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携号转网

增加 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19年9月,[[中国联通]]手机客户端首页新增了“携号入网”通道,部分省市用户在手机上可直接办理转网业务。<ref name="新华网">{{cite web |ur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9-09/21/c_1125021500.htm?baike |title=携号转网通道上线 运营商推出优惠政策留住老用户| accessdate=2019-10-16}}</ref>
==业务介绍==
携号转网主要包括固定号码携带和[[移动号码]]携带两种。号码携带有助于扶持新运营商,促使新运营商快速进入市场。实施携号转网被认为是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三者都受益的举措。
号码携带既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通过市场的管制措施,实现有效竞争,提高消费者福利。对消费者来说,号码携带可以减少用户的转网成本。对国家来说,号码携带能节约号码资源。号码携带可以打破现有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地位,从而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实施号码携带后,号码资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实施情况==
===国内实施===
2006年10月,原信息产业部发布了630号文件《信息产业部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该文件又被业界称为“携号转套餐”或“携号转品牌”政策。政策颁布后,各省市运营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分阶段执行或全面执行。从执行的情况来看,用户在运营商开始实施的3-6个月内,对该政策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热情,特别是大量25岁以下的年轻人充当了早期采用者的角色,转换套餐的意愿比较强烈。随着转套餐的需求得到释放,6个月后转套餐用户的比例明显下降。<ref name="TechWeb">{{cite web |url=http://www.techweb.com.cn/tele/2018-12-04/2715259.shtml |title=三大运营商随便转?携号转网难点了解一下| accessdate=2019-10-16}}</ref>
因此,客观地说,本地单向携号转网如何由理论的可行转变为现实的可行,监管部门和运营商还需仔细分析。
==运营商现状==
2009年开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规划指导下,我国在天津、海南两地开始筹备实施携号转网试点。2014年9月,工信部要求三大运营商正式在[[湖北]]、云南、江西三省启动携号转网服务。携号转网业务试点范围从天津、海南扩大至5个省份。<ref name="中国信息产业网">{{cite web |url=http://www.cnii.com.cn/technology/2015-05/28/content_1578884.htm |title=迎接“互联网+”打破携号转网的技术藩篱| accessdate=2019-10-16}}</ref>
2019年9月,中国联通手机客户端首页新增了“携号入网”通道,部分省市用户在手机上可直接办理转网业务。
==实例分析==
===市场变化===
日本自2006年10月24日起实施移动号码可携制度,即移动用户不改变电话号码即可更换移动运营商的带号转网制度。在日本登记转网的手续并不复杂,无论 NTT DoCoMo还是KDDI、软银的移动用户,退网手续费一律为2,100日元,而转入则均免收手续费。但是,由于日本移动用户的手机绑定了邮件地址,而邮件地址不能随之转网,所以转网时用户需更换手机终端。另外PHS手机因技术、资费等原因,未被纳入移动号码可携制度。政府推行号码可携制度,旨在促进竞争,减低资费,使业务多样化,将实施竞争政策的益处惠及全体消费者。<ref name="荆楚网">{{cite web |url=http://news.cnhubei.com/xw/jj/201409/t3048060.shtml |title=明起湖北手机用户可携号转网 仅限三大运营商同城携转| accessdate=2019-10-16}}</ref>
号码可携制度促进了运营商间的竞争,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号码可携制度并非是一次性的政策,今后要继续通过实施该制度,达到促进竞争的目的,进而向用户提供低廉的资费及具有吸引力的业务,并且将该制度与全体用户的受益紧密结合起来。
==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只需简单几步!==
{{#ev:youku|XNDM4OTkxNjg4MA|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80 商業總論]]
[[Category:社会事件]]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