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98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b-ssl.duitang.com%2Fuploads%2Fitem%2F201207%…”
[[File: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b-ssl.duitang.com%2Fuploads%2Fitem%2F201207%2F19%2F20120719211846_ktimy.jpeg&refer=http%3A%2F%2Fb-ssl.duitan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4305626&t=89c677a50cb4f7f9deffb87e722adcb1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9%94%A6%E5%9F%8E%E4%B8%9D%E7%AE%A1%E6%97%A5%E7%BA%B7%E7%BA%B7%2C%E5%8D%8A%E5%85%A5%E6%B1%9F%E9%A3%8E%E5%8D%8A%E5%85%A5%E4%BA%91%E3%80%82 图片来源]]]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出自唐代[[杜甫]]的《[[赠花卿]]》<ref>[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2053dfc16cf9.aspx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古诗文网]</ref>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注释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赏析==
[[File: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2.jpg|缩略图|左|[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719272770,29503314&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9%94%A6%E5%9F%8E%E4%B8%9D%E7%AE%A1%E6%97%A5%E7%BA%B7%E7%BA%B7%2C%E5%8D%8A%E5%85%A5%E6%B1%9F%E9%A3%8E%E5%8D%8A%E5%85%A5%E4%BA%91%E3%80%82 图片来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5828bac7d91147238149b90ce36ec844&from=kg0&highlight=%E9%94%A6%E5%9F%8E%E4%B8%9D%E7%AE%A1%E6%97%A5%E7%BA%B7%E7%BA%B7%EF%BC%8C%E5%8D%8A%E5%85%A5%E6%B1%9F%E9%A3%8E%E5%8D%8A%E5%85%A5%E4%BA%91 赠花卿 百度汉语]</ref>
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追逐的情景。
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
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但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讽刺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失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ref>[https://www.shicihui.com/mingju/7745.html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诗词汇网]</ref>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出自唐代[[杜甫]]的《[[赠花卿]]》<ref>[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2053dfc16cf9.aspx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古诗文网]</ref>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注释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赏析==
[[File: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2.jpg|缩略图|左|[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719272770,29503314&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9%94%A6%E5%9F%8E%E4%B8%9D%E7%AE%A1%E6%97%A5%E7%BA%B7%E7%BA%B7%2C%E5%8D%8A%E5%85%A5%E6%B1%9F%E9%A3%8E%E5%8D%8A%E5%85%A5%E4%BA%91%E3%80%82 图片来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5828bac7d91147238149b90ce36ec844&from=kg0&highlight=%E9%94%A6%E5%9F%8E%E4%B8%9D%E7%AE%A1%E6%97%A5%E7%BA%B7%E7%BA%B7%EF%BC%8C%E5%8D%8A%E5%85%A5%E6%B1%9F%E9%A3%8E%E5%8D%8A%E5%85%A5%E4%BA%91 赠花卿 百度汉语]</ref>
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追逐的情景。
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
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但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讽刺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失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ref>[https://www.shicihui.com/mingju/7745.html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诗词汇网]</ref>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