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6
次編輯
變更
象限仪
,無編輯摘要
''象限仪''
象限仪,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主要由象限环、数轴、竖轴、横轴、窥横等组成。主要用于测定天体在地平上的或天顶距。
== 仪器介绍 ==
[[File:01000000000000119093071352616.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8%B1%A1%E9%99%90%E4%BB%AA&src=srp&correct=%E8%B1%A1%E9%99%90%E4%BB%AA&ancestor=list&cmsid=ca031b31d2fba7a78f0b25e8ec8866c2&cmras=0&cn=0&gn=0&kn=0&crn=0&bxn=11&fsn=71&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ee258b0e9dc9b715d4cc45c8f0d1ac06&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陈列位置:又称地平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西北角
== 历史变迁 ==
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669-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1900年曾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1902年归还我国,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1]
== 观测方法 ==
在象限弧的圆心,立有一与弧面垂直的横表,长三寸一分。在横表上有一长与象限弧半径相齐的窥衡,可绕圆心在弧面上下移动。在窥衡的下端有一立耳,旁有游表,今已遗失。
实际观测时,移动窥衡,使立耳看横表与待测的天体位于一条直线上,这是把窥衡定位,则游表所指的环弧上的刻度,就是该天体的地平高度或天顶距。[2]
如从象限弧的上端向下起算,弧尺面上的刻度为天体的地平高度;如从下向上起算,从弧尺外侧面的刻度上可以读出天体的天顶距(在弧尺外侧面的刻度上同时还标有从上端向下起算的测量天体地平高度的度数)。天体的地平高度H与天顶距Z的关系为:H=90°-Z。象限仪环弧面上的刻度亦采用第谷的横向划分法,可将一度分为60分,若用游表可精确到10秒。
== 参考资料 ==
<ref>[https://baike.so.com/doc/7855115-8129210.html 360百科]</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