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城隍

增加 1,948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道教}} '''城隍''',又稱'''城隍爺'''、'''城隍爺公'''、'''城隍老爺''',原意是「城牆」與「護城河」的意思,後來演變…”
{{道教}}
'''城隍''',又稱'''城隍爺'''、'''城隍爺公'''、'''城隍老爺''',原意是「[[城牆]]」與「[[護城河]]」的意思,後來演變為民間信仰中的城池的[[守護神]],亦為陰間司法體系的職司。

==信仰==
民間信仰中城隍爺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对民众有功勞者擔任的,多是公正無私的清官廉吏,也有任期制以及其眷屬之說。城隍也可能因任職地點不同,而加上等級之分,駐[[帝都]]的城隍爺封為「承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駐[[府]]的城隍封為「威靈公」,駐[[州]]的城隍封為「靈佑侯」,駐[[縣]]的城隍爺封「顯佑伯」,顯示各級城隍爺也有不同的身份與地位。

由於城隍爺是一種官職,並非某人的獨稱,每個信徒認知的城隍爺都可能是不同人,故一個地方的城隍爺不一定只有一人,如[[上海城隍廟]]就奉祀了三位城隍爺;有時好幾個地方奉祀同一人為城隍爺,如[[北京]]與[[杭州]]的民眾都奉祀[[文天祥]],有些則是眾說紛紜:如北京城隍,說文天祥者有之,說[[楊椒山]]者更是多數,此外[[廣州]]也奉祀楊椒山,也有人說廣州城隍是[[劉龑]]或[[海瑞]]。有些比縣級還小的行政單位,如鄉鎮、村莊的守護神也稱為城隍,如[[霞海城隍]]。城隍的法力無遠弗屆,也不限於原本的轄區,如[[臺灣人]]時常奉祀[[閩南]]原鄉的霞海城隍、[[安溪城隍]]等。

在陰間司法神的部分,城隍有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死者[[亡靈]]審判和移送的職務。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城隍的崇拜盛行於[[大中華地區]]、[[越南]]、[[朝鮮半島]],也見於其他地區的[[華人]]、[[越人]]、[[朝鮮族|朝鮮人]]的移民社群。其聖誕日會因地區或廟宇而有所不同。如[[霞海城隍]]是五月十三日聖誕。
1,1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