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87
次編輯
變更
王威琪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威琪 | 圖像 = [[File:Dsc 0070.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365heart.com/meeting/xinjian/xzcsjsgd2010/%e7%8e%8b%e5%a8%81%e7%90%aa/dsc_0070.jpg 原图链接] [http://st.so.com/stu?a=list&imgkey=t01779539fcea664522.jpg&keyword=%E7%8E%8B%E5%A8%81%E7%90%AA&tp=shopping&srcsp=st_show 来自360图片]]]|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39年5月30日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 職業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知名原因 = 复旦大学|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王威琪 (WangWeiQi)''' ,1939年生于上海,祖籍 [[ 江苏 ]][[ 海门 ]] 。现任 [[ 复旦大学 ]] 首席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工程技术分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信息分委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家 [[ 医疗器械 ]] 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超声分会副主委、 [[ 中国仪器仪表 ]] 学会常务理事兼医疗器械分会副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 [[ 上海 ]] 发明协会副会长、仪器仪表学报副主编及其他十余种学术刊物编委、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会委员。 == 简介 =='''王威琪''' (1939.5.30 -)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海门市。1961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工程技术学部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信息分委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兼医学超声分会名誉主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医疗器械杂志]]》编委会主任、仪器仪表学报副主编及其他十余种学术刊物编委。他曾荣获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WFUMB)的Pioneer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其他省部级奖10多项。他发表论文290余篇,曾担任东京工业大学等日本4所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学报(UMB)荣誉编委。主要成果:发明了两种超声定量测量血流速度的方法;综合心电、超声,研制无损伤诊断的方法和系统;把理工方法转移到医学诊断中(例如将分形、数学形态学、数量化理论、极点轨迹等首先引入围产[[医学]],找出新的敏感参数,形成独特的方法);在基础研究上也取得不少成果(例如指出传统医学超声多普勒公式的不足,建立了声源、血浆、血细胞三者相对运动时的新公式;导出医学超声多普勒系统中噪声的主要来源,分析假频移来源和信号保真的解调方法;对血流窄带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模型特征的全面分析)。<ref>[http://www.fudan.edu.cn/entries/view/443/ 王威琪 ], 2013-11-12]</ref>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威琪''',1939年5月30日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海门市。 1961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 == 成就及荣誉 ==他在医学超声和医学电子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多项首创或优秀的成果,曾荣获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WFUMB)的Pioneer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教育部二、三等奖省部级奖10多项。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应邀担任东京工业大学等日本4所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学报(UMB)荣誉编委。主要成果:基于超声、心电、计算机的无创伤评估肺循环阻力系统,在无创伤检测血流速度上有两项发明创造,将现代理论(分形、数学形态提取、数量化理论、极点轨迹)首先引入围产医学,找到新参数对医用多普勒原理提出新解释,研制成国内首套超声血流速度校刻系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著作(合编)7本,发明专利2项,在国外作邀请报告30余次。 == 科研成果 ==他在医学超声学和医学电子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多项首创或优秀的成果,曾荣获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盟的Pioneer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上海市优秀职务发明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其他委部省市级奖10多项。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著作(合编)7本,发明专利2项,在国外作邀请报告30余次。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起担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常委。上海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