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
次編輯
變更
萧乾
,無編輯摘要
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1] 。
1949年初,萧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香港报人的工作收入不菲,母校英国剑桥中文系以教席邀聘,燕京同学、《人民日报》副总编 [[ 杨刚 ]] 则劝他回国服务。剑桥 [[ 何伦]](GustarHaloun)教授专程赴港接驾,不但负担全家旅费,而且应允终身职位。但萧乾回到了中国,萧乾说:"我像只恋家的鸽子,奔回自己的出生地<ref>{{cite news|url=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9-01/04/node_197.htm|title="文革"中的萧乾 }} . .南都网 . 2014-11-2</ref>
。"
1979年,萧乾得到平反 。
1989年,萧乾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长,也是全国政协七、八届常委,九届委员,晚年与妻子 [[ 文洁若 ]] 合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
1999年2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
[[File:萧乾与夫人文洁若.jpg|缩略图|萧乾与夫人文洁若]]
萧乾在与 [[ 文洁若 ]] 结婚之前经历过三次婚姻,留下一个儿子[4] 。
1954年4月30日,萧乾和文洁若结婚。他们都没有举行婚礼,就去民政局领了那个结婚证[3] 。这是萧乾的第四次婚姻。
1955年1月30日,萧乾的女儿荔子出生[4] 。
1956年11月10日,萧乾的小儿子 [[ 萧桐 ]] 出生[4]
== 主要作品 ==
! 书名 !! 出版社 !! 出版年 !! 备注
|-
| 感觉的记录 || 示例 湖南人民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2月第一版 || 示例
|-
| 点滴人生 || 示例 文化艺术出版社 || 示例 1997年1月北京第一版 || 示例
|-
| 我这两辈子 || 示例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示例 1995年9月第一版 || 示例
|-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 示例 1998年2月第二版 || 示例 || 示例
|-
| 人生采访 || 示例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示例 1994年5月第一版 || 示例
|-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 示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示例 1995年5月北京第一版 || 示例
|-
|人生百味 || 示例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示例 1999年4月北京第一版|| 示例
|-
| 萧乾随想录:玉渊潭漫笔 || 示例 人民出版社 || 示例 1999年1月第一版 || 示例
|-
| 人生采访 || 示例 河北教育出版社 || 示例 中华民国七十九年九月初版 || 示例
|-
| 我要采访人生----萧乾选集 || 示例 1988年7月第一版 || 示例 || 示例
|-
| 余墨文踪 || 示例 百花文艺出版社 || 示例 2000年1月 || 示例
|-
| 过路人 || 示例 中国青年出版社 || 示例 1996年3月第一版 || 示例
|-
| 关于死的反思 || 示例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示例 1995年3月第一版 || 示例
|-
| 我的医药哲学 || 示例 花城出版社 || 示例 1992年9月第一版 || 示例
|-
| 负笈剑桥 || 示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示例 1987年10月第一版 || 示例
|-
| 雨夕 || 示例 北京燕山出版社 || 示例 1997年8月第一版 || 示例
|-
| 东方赤子·大家丛书萧乾卷 || 示例 花文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月第一版 || 示例
|-
| 书评研究 || 示例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示例 中华民国七十九年七月台一版|| 示例
|-
|红毛长谈 || 示例 北京台声出版社 || 示例 1990年1月第一版|| 示例
|-
| 我的中国我的岁月 || 示例 台北市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 || 示例 1994年9月初版 || 示例
|-
| 这十年 || 示例 重庆出版社 || 示例 |1990年4月第一版| 示例
|-
| 北京城杂忆 || 示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示例 1999年11月北京第一版 || 示例
|-
| 书评面面观 || 示例 人民日报出版社 || 示例 1989年4月北京第一版 || 示例
|-
| 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 示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示例 1999年1月第一版 || 示例
|-
| 往事随想 || 示例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示例 2000年1月第一版 || 示例
|-
| 萧乾文学回忆录 || 示例 华艺出版社 || 示例 1992年4月第一版 || 示例
|-
| 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 || 示例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示例 1992年8月第一版 || 示例
|-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 示例 台北市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 示例 || 示例
|-
| 一 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 示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示例 1995年8月初版 || 示例
|-
| 萧乾文集(第一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二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三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四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五卷)||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六卷)||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七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八卷)||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萧乾文集(第九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傅光明编
|-
| 萧乾文集(第十卷) || 示例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示例傅光明编
|-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 示例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示例 || 示例
|-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 示例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 示例 || 示例
|-
| ◎未带地图的旅人(日文)(上)|| 示例 花坛社||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
|-
| ◎未带地图的旅人(日文)(下)|| 示例 花坛社 || 示例 1998年12月第一版 || 示例
|}
== 出版年文学风格 ==
=== 备注感觉的记录新闻特写 ===
由于借鉴了一些 文 化艺术出版社学手法,萧乾的通讯、特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显得非常充实饱满。萧乾在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无论是写人写景、摹情状物,寥寥几笔,就能跃然纸上。如《鲁西流民图》中的灾民群像,由年岁不同、情态各异的人物的素描组成的。萧乾在作品中很注重场景的描写以及细节的揭示。他的新闻作品通常都有着重大题材,但作者善于抓取典型事件,从细部着手进行描写,往往能做到“一叶知秋”。
=== 我这两辈子散文小说 ===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翻译作品 ===
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萧乾习惯将全书的段落进行重新划分,且著作的句法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在《大伟 人 江奈 生 ·魏尔德传》的翻译中,萧乾就针对著作中段落较长,难翻译的问题,参照英国伦敦洛克书店的彩色插图本的方式对原著的句法与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更改与重新划分,并将其中的人物对话通过小的段落来展现,这就让读者阅读起来更加舒适与简单。对于这一方面的改善,萧乾就在其《译者前言》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阐述。所以,萧乾 采 访用划归的翻译思想使得文学作品能够在流利顺畅的情况下,实现了达意的目的,达到了最佳的翻译效果。萧乾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并能够始终保持归化的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逸闻趣事 ==
=== 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日 ===
=== 人生百味民族 ===
== 文洁若编萧乾随想录:玉渊潭漫笔人物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