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9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元史85.jpg|缩略图|[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85%83%E5%8F%B2&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pagenum=100&ajaxdata=1…”
[File:元史85.jpg|缩略图|[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85%83%E5%8F%B2&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pagenum=100&ajaxdata=1 元史]]]
[[File:元史244.jpg|缩略图|[https://tieba.baidu.com/p/1139022495?red_tag=0497938559 元史]]]
'''元史·伯颜不花的斤传'''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File:元史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3%E5%8F%B2/2859504 元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be6dde0102vamt.html 新浪博客]</ref>
==原文==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倜傥好学,晓音律。初用父荫,知信州路,又移建德路。至正十六年,授衢州路达鲁花赤。明年,行枢密院判官阿鲁灰引兵经衢州,军无纪律,所过辄大剽掠。伯颜不花的斤曰:“阿鲁灰以官军而为民患,此国贼也,可纵之乎!”乃帅兵逐之出境,郡赖以宁。顷之,擢江东道廉访副使,官阶中大夫。
十八年二月,江西陈友谅遣贼党王奉国等,号二十万,寇信州。明年正月,伯颜不花的斤自衢引兵援焉。及至,遇奉国城东,伯颜不花的斤登城四顾,力战,破走之。后数日,贼复来攻城,伯颜不花的斤大飨士卒,部伍既整,因奋击入贼营,斩首数千级,贼乱几擒奉国适贼将突至我军入其营者咸没其势将殆忽都不花复勒兵力战大破之。
二月,友谅弟友德营于城东,绕城植木栅,攻我益急。又遣万户周伯嘉来说降,高义潜与之通,绐忽都不花等,信之。明日,奉国令高义以计来诱伯颜不花的斤,时伯颜不花的斤坐城上,见高义单骑来,伯颜不花的斤谓曰:“汝诱十帅,无一人还,今复来诱我耶?我头可断,足不可移!”乃数其罪,斩之。
夏六月,奉国亲来攻城,昼夜不息者逾旬。贼皆穴地百余所,或鱼贯梯城而上。伯颜不花的斤登城,麾兵拒之。已而士卒力疲,不能战,万户顾马儿以城叛,城遂陷。伯颜不花的斤力战不胜,遂自刎。
先是,伯颜不花的斤之援信州也,尝南望泣下,曰:“吾知上报天子,下拯生民,余皆无可恤。所念者,太夫人耳。”即日入拜其母鲜于氏曰:“儿今不得事母矣。”母曰:“尔为忠臣,吾即死,复何憾!”伯颜不花的斤因命子也先不花,奉其母间道入福建,以江东廉访司印送行御史台,遂力守孤城而死。朝廷赐谥曰桓敏。
(选自《元史•列传 卷八十二》,有删改)
==译文==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洒脱不羁,喜好学习,通晓诗文音韵。开始因父亲荫庇管理信州路政务,后调任建德路。至正十六年(1367),被朝廷授予衢州路达鲁花赤一职。次年,担任枢密院判官的阿鲁灰率军经过衢州,军队无纪律,所到之处,就大肆抢掠。伯颜不花的斤说:“阿鲁灰的官军成为百姓的祸患,他是国家的贼子,哪能放任他呢?”于是率兵驱之出境,地方因此得以安宁。不久,被朝迁提升为江东道廉访副使、官阶中大夫。
至正十八年二月,江西陈友谅派遣贼党王奉国等率军攻打信州,号称军队有二十万士兵。次年正月,伯颜不花的斤率领衢州军队前往救援,到了之后与王奉国部在城东相遇。伯颜不花的斤登上城楼四望敌军,并与敌人奋力作战,打败了敌军并使他们奔逃。几日后,敌寇又来攻城,伯颜不花的斤犒劳士兵(积极备战),部队整齐,士卒们奋勇地攻入敌营,斩杀敌寇几千人,敌寇混乱,士卒们几乎擒住了王奉国。恰逢敌将突然发起进攻,攻入敌军兵营的我军士兵都被杀。眼看形势危急,忽都不花又率领士兵奋力作战,大败敌军。
二月,陈友谅的弟弟陈友德在城东扎营,围绕城池植入木栅,攻打元军更加急迫。同时,(陈友德)又派遣万户周伯嘉来劝降。高义暗中与周伯嘉通好,并欺骗忽都不花等人,(忽都不花)相信了高义的话。第二天,王奉国又令高义用诡计诱骗伯颜不花的斤。伯颜不花的斤坐在城楼上,看见高义一人骑着马过来,就说:“你诱骗我十位大帅,无一人生还。现在又来诱骗我吗?我头可断,脚不能移!”于是列举他的罪状,斩杀了高义。
夏六月,奉国又亲自来攻城,昼夜围攻,数十天不停息。敌寇有的挖地数百处潜攻,有的以云梯爬城,鱼贯而上,伯颜不花的斤登上城楼,指挥军队抵抗敌军。不久伯颜不花的斤的士卒们战得精疲力竭,不能再战。再加上万户顾马儿率城叛变,城池于是就沦陷了。伯颜不花的斤奋力作战失败后,自刎而死。
之前,伯颜不花的斤决心援助信州时,曾面向南哭泣,并说:“我知道,对上应当报效天子,对下应拯救生民。其他都不值得顾虑,唯有太夫人放心不下!”当天入拜他的母亲鲜于氏,并说:“孩儿从今往后不能侍奉母亲了!”他的母亲劝慰他说:“你是(为国而献身的)忠臣,我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伯颜不花的斤命儿子也先不花由小路送母到福建,又将江东廉访司印送到行御史台,(而后)便极力坚守孤城,战斗而死。朝廷赐他谥号叫桓敏。<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2641m5437j6285.html 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00133162b1d0.aspx 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5 宋及遼金元別集 ]]
[[File:元史244.jpg|缩略图|[https://tieba.baidu.com/p/1139022495?red_tag=0497938559 元史]]]
'''元史·伯颜不花的斤传'''出自《元史》,此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File:元史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3%E5%8F%B2/2859504 元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be6dde0102vamt.html 新浪博客]</ref>
==原文==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倜傥好学,晓音律。初用父荫,知信州路,又移建德路。至正十六年,授衢州路达鲁花赤。明年,行枢密院判官阿鲁灰引兵经衢州,军无纪律,所过辄大剽掠。伯颜不花的斤曰:“阿鲁灰以官军而为民患,此国贼也,可纵之乎!”乃帅兵逐之出境,郡赖以宁。顷之,擢江东道廉访副使,官阶中大夫。
十八年二月,江西陈友谅遣贼党王奉国等,号二十万,寇信州。明年正月,伯颜不花的斤自衢引兵援焉。及至,遇奉国城东,伯颜不花的斤登城四顾,力战,破走之。后数日,贼复来攻城,伯颜不花的斤大飨士卒,部伍既整,因奋击入贼营,斩首数千级,贼乱几擒奉国适贼将突至我军入其营者咸没其势将殆忽都不花复勒兵力战大破之。
二月,友谅弟友德营于城东,绕城植木栅,攻我益急。又遣万户周伯嘉来说降,高义潜与之通,绐忽都不花等,信之。明日,奉国令高义以计来诱伯颜不花的斤,时伯颜不花的斤坐城上,见高义单骑来,伯颜不花的斤谓曰:“汝诱十帅,无一人还,今复来诱我耶?我头可断,足不可移!”乃数其罪,斩之。
夏六月,奉国亲来攻城,昼夜不息者逾旬。贼皆穴地百余所,或鱼贯梯城而上。伯颜不花的斤登城,麾兵拒之。已而士卒力疲,不能战,万户顾马儿以城叛,城遂陷。伯颜不花的斤力战不胜,遂自刎。
先是,伯颜不花的斤之援信州也,尝南望泣下,曰:“吾知上报天子,下拯生民,余皆无可恤。所念者,太夫人耳。”即日入拜其母鲜于氏曰:“儿今不得事母矣。”母曰:“尔为忠臣,吾即死,复何憾!”伯颜不花的斤因命子也先不花,奉其母间道入福建,以江东廉访司印送行御史台,遂力守孤城而死。朝廷赐谥曰桓敏。
(选自《元史•列传 卷八十二》,有删改)
==译文==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洒脱不羁,喜好学习,通晓诗文音韵。开始因父亲荫庇管理信州路政务,后调任建德路。至正十六年(1367),被朝廷授予衢州路达鲁花赤一职。次年,担任枢密院判官的阿鲁灰率军经过衢州,军队无纪律,所到之处,就大肆抢掠。伯颜不花的斤说:“阿鲁灰的官军成为百姓的祸患,他是国家的贼子,哪能放任他呢?”于是率兵驱之出境,地方因此得以安宁。不久,被朝迁提升为江东道廉访副使、官阶中大夫。
至正十八年二月,江西陈友谅派遣贼党王奉国等率军攻打信州,号称军队有二十万士兵。次年正月,伯颜不花的斤率领衢州军队前往救援,到了之后与王奉国部在城东相遇。伯颜不花的斤登上城楼四望敌军,并与敌人奋力作战,打败了敌军并使他们奔逃。几日后,敌寇又来攻城,伯颜不花的斤犒劳士兵(积极备战),部队整齐,士卒们奋勇地攻入敌营,斩杀敌寇几千人,敌寇混乱,士卒们几乎擒住了王奉国。恰逢敌将突然发起进攻,攻入敌军兵营的我军士兵都被杀。眼看形势危急,忽都不花又率领士兵奋力作战,大败敌军。
二月,陈友谅的弟弟陈友德在城东扎营,围绕城池植入木栅,攻打元军更加急迫。同时,(陈友德)又派遣万户周伯嘉来劝降。高义暗中与周伯嘉通好,并欺骗忽都不花等人,(忽都不花)相信了高义的话。第二天,王奉国又令高义用诡计诱骗伯颜不花的斤。伯颜不花的斤坐在城楼上,看见高义一人骑着马过来,就说:“你诱骗我十位大帅,无一人生还。现在又来诱骗我吗?我头可断,脚不能移!”于是列举他的罪状,斩杀了高义。
夏六月,奉国又亲自来攻城,昼夜围攻,数十天不停息。敌寇有的挖地数百处潜攻,有的以云梯爬城,鱼贯而上,伯颜不花的斤登上城楼,指挥军队抵抗敌军。不久伯颜不花的斤的士卒们战得精疲力竭,不能再战。再加上万户顾马儿率城叛变,城池于是就沦陷了。伯颜不花的斤奋力作战失败后,自刎而死。
之前,伯颜不花的斤决心援助信州时,曾面向南哭泣,并说:“我知道,对上应当报效天子,对下应拯救生民。其他都不值得顾虑,唯有太夫人放心不下!”当天入拜他的母亲鲜于氏,并说:“孩儿从今往后不能侍奉母亲了!”他的母亲劝慰他说:“你是(为国而献身的)忠臣,我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伯颜不花的斤命儿子也先不花由小路送母到福建,又将江东廉访司印送到行御史台,(而后)便极力坚守孤城,战斗而死。朝廷赐他谥号叫桓敏。<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2641m5437j6285.html 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00133162b1d0.aspx 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5 宋及遼金元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