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埔军人

增加 11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黄埔军人 ''' 》遭遇多次 [[ 革命 ]] 血腥失败,“要革命先要有革命军”于是孙中山联俄联共,催生黄埔学校,全国热血儿女涌向広州黄埔岛。1924年,宋岩与姜汉在开往军校的船上邂逅并因志气相投结为挚友。姜汉在宋岩的协助下,如愿入校。他们的生活、训练、思想、 [[ 感情 ]] 、战斗、乃至决裂也由此张开。并目睹了蒋介石从受孙中山的器重到独揽大权的形成过程:出任校长,第二次 [[ 政治 ]][[ 婚姻 ]] ,东征,大义灭亲,工于心计排除异己,北伐;而26岁的 [[ 周恩来 ]] 取代原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就职,其俊朗潇洒,胸怀天下,才华横溢更吸引不少军人追随加入C.P.组织。近代天下之裂变始于此。
黄埔军人组成东征军,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一群娃娃大战一方土霸王,淡水城一役,场面恢弘,天混地暗,气壮山河!作为敢死队后卫的姜汉英勇善战身负重伤,也击败了仕途飞黄的宋岩,赢得同学虹云的 [[ 爱情 ]] ……至抗战期间,姜汉已经是新四军指挥,而宋岩则是国民党的五道杠。姜汉战死沙场。宋岩被捕,1975年获特赦,赴台受拒,旅居美国,在与孙女的回忆中引导了剧情的发展,在最后收到了来自 [[ 黄埔军校 ]] 的同学会邀请函,获周恩来特批,因此重新回到了黄埔军校,遇见了虹云。
==影评获奖==
《黄埔军人》在第一届 [[ 好莱坞 ]] 国际电影电视节上,获得“2004好莱坞国际电影星光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电影编剧奖(尤建华)、最佳电影音乐奖( [[ 方瑛 ]] )和杰出电影成就奖(方莘莘)。
==特别介绍==
=== 中国电影《黄埔军人》夺好莱坞国际影视节4项奖===
中新网6月29日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从在 [[ 美国 ]][[ 洛杉矶 ]] 的第一届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节上传来消息: [[ 中国电影 ]] 《黄埔军人》成为大赢家,获得了四项大奖,而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则获得了“最佳电视电影奖”。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拍摄的《我的梦》也获得了最佳电视艺术片奖。
《黄埔军人》真实地再现了上个 [[ 纪20 纪]]20 年代中国年轻军人为实现理想,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轰轰烈烈地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影片于电影电视节期间在好莱坞金色剧院上映,正逢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在当地居住的一些黄埔老将闻讯赶来观看,重温他们的戎马生涯。有意思的是,黄埔军校这一题材对于美国观众虽然很陌生,但当地观众被影片情节打动,随着剧情的起伏时而鼓掌时而叹息。哥伦比亚电影电视大学校长鲍尔?洛说:“我是流着 [[ 眼泪 ]] 看完这部影片的,实在是太感人了。”而当地观众对中国作曲家方瑛为影片创作的 [[ 音乐 ]] 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称其为“一部音乐史诗”。电影电视节的评委会慷慨地将“2004好莱坞国际电影星光奖”的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电影编剧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和杰出电影成就奖颁发给《黄埔军人》。原上海人艺的编导、在洛杉矶坚持电影电视创作、影片《 [[ 百老汇100号 ]] 》的编剧兼出品人李道极还获得了“杰出电影电视成就奖”。
==拍摄花絮==
宁海强:“少帅”挑大梁 自称“出道很顺”的 [[ 八一电影制片厂 ]] 青年导演宁海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在一部片子里,我就完成了从场记、副导演、执行导演到导演的全部过程”,对此,宁海强颇为得意。出生在海岛上的一个军人家庭,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的 [[ 血液 ]] ,宁海强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大多对准的也是军旅生活。从雪域高原的《昆伦女神》,到走遍中国版图上的边关哨卡、追逐《雪太阳》:从《神圣的军旗》远赴 [[ 欧洲 ]] 拍摄,到长篇电视连续剧《壮志凌云》,调动50多年来中国空军所有的机型,宁海强严然一军中少帅指挥若定。完成海陆空三部曲后,他又萌生了“寻根”的念头:探究共产党、国民党两支军队胜利和失败的症结在哪里。邓颖超曾说过“中国军队的根在黄埔军校”,接拍《黄埔军人》,宁海强就是想探寻军人本质的东西。
对于这段过往的历史,宁海强认为以往 [[ 历史 ]] 题材影片强调的所谓“真实地再现”其实未必那么真实,每个人对过去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解读。宁海强称,他所看重的是营造那段历史氛围,以自己的感受去体味,钩连起一段 [[ 故事 ]] ,这样即使艺术形象是虚构的,观众同样会受到感染。 [[Category:电影]]
58,9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