导,避免公众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另外,限制吸烟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保障法规的实施,“罚”并不是其惟一手段,更不是目的。法律不是万能的,“一刀切”式的禁烟条例可能因为受到太多人抵触而适得其反。因此,要达到理想的禁烟效果,不但应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更要加大禁烟宣传力度,取得民众支持。
==存在问题==
如今,中国成人吸烟率为27.7%,中国吸烟人数达到3.16亿。近年来,不少单位通过创建“无烟单位”提升健康环境。以广东为例,2015年底,[[广东]]共有1954家单位被授予“无烟单位”称号。然而,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今年3月至4月对全省“无烟单位”进行暗访发现,“无烟单位”依然“有烟”。抽查65家市县镇三级政府及256家卫生计生机构的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市县镇政府存在吸烟现象。暗访组成员秦祖国介绍,通常,单位领导干部不抽烟,“无烟单位”建设情况较乐观;如果单位领导也抽烟,控烟难度较大。<ref name="和讯网">{{cite web |url=http://news.hexun.com/2016-05-31/184157166.html |title=无烟公共场所仍“冒烟”| accessdate=2019-08-02}}</ref>
==各地控烟==
===深圳===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记者获悉,今后在[[深圳]]禁烟场所,电子烟也将纳入禁止行列,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一百米内禁售烟草。<ref name="网易财经">{{cite web |url=http://money.163.com/19/0213/15/E7TI6NV6002580S6.html |title=深圳史上最严控烟令将出台 电子烟将纳入禁止行列| accessdate=2019-08-02}}</ref>
{{#ev:youku|XNDIwMDM3MjIzMg|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社会]]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