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34
次編輯
變更
腸病毒
,無編輯摘要
{{medical}}
[[File:腸病毒.jpg|280px|thumb|有框|右|腸病毒,圖片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9/17/n11527821.htm 認識腸病毒]大紀元]]
'''腸病毒''',一群病毒的總稱,共有60幾種病毒,所以得過一種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腸病毒傳染途徑主要經由糞口、 [[ 飛沫 ]] 、接觸病患的口鼻分泌物;常見症狀有發燒、口腔後部、手掌、腳掌及膝蓋及臀部周圍出現小水泡、紅疹子。
==疾病認知==
===致病原===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 [[ 病毒 ]] 的總稱。
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共3型(1至3型)、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含23種A型(A1至A22型,A24型)及6種B型(B1-B6型)、伊科病毒(Echovirus)共30型(1至33型,但8、10及28型除外)及腸病毒(Enterovirus)(68型~)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
===台灣監視資料===
國內相關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D68型曾在呼吸道輕症之病人零星篩檢出來,自從2014 年起 [[ 美國 ]] 出現AFM 疫情,自2015 年6 月起,本署針對國內AFP 監測之通報個案加採咽喉拭子,以提升腸病毒D68型監測敏感度,並於AFP 病因分類中特別列入AFM。結果顯示,2016 及2017 年之AFP 個案病因鑑定結果為AFM 者分別有3 例及17 例,這些個案之咽喉拭子腸病毒D68型陽性者分別有1 例、8 例。
腸病毒D68型在分類上是被歸類在腸病毒D型,但其物理生化特性反倒是與人類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es)較為相似,例如該病毒較不耐熱及不耐酸,在細胞培養中較適合生長於33℃,而非一般腸病毒培養之37℃;此外,腸病毒D68型主要是從呼吸道檢體中分離,反而較少自糞便中檢出。預防方法與防治策略則與其他腸病毒大致相同。
[[File:腸病毒-口腔特徵.jpg|280px|thumb|有框|右|腸病毒-口腔表徵,圖片來源:[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11180 腸病毒來了!重症沒藥醫,4大前兆要注意]商周良醫健康網]]
==流行病學==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 [[ 臺灣 ]] 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而重症致死率約在1.3%至33.3%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傳染方式==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預防方法:
*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 [[ 免疫力 ]] 。
*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
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 [[ 漂白水 ]] 。
*(2)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3)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感染防治==
本著預防重於治療之基本精神,結合所有可用之資源,參考美 國CDC 國[[CDC]] 對於腸病毒感染症之防治策略,包括加強監測及蒐集資料、加強個人衛生等方法,同時結合傳染病三段五級的預防概念來研訂防治策略,包括規劃辦理衛教宣導(初段預防)、進行相關研究及技術發展(次段預防),以及提昇醫護品質(末段預防)等,俾提供全民專業防疫服務,快速而正確的提供疫病資訊,有效地進行疫病的預防、撲滅及控制,使全民能免於疫病威脅的恐懼,進而保障全民的健康。
===初段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