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卡文迪许

增加 21,033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卡文迪许.jpg|缩略图|center |[http://cimg2.163.com/cnews/2007/6/25/2007062500145817622.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163.com/07/0624/17/3HP5ML4200012AMI.html 来自网易新闻]]]
| 出生日期 = {{Death birth date |1731|10|10|}}
| 出生地点 = 法国尼斯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810|03|10|1731|10|10}} <p style=text-indent:2em;>内容</p >
| 国籍 = [[ 英国 ]]
|主要成就 = 研究空气组成 <br> 测出万有引力常数 <br> 确定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 <br>
}}
[[ ]]
== 卡文迪许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 亨利· 卡文迪许</big>''', (Henry Cavendish,1731.10.10~1810.3.10)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公元1731年10月10 本漫画《 生于法国尼斯。1742-1748年他在伦敦附近的 贼王》及其衍 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期间在剑桥彼得豪斯学院求学。在伦敦定居后,卡文迪许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他的实验研究持续达50年之久。1760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许在 [[ 伦敦 ]]逝世,终身未婚。== 主要成就 =='''<big>化学领域</big>'''<p style=text-indent:2em;>1784年左右,卡文迪许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普通空气中氮气占五分之四,氧气占五分之一。他确定了水的成分,肯定了它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还发现了硝酸。'''<big>物理领域</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 前在物理学方面发表的论文为数极少,一直到麦克斯韦审阅整理并出版了他的手稿后,人们才知道他在电学方面作出了很多重要发现。他发现一对电荷间的 用力跟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后来库仑导出的库仑定律内容的一部分;他提出每个带电体的周围有"电气",与电场理论很接近;卡文迪许演示了电容器的电容与插入平板 中的 物质有关;电势的概念也是卡文迪许首先提出的,这对静电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提出了导体上的电势与通过电流成正比的关系。<p style=text-indent:2em;>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是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big>推算地球密度</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测量地球的密度是从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数着手,再推算出地球密度。他的指导思想极其简单,用两个大铅球使它们接近两个小球。从悬挂小球的金属丝的扭转 度,测出这些球之间的相互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出常数G 俊美海贼团船长 根据卡文迪许的多次实验,测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水密度的5.481倍(21世纪数值为5.517,误差为0.65253%左右),并确定了万有引力常数(他测得的引力常数G是(6.754±0.041)×10N·m&sup2;/kg&sup2; 草帽大船团七位 这个值同现 值(6.6732±0.0031×10N·m&sup2;/kg&sup2;,相差无几,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big>后人关于卡文迪许测量G的历史争议</big>'''<p style=text-indent:2em;>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关于卡文迪许从万有引力常数推算地球密度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卡文迪许是利用小球的与地球的比例关系来测量出的地球质量,从而得出地球平均密度,并没有用到G的值,也没有在任何地方间接或直接出现过万有引力常数G。这也是普遍存在于我国物理教学中的谬误,事实上,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卡文迪许可以说并没有得到过G。在卡文迪许活着的时候,对牛顿重力方程的 述中仍没有G的存在,那时的天文学家更关心各个星体的密度,只要知道了地球的密度那么其他星体的密度也都好算了,所以卡文迪许他老人家作为物理学的潮人,自然义无反顾地要引领时尚。他的论文题目正叫做"测量地球密度的实验"(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density of the earth)。<p style=text-indent:2em;>G的第一次出现在论文中是在1873,在卡文迪许发表论文的75年后,被Cornu,A. and Baille,J. B的论文《Mutual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stant of attraction and the mean density of the earth》提到。而G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要到1894年,一个叫伟农.波义思(C.Vernon Boys)的人在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提出了重力场数G的表述后才为人熟知。在卡文迪许 后,后人也依据他的实验结果整理出了G=3*g/4piRp,其中g是地球重力加速度,R是地球半径。无疑的,卡文迪许的实验是离G只有那么 点点距离了 可以直接从他的结果中整理出G来,因为这个而让他与G的决定无缘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物理学家感情上更认同卡文迪许,万一以后他们哪个人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差一点点不被算作是第一原创者那肯定死不瞑目啊。于是他们为卡文迪许辩护 海贼贵公 ,在卡文迪许所在的年代,科学家们对重力与质量仍使用一样的单位,而且从天文学来说,式 中出现的几何常数可以被视作是已被定义的高斯重力常数,地球半径也是知道的 隆美尔 所以可以一般性地可以说在天文单位上,G便是地球密度 镰鼬 倒数,卡文迪许测到了地球密度 白马 自然也算得到G了。== 学术贡献 ==<p style=text-indent:2em;> 卡文迪许 。3 公开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他没有写过一本书,在长长的50 前(顶 中,发表的论文也只有18篇。除了一篇在1771年发表的论文是理论性的以外,其余的论文内容都是实验性和观察性的,大部分是关于水槽化学方面的,先后发表在1766年到1788年的英国皇家学会的期刊 战争1 <p style=text-indent:2em;>又有一部分是关于液态物质凝固点的研究,发表于1783年到1788年。还有一部分是有关地球平均密度的研究,发表于1798 前)进入新 。在他逝世以后,人们发现他有大量文稿,一直藏着未经公开发表。这部分未发表的论文相当多,电学部分由19 纪的大物理学家马克斯维尔门教授整理后在1879年出版,化学和力学部分是由爱德华.普索于1921年主编出版的。<p style=text-indent:2em;>1784年左右他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还发现了硝酸。<p style=text-indent:2em;>亨利·卡文迪许<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在热学理论、计温学、气象学、大地磁学等方面都有研究。1798年他完成最后的实验时,已年近七十。在物理学上他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以两亿八千 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平均密度。卡文迪许验证 有引力定律 赏金 实验采用自己设计 的" 华丽超新星扭秤" 为工具,后人称为著 登场 的"卡文迪许实验"。<p style=text-indent:2em;>曾经有人说:"没有一个活到80岁的人,一生讲的话像卡文迪许那样少的了。"在一本《化学史》书上,曾举出卡文迪许最怕交际的一件事例。有一天一位英国科学家携同一位奥地利科学家到班克斯爵士的家里做客,正巧卡文迪许也在座。班克斯便介绍他们相识。在互相介绍时,班克斯曾对这位远客盛赞卡文迪许,而这位初见面的客人更是对卡文迪许说出非常敬仰他的话,并说这次来伦敦的最大收获 就是专程拜访这位名震一 轰动 的大科学家。<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听到这话,起初大为忸怩,最后完全手足无措,便从人丛中冲出了室外,坐上他的马车赶回家去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卡文迪许为人性格孤僻。卡文迪许离开剑桥大学后,就跟父亲旁听英国皇家学会的会议,每个星期四中午,参加学会的聚餐。到了1760年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一直到21 纪,在英国,凡是有FSR(皇家学会会员)头衔的人,还是受到人们的尊敬。<p style=text-indent:2em;>接下来他在1783年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做了很多试验,发表的论文的题目是"空气试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发现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最后的一项研究,是关于地球平均密度的问题。他提出的数字是5.448克/厘米,公认的是5.48克/厘米。这说明当时试验已经相当准确 德雷斯罗萨事件 他还有一项工作,是过了100年以 赏金升上三亿三千万贝利 ,才得到承认的,那就是关于稀有元素的存在问题 。== 形象 化学研究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卡文迪许漫长的一生中,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他是分离氢的第一人,把氢和氧化合成水的第一人。'''<big> 身份背景二氧化碳的发现</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指出收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必须用汞代替水;用物理方法测出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1.57倍。从实验上证明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能溶解于同体积的水中,且与动物呼出的、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相同。他还发现在普通空气中,若固定空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占到总体积的1/9,燃烧的蜡烛在其中就会媳灭。 隆美尔王国 他测出了酸从石灰石、大理石、珍珠灰等物质中排出固定空气的重量,计算出这些物质中固定空气的含量。这些实验研究使人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多的了解。<p style=text-indent:2em;>卡卡文迪许1767年发表的论文介绍了他关于水和固定空气的实验。将一个深水井的井水进行煮沸,发现有固定空气逸 同时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白色沉淀和固定空气原先都是溶于水的,它们可能是溶 顶上战争 水中的石灰质土。为了证明这一看法,他在清澈的石灰水中通入固定空气,开始时产生乳白色沉淀,继续通入固定空气后,沉淀复又溶解,溶液再次澄清透亮。这时他将这溶液煮沸,立刻就象井水那样释放出固定空气(二氧化碳)并产生白色沉淀。 卡文迪许的这一实验和他的解释使人们认清了 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石灰岩遍布的地区,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或泉水流经石灰岩地层、慢慢地溶解部分石灰石形成重碳酸盐溶液。这些溶液在石岩中缓慢下滴时,可能因温度变化或水汽蒸发,二氧化碳乘机逸去,碳酸钙结晶析出,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石钟、石乳、石笋等奇特的景象。喀斯特地形构造有了科学的解释。<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在1766 前杀入新世界 发表了他 第一篇论文《论人工空气》" 华丽超新星人工空气" 一词为波义耳首创,用来指存在在某种物质中,通过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出来的气体,如普利斯特里通过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文章中卡文迪许在严格保持温度和压强条件的前提下 对当时已知的各种气体的物理性质,特别 俊美海贼团 密度进行了严谨而细致 船长 研究 顶上战争 这篇文章使他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big>氢气的发现</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于1781年采用铁与稀硫酸反应而首先制得"可燃空气"(即氢气)他使用了排水集气法并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多步干燥和纯化处理。随 他测定了它的密度,研究了它的性质。他使用燃素说来解释,认为在酸和铁的反应中,酸中的燃素 释放出来,形成了纯的燃素-"可燃空气"。之后当 得知普利斯特里发现在空气中存在"脱燃素气体"(即氧气),就将空气和氢气混合,用电火花引发反应,得出这样的结果"在不断的实验之后,我发现可燃空气可以消耗掉大约1/5的空气,在反应容器上有水滴出现。"随后卡文迪许继续研究氢气和氧气反应时的体积比,得出了2.02:1的结论。对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这 点的发现权,当时曾引起了争论。因为普里斯特利,瓦特,卡文迪许都作过类似的实验。1785 瓦特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争论以当事人 和解而告终'''<big>惰性气体的观察</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敏锐地注意到,在生成的水中有少量的硝酸存在。他认为这是反应用的氧气中含有 人们物质( 主要是氮气)的原因。1785年卡文迪什在氧气和空气混合物中引入电火花,使得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生成的氮氧化物,发现空气中残留下 超新星小部分,大约1/120,无法与氧气反应生成化合物被氢氧化钠吸收。经过几百次的实验和分析,他得出在今天看来都很精确的结论,空气中有20.833%的体积是脱燃素空气(测量值是氧气占20.95%) 抢去风头 和79.167%的燃素空气,在燃素空气中有空气总体积的1/120的不易和其他气体反应的浊气。一直到1894年瑞利和拉姆赛发现稀有气体氩,才证实了卡文迪什的推测。在拉瓦锡提出氧化说,卡文迪许赞成氧化说的简洁 因此痛恨 认为 有利化学的发展,但也不愿轻易放弃自己一直采用的燃素说,随后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物理学领域。== 物理研究 =='''<big>电学研究</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在室外用望远镜观测扭秤卡文迪许在电学上进行了大量重要而不为人知的研究。他在1777年向皇家学会提交论文,认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可能呈现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后来被库仑通过实验证明,成为库仑定律。他和法拉第共同主张电容器的电容会随着极板间的介质不同而变化,提出了介电常数的概念,并推导出平板电容器的公式。他第一个将电势概念大量应用对电学现象的解释中。并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电势与电流成正比的关系, 一关系1827年被欧姆重 发现,即欧姆定律。卡文迪许对电学的研究基本都没有发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最后五年致力于对卡文迪什个 实验记录的整理,于1879年出版了麦克斯韦注释的《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 ,卡文迪许在电学上成果才使世人知晓'''<big>称量地球</big>'''<p style=text-indent:2em;>1797年卡文迪许完成了对地球密度的精确测量 于德雷 他使用的装置是约翰·米切尔设计,但米切尔本人不久去世,将装置遗留给了沃拉 罗萨事件 顿, 被转送给卡文迪许。装置是由两个重达350磅的铅球和扭秤系统组 。为了消除气流干扰,卡文迪许将装置安装在一个不透风的房间,自己则在室外用望远镜观测扭矩的变化。之后他向皇家学会提交报告,给出了目前看来仍然比较精确的地球密度值。这一测量被称 开创了" 草帽大船团弱力测量的新时代" 。很多文章称卡文迪许求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实际上卡文迪许当时只关心地球 七位船长之一 密度,并没有涉及其他。而采用卡文迪许的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的质量 == 趣闻轶事 =='''<big> 相貌衣着科学怪人</big>''' <p style=text-indent:2em;>据说卡文迪许很有素养,但是没有英国的那种绅士派 戴缀 。他不修边幅,几乎没 绒毛缀饰 一件衣服是不掉扣子 牛仔帽 ;他不好交际,不善言谈,终生未婚 覆盖浏海 奇特的隐居生活。卡文迪许为了搞科学研究,把客厅改作实验室,在卧室 床边放着许多观察仪器,以便随时观察天象。他从祖上接受了大笔遗产,成为百万富翁。不 肩金色卷 他一点也不吝啬。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因病生活 生困难,向他借钱 相貌 他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一万 镑的支票,还问够不够用。卡文迪许酷爱图书,他把自己收藏的大量图书,分门别类地编上号,管理得井井有序,无论是借阅,甚至是自己阅读,也都毫无例外地履行登记手续。卡文迪许可算是一位活到老、干到老的学者,直到79岁高龄、逝世前夜还在做实验。卡文迪许一生获得过不少外号,有"[[科学怪人 ]]","科学巨擘","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等。'''<big>视名利如浮云</big>'''<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一次卡文迪许出席宴会 举止优雅 一位奥地利来的科学家当面奉承卡文迪许几句 贵族装扮 他听了起初大为忸怩 继而 足无措,终于坐不住站了起来,冲出室外径自坐上马车回家了。卡文迪许沉默寡言,对慕名来访的客人常 一言不发陪坐在旁,脑中想 玫瑰花 科学问题,使一些帮闲文人尴尬扫兴。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但只发表过两篇并不重要的论文。(其实是因为他这个人孤僻腼腆到"病态"的程度,连他和管家之间都需要以书信方式交流;连当时参加每周由班克斯举办的聚会时,都要求参与的人当他不存在,询问他建议时需要当做周围没人那样说话,这样也许你才能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或者是怒气的尖叫。)'''<big>他的实验室</big>'''<p style=text-indent:2em;>人们为纪念这位大科学家,特意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后来,他的后代亲属德文郡八世公爵S.C.卡文迪许将自己的一笔财产捐赠剑桥大学于1871年建成实验室,它最初是以 H.卡文迪什命名的物理系教学实验室,后来实验室扩大为包括整个物理系在内的科研与教育中心,并以整个卡文迪许家族命名。该中心注重独立的、系统的、集团性 开拓性实验和理论探索,其中关键 设备都提倡自制。这个实验室曾经对物理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百年来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出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已达26人。麦克斯韦、瑞利、J.J.汤姆逊、卢瑟福等先后主持过该实验室 '''<big>视名利如浮云</big>''' <p style=text-indent:2em;>1810年卡文迪许逝世后,他的侄子齐治把卡文迪许遗留下的20捆实验笔记完好地放进了书橱里,谁也没有去动它。谁知手稿在书橱里一放竟是70年,一直到了1871年,另一位电学大师麦克斯韦应聘担任剑桥大学教授并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时,这些充满了智慧和心血的笔记获得了重返人间的机会。麦克斯韦仔细阅读了前辈在100年前的手搞,不由大惊失色,连声叹服说:"卡文迪许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几乎预料到电学上的所有伟大事实。这些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的著作闻名于世。"此后麦克斯韦决定搁下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呕心沥血地整理这些手稿, 使 卡文迪许的光辉思想流传了下来。真是一本名著,两代风流。不啻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big>专注又腼腆</big>'''<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也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著名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每周在家举行一次科学界名流的聚会,卡文迪许也会参加。班克斯特别告诫其他人,不要靠近那个呆在角落里的人。如果他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人们要装着不在意地晃悠到他身边,还要装着没有听见他说话。如果讨论的问题与科学无关,人们就会听到身后一声惊呼突然响起,转身就会看到卡文迪许正奔向另一个更安静一些的角落。<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是那个年代最有才华而又极其古怪的英国科学家。几位作家为他写过传记。 武器 其中一位的话来说,他特别腼腆,"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他跟任何人接触都会感到局促不安,连他的管家都要以书信的方式跟他交流。<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一回,他打开房门,只见前门台阶上立着一位刚从维也纳来的奥地利仰慕者。那奥地利人非常激动,对他赞不绝口。一时之间,卡文迪许听着那个赞扬,仿佛挨了一记闷棍;接着,他再也无法忍受,顺着小路飞奔而去,出了大门,连前门也顾不得关上。几个小时以后,他才被劝说回家。<p style=text-indent:2em;>有时候,他也大胆涉足社交界--尤其热心于每周一次的有伟大的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举办的科学界聚会--但班克斯总是对别的客人讲清楚,大家绝不能靠近卡文迪许,甚至不能看他一眼。那些想要听取他的意见的人被建议晃悠到他的附近,仿佛不 西洋剑 有意的 杜兰德尔 然后"只当那里没有人那样说话" 坐骑 如果他们的话算得上是谈论科学,他们也许会得到一个含糊的答案,但更经常的情形是听到一声怒气冲冲的尖叫(他好像一直 匹随 尖声尖气的),转过 佩带扩音器 来发现真的没有人,之间卡文迪许飞也似的逃向一个比较安静的角落。== 富二代 ==<p style=text-indent:2em;>不修边幅,不好交际,不善言谈 利如浮云,终生未婚,一位活到老、干到老的学者。人们第一印象会想到流浪者,或者是落魄的书生,谁也不会想到这竟是一位“富二代”。<p style=text-indent:2em;>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731年10月10日生于撒丁王国尼斯。1810年3月10日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也拥有富二代的通病,花钱大手大脚。他年轻的时候继承祖上的遗产,轻松成 " 百万富翁。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因病生活发生困难,向他借钱,他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一万英镑的支票,还问够不够用。<p style=text-indent:2em;>卡文迪许与一般的富二代又有不同,他有着50年之久的科学研究经历,一生在科学领域贡献众多,包含:发现空气组成成分,水的成分,发现了硝酸,测出引力常量,推算地球密度等。最重要的是他在物理电学方面的贡献,他也是第一个用科学的方 鲁鲁" 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p style=text-indent:2em;>1758年,古罗马的书中记载了2000多年前风行一时 用大 鬃白马 鱼治病的方法,卡文迪许设法弄到这种大黑鱼,把它埋在潮湿的沙滩里。然后,他在这条鱼上面接上一个莱顿瓶。果然,莱顿瓶冒出了火花!就这样,卡文迪许第一个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直到1791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在解剖试验中,发现青蛙体内也蕴藏有电能,正式提出了“生物电”的概念
1,0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