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
次編輯
變更
傅乐焕
,無編輯摘要
| 職業 = 历史学家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 辽史丛考 ]] 》</br>《 [[ 康熙年代 ]] 的中西关系》</br>《康熙年间两个来华的葡萄牙使节》</br>《中西编年史文献资料》。
}}
[[傅乐焕]],著名历史学家,长于辽金史研究。祖籍山东[[聊城]]。1913年生于山东济南 。青少年时曾在济南读书,因父丧而一度辍学。1930年冬,得堂叔[[傅斯年]]之助,到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充任书记员。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37年应聘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抗日战争]]时期,随研究所迁徙[[长沙]]、[[昆明]]、[[重庆]]等地,从事语言研究工作。
1942年发表《辽代四时捺钵考》,以辽帝春山、秋水等行迹为主线,对有关地名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了解辽代的疆域和地理状况极有参考价值。该项研究成果获中央研究院"杨铨奖金",他也被聘为副研究员。1947年得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留学,继续从事[[契丹]]、[[蒙古]]及[[中亚]]民族史的研究工作。1950年,以《捺钵与斡尔鲁朵》一书获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拒绝来自各方面的利诱,排除种种干扰,于1951年毅然返回祖国,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先后在研究部、历史系工作,曾任历史系副主任、院工会副主席等职,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期间,与学术大师、史学界"二陈"之一的[[陈垣]]侄女结婚,并陆续有了三个女儿。在相对安静舒心的生活环境中,[[傅乐焕]]埋头治史,先后参加并领导对[[满族]]、[[达斡尔族]]的民族识别工作和调查研究,发表了《关于达斡尔的民族成份和识别问题》等研究成果,主编了《满族简史》、《金史》,参与编绘《中国历史图集》,校点《[[二十四史]]》,参与编纂《[[辞海]]》、《中国地震史料辑录》,编辑《中国历史小丛书》等,对中国少数民族史的研究事业做出了划时代贡献,并以此跻身于国内外最有影响的辽金史学专家之列。<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8/b0r5k76drp.html 傅乐焕], 名人简历, </ref>
当"文革"风暴到来之时,[[傅乐焕]]成为中央民族学院首批被打翻在地者,这个劫数除了学术上的"反动"外,更为致命的是他与[[傅斯年]]的关系。一时间,傅乐焕成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忠实走狗[[傅斯年]]安插在大陆的特务"、"潜伏在人民内部企图颠覆无产阶级政府的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连续的批斗、关押、逼迫交代与残酷折磨,使[[傅乐焕]]身心痛苦至极、哀伤至极。在走投无路,生不如死的凄惨境况中,他最终选择以死明志,以死抗争,以死证明自己"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士大夫的气节与骨气。主意打定,[[傅乐焕]]从关押的一间小屋逃出,直奔早已选定好的[[陶然亭]],纵身投湖而亡。
学生当中也人才济济,桃李芬芳。仅1935和1936两届毕业生中,就涌现了[[王树民]]、[[全汉升]]、[[何兹全]]、[[杨向奎]]、[[李树桐]]、[[高去寻]]、[[邓广铭]]、[[王崇武]]、[[王毓铨]]、[[杜呈祥]]、[[张政烺]]、[[傅乐焕]]等一批杰出的历史学家。
在北大求学期间,[[傅乐焕]]遇到了对他此生学术道路影响最大的两位导师,一位是[[胡适]],另一位就是他的堂叔[[傅斯年]]。<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EwNzkzMg%3D%3D&idx=1&mid=402969603&scene=21&sn=3f99a9ff9f1e9732c84d81de045a46c6 名师 | 傅乐焕:赤子之心], 腾讯网, 2016-02-11</ref>[[胡适]]自1932年起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至"[[七七事变]]"后才去职。在此期间,他为史学系讲授过中国哲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史、中国文学史概要等课程。[[傅乐焕]]上四年级时,选修了[[胡适]]开设的一门"传记文学习作"课,受益匪浅。[[傅斯年]]在北大史学系先后开设了《史学方法导论》、《中国古代文籍文辞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上古史择题研究》、《汉魏史择题研究》等五六门课。其中"史学方法导论"这门课给[[傅乐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斯年]]在课堂上再三提出"史学即是史料学"的命题,并且常常把"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句话挂在嘴边。如果说[[傅乐焕]]在学术方向的选择上主要受[[胡适]]的引导,那么他的学术风格和治学方法则留下了[[傅斯年]]史学观念的烙印。
不过,要说[[傅斯年]]对他的"栽培"和"陶冶",那主要还是在毕业以后的十年。1936年,[[傅乐焕]]毕业后应聘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随研究所迁徙[[长沙]]、[[昆明]]、[[重庆]]等地,始终在[[傅斯年]]的指导下做历史研究工作。他长期从事辽、金、元,特别是辽史研究。虽然[[辽朝]]有专司起居注的官员和史官,但是他的史官从未像同时代的宋和后来的金代史官那样尽职和具有专业才干。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直到辽朝后期还没有按中国模式确立一个固定的都城及宫廷和官府。[[契丹]]宫廷总是不断迁徙,皇帝从未放弃在[[帝国]]内的定期游徙和定期前往他们的四季行宫。这种形势的政府不利于正常保存国家的档案。各级政府的个人专断形式,加上辽朝管理体制被分割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前者用[[契丹]]文记录部分公务,后者则专门使用汉字,更使资料不易保存。辽朝灭亡之后,只有少量公文存留下来,可惜没有一件留存至今。
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沉冤得以平凡昭雪。承他的生前好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政烺]]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邓广铭教授的支持(他们是当年北大的同窗,为众所推服,[[傅乐焕]]不苟言笑,邓广铭(恭三)颇恃才傲物,张政烺则书生气十足。同学们戏言曰:"乐焕不乐,恭三不恭,张政烺不懂政治")。1984年,中华书局将他生前编著的论文集《辽史从考》勘印出版,以示纪念。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