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史那思摩

增加 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 = [[File:阿史那思摩.jpg|缩略图|居中|[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29/mp38614079_1446117481319_7.jpeg 原图链接]]]}}
''' 阿史那·思摩 ''' (?―655年),东[[突厥]]贵族。处罗、 [[ 颉利可汗 ]] 在位,为夹毕特勤。武德(618—627)初,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ref name="百度">{{cite web |url=https://tieba.baidu.com/p/4787973137?red_tag=3058399667 |title=在唐朝做大官的突厥人| accessdate=2016-09-19}}</ref>。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军分道攻打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不久,唐军灭亡东突厥,[[思摩]]与[[颉利可汗]]同遭唐军俘虏。三月初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因赏识思摩的忠心,任命他为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年),思摩改任右武卫将军。后随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被流矢击中,唐太宗亲自替他吮血。不久班师回朝,思摩死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筑坟像白道山,将其功劳刻碑立于化州。
==人物生平=====早年来唐===
阿史那思摩是东突厥贵族,[[阿史那咄]]六设之子。开皇十九年(599年),启民可汗逃奔隋朝,漠北各部拥戴思摩担任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回到东突厥后,[[思摩]]便去掉可汗的称号。
[[武德]](618年―626年)初年,思摩多次担任使者,出使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八月,当时颉利可汗与小可汗突利可汗率军侵犯唐朝。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带兵抵御突厥,并向突厥陈述利弊得失。于是,[[颉利可汗]]派遣思摩与突利可汗前往会见李世民,请求通和修好,李世民答应他们的请求。 八月壬申日,思摩来到长安朝见[[唐高祖]],唐高祖招他到御榻前面,好言安慰他,并赞赏他的诚朴,封他为和顺郡王。<ref name="博雅人物网">{{cite web |url=http://ren.bytravel.cn/history/8/ashinasimo.html |title=李思摩| accessdate=2019-02-17}}</ref>
===率众归附===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军分道攻打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不久,唐军灭亡东突厥,思摩与颉利可汗同遭唐军俘虏。三月初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因赏识思摩的忠心,任命他为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 五月初八日,唐太宗改封思摩为[[怀化郡王]]。不久改任北开州都督,统领颉利可汗的旧部居住在黄河南部地区。
当时自从突利可汗之弟结社率反叛后,上书言事者多说突厥留在黄河南部有很多不便。贞观十三年(639年)七月初九日,唐太宗诏令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可汗,赐给鼓和大旗;突厥以及安置在各州的胡族,均令他们渡过黄河,回到他们的旧部落,使他们世代为唐朝的屏障,长久地保卫边塞。思摩等人都惧怕薛延陀部,不肯走出塞南。唐太宗派[[司农卿郭嗣]]本赐给薛延陀玺书,写道:“颉利可汗已然败亡,他们的部落都来归附大唐,朕不计较他们旧的过失,嘉奖后来的善举,待其官员皆如朕手下的百僚,视其部族民众皆如朕之百姓。中原王朝崇尚礼义,不毁灭别人的国家,先前打败突厥,只是因为颉利可汗一人有害于百姓,实在不是贪图其土地,夺其牲畜,总想重立一个可汗,所以将投降的突厥各部落安置在河南一带,听任他们畜牧。如今人丁兴旺,户口滋生,朕内心非常高兴。既然已答应另立一可汗,便不能失信。秋天将要派遣突厥渡黄河,恢复其故国。你们薛延陀受册封在前,[[突厥]]受册封在后,后者为小,前者为大。你们在漠北,突厥在漠南,各守疆土,镇抚本族各部落。如有越境劫掠,我大唐就要发兵,各问其罪。”薛延陀接受此诏令。于是,唐太宗让思摩率领所辖部落建牙帐于黄河北部漠南一带,唐太宗亲临齐政殿为他们饯行,并把[[思摩]]叫到跟前说:“莳弄一草一木,见它繁茂就心中高兴,何况我对你们部落育人养畜,见不少于往昔,能不高兴吗?你父母的坟墓在黄河北,现在恢复你的旧国,为你送行。”思摩泪流满面,端酒杯祝寿说:“我等败军之旅,本当化为尘壤,幸遇陛下保全我们,而立我为可汗,愿千秋万代永远侍奉陛下。”唐太宗派礼部尚书、赵郡王李孝恭,鸿胪卿[[刘善]]等人携带册封文书,就其部落聚居地,在黄河边筑立祭坛而册立他。唐太宗同时任命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任命思摩可汗之相。
===效忠太宗===
贞观十五年(641年),思摩带领十多万百姓、精兵四万、马匹九万渡过黄河,建牙廷于旧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其地南为大河,北是白道,土地广袤,水草肥沃。思摩派使者入谢说:“蒙恩立为部落长,切望世世为国家的狗,守卫天子的北门。如果薛延陀来侵犯逼迫,希望能入关保长城。”唐太宗允许。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