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煤酚皂溶液

增加 1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來蘇水.jpg|230px|thumb|有框|右|'''煤酚皂溶液'''又稱來蘇爾(Lysol)。[https://wkmi.com/feds-list-approved-cleaning-products-to-fight-coronavirus-germs/ 原圖鏈接]]]
'''煤酚皂溶液'''又稱 [[ 來蘇爾 ]] (Lysol),其主要成分是甲酚的三種同分異構體即鄰 [[ 甲酚 ]] 、間甲酚和對甲酚與肥皂所組成。煤酚皂溶液棕黃色或紅色的粘稠性液體,帶有很濃的酚臭味,含甲酚的體積分數為48%~52%。可溶于水或乙醇,稀釋液淺棕色透明液,呈鹼性反應,性能穩定。
==發現==
1834年,弗里德利布·費迪南德·龍格在 [[ ]][[ 焦油 ]] 發現了 [[ 石炭酸 ]] ,即 [[ 苯酚 ]] 。1865年8月,約瑟夫·李斯特博士將一塊粘過苯酚溶液的棉布裹在了一 位十一 位11 歲男孩的傷口上。這位病人的腿受車輪碾壓造成複合 [[ 骨折 ]] ,在格拉斯哥皇家醫院收治。四天後換藥時,李斯特發現傷口未受感染;六周後,李斯特驚喜地發現男孩的骨折已經合上,且無化膿的危險。1894年,威廉·利弗在市場上推出了第一款大量生產的煤酚皂,Lifebuoy。
==煤酚皂==
'''煤酚皂'''是一種含有苯酚或甲酚的,稍有消毒作用的 [[ 肥皂 ]] (藥皂)。這兩種酚類物質一般從煤炭或石油中提取。煤酚皂是常用的一種消毒劑,煤酚皂的主要成分為甲基苯酚(化學式C7H8O)。煤酚皂還可以稍微提供一些除去體臭的作用。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等救災機構至今仍會給災民提供煤酚皂。
煤酚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其深粉色到紅色的顏色,由其中的苯酚造成。苯酚可見於各種 [[ 工業 ]] 和日用化工品,對皮膚有時有刺激性。經常使用煤酚皂的人群可能會發現皮膚因此紅腫。是為煤酚皂現已在醫院內被更加溫和的皮膚消毒清潔劑替代的原因之一。通過殺滅細菌,煤酚皂還可以稍微提供一些除去體臭的作用。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等救災機構至今仍會給災民提供煤酚皂。
===藥皂===
煤酚皂對於1920到1970年代的歐美人士來說,記憶深刻。直到1980年代末, [[ 大不列顛島 ]] 的不少國立學校還使用煤酚皂。直到1960年代 [[ 英國 ]] 學校禁止體罰前,說髒話的學生會被要求用用藥皂洗 [[ 嘴巴 ]] 。煤酚皂仍然廣泛用於加勒比地區。在牙買加和巴拿馬的大部分藥店和超市里都能找到煤酚皂。甲酚皂溶液-是 [[ 中國 ]] 藥典規定的通用名藥物,其對應的固態煤酚「藥皂」在SARS爆發期間廣泛使用。
==苯酚==
* 理化性質:化學式是C<small><small>6</small></small>H<small><small>6</small></small>O,分子量是94.11。苯酚是最簡單的酚類有機物,一種弱酸。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晶體。常溫下微溶于水,易溶於有機溶液;當溫度高於65℃時,能跟 [[ ]] 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 [[ 皮膚 ]] 上用 [[ 酒精 ]] 洗滌。暴露在 [[ 空氣 ]] 中呈粉紅色。低熔點(40.3℃)無色晶體 ,在空氣中放置及光照下變粉紅 ,有特殊氣味,沸點181.84℃。對人有毒,有腐蝕性,要注意防止觸及皮膚。* 生物作用:苯酚屬於中效消毒劑,可有效殺滅細菌繁殖體、 [[ 真菌 ]] [[ 結核桿菌 ]] 和滅活大部分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孢,對 [[B 型肝炎 ]] 病毒的滅活效果亦不肯定。使用方法:臨床一般使用25g/L苯酚水溶液浸泡或擦拭物體表面,亦可以使用其擦拭地面,但會留下酚臭味。浸泡物品至少需要60min。苯酚與 [[ 乙醇 ]] 混合使用可明顯提高殺菌效果<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46841002 傳統消毒劑--苯酚/煤酚皂]知呼</ref>。
* 注意事項:
(1)苯酚具有一定的毒性和不良氣味,使用時應注意。<br>
(2)不可直接用於粘膜消毒,因其對粘膜有明顯刺激性。<br>
(3)對 [[ 橡膠 ]] 製品有損壞,易使其變脆變硬。<br>
==煤酚皂溶液==
===傳統消毒劑--苯酚/煤酚皂===
* 外觀: 無色或灰棕黃色液體,久貯或露置日光下顏色變暗,有酚臭。可溶于水(1:50);能與乙醇、 [[ 氯仿 ]] [[ 乙醚 ]] [[ 甘油 ]] 混溶;極易溶於 [[ 脂肪 ]] 油和揮發油;可溶於鹼性溶液,2%的水溶液呈中性。
* 理化性質:煤酚皂溶液又稱來蘇爾(Lysol)。其主要成分是甲酚的三種同分異構體即鄰甲酚、間甲酚和對甲酚與肥皂所組成。煤酚皂溶液棕黃色或紅色的粘稠性液體,帶有很濃的酚臭味,含甲酚的體積分數為48%~52%。可溶于水或乙醇,稀釋液淺棕色透明液,呈鹼性反應,性能穩定。
* 藥理作用:甲酚抗菌作用較苯酚強3~10倍,而毒性幾乎相等,故治療指數更高。能殺滅包括分支桿菌在內的細菌繁殖體。2%溶液經10~15min能殺死大部分致病性細菌,2.5%溶液30min能殺滅結核桿菌。由於在水中溶解度低,常配成甲酚皂溶液(Lysol)。甲酚皂溶液易與水混合,使用方便<ref>[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015265.html 煤酚皂溶液Cresol]專區/生物谷</ref>。
煤酚皂溶液的殺菌能力比苯酚強2~5倍,它的常用濃度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能殺滅 [[ 綠膿桿菌 ]] 等細菌繁殖體,對 [[ 結核桿菌 ]] 和真菌有一定殺滅能力,並能殺死親脂性病毒,但不能殺滅親水性病毒,也難殺滅細胞芽孢,如 [[ 炭疽 病|炭疽]] 桿菌及破傷風桿菌。其2%溶液經10~15分鐘能殺死大部分致病性 [[ 細菌 ]] ,2.5%溶液經30分鐘能殺滅結核桿菌。
* 使用方法:使用1%~5%的煤酚皂溶液,可採用浸泡、噴灑和擦拭等方法,消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如傢俱、牆面、地面、器皿和衣服等,一般持續30~60分鐘。若消毒被結核桿菌污染的物品應使用5%的水溶液,持續l~2小時。對皮膚消毒可用l%~2%的水溶液。
* 適應症:1%~2%水溶液用於 [[ ]] 和皮膚消毒;3%~5%溶液用於器械、用具消毒;5%~10%溶液用於排泄物消毒。
* 注意事項:煤酚皂溶液殺菌性能穩定,可長期保存,曾廣泛用於防疫消毒,但它在消毒時對水源有污染,且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蝕作用,並有特殊氣味。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