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排鼓

增加 36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鼓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民间舞蹈、器乐合奏、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民歌中,出现了很多以鼓为主要角色的乐种,以下作简要叙述。
历史以来,鼓经常作为民间舞蹈的伴奏乐器或道具,鼓作为舞蹈的主要角色,掌控节奏,以宏亮的鼓点,激发了舞蹈的情绪。在各种民族器乐乐种中,鼓是一件重要的乐器。例如吹打合奏中的打击乐合奏,是纯以打击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包括在陕西鼓乐与江南的十番锣鼓等大型套曲中的锣鼓段子,以及戏曲开场锣鼓与武打场面的伴奏,宗教科仪音乐的前奏、间奏、伴奏、尾声;还有如民间节庆活动与红白喜事活动的锣鼓班社等等,都有纯粹的打击乐演奏。在不同的鼓与其他打击乐器的音响组合下,以丰富而复杂的音色、节奏与力度的变化,表现了热烈激情或轻巧活泼的气氛。<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256526819243502&wfr=spider&for=pc 非遗排鼓 舞动校园 ]</ref> 
在说唱音乐中,其伴奏多含有鼓类击乐器,甚至如鼓词、大鼓、渔鼓等曲艺还以鼓来命名,可见鼓与说唱音乐关系之密切。在这些说唱伴奏中,鼓具有击节伴奏或衬托气氛用,
制鼓步骤,一共分为取皮、除毛、去脂、晒皮、制框、烘鼓、装胆、绷皮、调音、打钉、装环、上漆等步骤。在台湾制鼓所采用的皮是水牛皮或黄牛皮,以手工方式制鼓,牛皮的去脂和除毛是制鼓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关系著鼓皮的品质。鼓胆用铁丝绕成螺旋圆柱状,使敲击鼓面后,鼓声能起共鸣,延长振动的时间。小鼓的制作,和大鼓一致,只是鼓框只用一块木头制成,没有大鼓需多块木头籀绕成圈的手续。
1959年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根据浙江吹打乐中鼓的组合特点,在堂鼓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一种"套鼓",鼓框二端厚度不等,有效振动面积大小不一,发音高度相差一个小三度,把鼓框固定於"U"型鼓架上,可以随意升高或降低,亦可改变敲击角度。排鼓一套四个,各鼓大小不一,称一号鼓、二号鼓、三号鼓、四号鼓,或中堂鼓、次中堂鼓、小堂鼓和高音堂鼓,由低音到高音依次排列。1963年又增加了一个花盆鼓。以后再经改进,扩大了音域,每鼓均能在四至六度以内的调定音。台湾在实验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市立国乐团及台湾大学、师范大学及各艺术院校,都有此种五个一套的双面排鼓。<ref>[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4717005 曹屯排鼓丨擂响中原,名扬四海! ]</ref>  另外由吉林省歌舞剧院于延河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研制成十三面鼓组成的排鼓,鼓身用玻璃钢制作,鼓和架为插口式结合,目前基隆市立国乐团有这种排鼓。由于每个鼓只有一面鼓皮,另一面为平面鼓身,实际打起来没有双面排鼓般具有较佳的共鸣较果。演奏时,排列方法有一字形、八字形、弧形、半圆形和"A"字形等,可供站击、坐击、侧击、斜击及拍击、轮击、交叉击等。演奏技巧除点击、滚击外,由於一人演奏五面鼓,在快速乐曲中,难度是比较大的,目前已有排鼓的独奏段落。=='''相关视频'''==听听他讲解,用一套排鼓如何演奏出《楚汉决战》的恢弘场面=='''相关资讯'''=={{Reflist}}{{Reflist}} 
另外由吉林省歌舞剧院于延河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研制成十三面鼓组成的排鼓,鼓身用玻璃钢制作,鼓和架为插口式结合,目前基隆市立国乐团有这种排鼓。由于每个鼓只有一面鼓皮,另一面为平面鼓身,实际打起来没有双面排鼓般具有较佳的共鸣较果。演奏时,排列方法有一字形、八字形、弧形、半圆形和"A"字形等,可供站击、坐击、侧击、斜击及拍击、轮击、交叉击等。演奏技巧除点击、滚击外,由於一人演奏五面鼓,在快速乐曲中,难度是比较大的,目前已有排鼓的独奏段落。
=='''相关视频'''==
听听他讲解,用一套排鼓如何演奏出《楚汉决战》的恢弘场面
{{#iDisplay:c3157czlvvm |480|360|qq}}
3,4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