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43
次編輯
變更
范长江
,無編輯摘要
'''范长江'''(1909年-1970年),男, [[ 四川 ]] 内江人。原名:希天。
==简介==
他是中国杰出的新闻 [[ 记者 ]] ,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范长江
1909年10月,范长江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今内江市东兴区田家办事处)。
范长江自幼就随堂兄弟跟着祖父学习识字读书。他也时常仿照祖父的模样和腔调,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着先祖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言。 1927年初,报考黄埔军校未果的范长江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中法重庆分校是 [[ 共产党员 ]] 吴玉章创办的一所宣传[[马列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范长江在这里逐渐接受了反帝反军阀的思想,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同学们一道在街头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讲演。"南京事件"发生后,范长江参加了事件后的示威,并与镇压示威的反动军阀展开斗争,成为反动军阀在四川通缉的对象,他被迫离开重庆,来到武汉。为谋生计,范长江加入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教导团,成为一名学生兵,并随贺龙转赴南昌。8月1日,范长江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范长江随部队转战途中遭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攻与部队失去联系,辗转到了[[南京]]。
===艰难选择===
===从业新闻===
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 [[ 天津 ]] 《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内容多为文化教育方面。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引起了天津《大公报》社的注意。《大公报》社总经理[[胡政之]]还亲自出马,请范长江专为《大公报》撰稿。《大公报》是当时有全国影响的报纸,知名度很高,范长江遂答应下来。这年年底,经过调查研究,范长江先后写出《佛学在北大》、《陶希圣与"食货"》、《顾颉刚与"禹贡"》、《北大研究院所藏明清档案及其整理》等数篇通讯,在《大公报》、《晨报》上发表。
===成名之举===
革命"开始了。长江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长期被关押,受尽折磨摧残。1967年,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范长江 被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关押起来,这成了范长江厄运的开始。1969年3月,被定性为"反革命",长期遭到关押的范长江,随首批500名劳动改造和接受锻炼、批判的人员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瓦岗镇薄山林场芦庄林区(中国科学院五七干校所在地)。范长江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度过了近两年的时光。1970年10月22日晚,对范长江的批斗会一直持续到深夜。在确山五七干校大门前五六十米处,是范长江经常挑粪浇灌的菜园子,菜园旁边是一口深7米、直径为1.4米的水井。1970年10月23日早晨起来,五七干校的监管人员发现范长江不见了。早上7时多,有人在菜园边的水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遗体,已浮在水面上了,且只穿了一身单薄的衣服。至于死因,或是投井自尽,或是失足坠落,或是其他,无人能说清。五七干校院内,并没有多大反应。上午10时左右,监管人员从隔墙的芦庄大队加工厂叫了几个工人,把范长江的尸体从井中捞出,用塑料布裹住,抬到离干校七八百米远的一个山涧阴沟里,草草掩埋了。他的死至今都是一个谜。
1978年12月27日,在 [[ 北京 ]] 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了范长江同志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 胡耀邦 ]] 同志亲自主持了追悼会。
范长江同志曾写过一首纪念鲁迅的诗:"横眉冷对众虎狼,俯首甘随牧牛郎。层层迫害骨愈坚,种种欺蒙瓦上霜。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坚持真理勇战斗,先生火炬照四方。"
==西北采访==
1935年5月1日起,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南下,经烟台、青岛到
上海,再沿 [[ 长江 ]] 西行,赴 [[ 重庆 ]] 、 [[ 成都 ]] ,沿作撰写旅行通信,5月10日起在该报发表。7月14日,又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之行,至1936年6月结束。
1936年8月,他将这次施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侵略帝国主义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