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
次編輯
變更
麻天祥
,'''麻天祥''',男,1948年生于[[河南]]。1966年毕业于[[焦作医学专科学校]], 1986年取得英语本科学历,1987年考取[[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师从侯外庐学派张岂之先生,专治学术思想史,1990年获博士学位。 1992年出版社出版博士论文《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此后相继出版《汤用彤评传》、《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佛学与人生》、《欧阳竟无》、《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另发表《挑战与回应的百年学术》《中西文化论争的文化哲学》、《理学与禅学》、《佛教与二十一世纪》、《近代经学的思想特征》、《儒家文化的变异与转向》等学术论文70余篇。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麻天祥
| 图像 =
[[File:80 171216140911 4.jpg|缩略图|麻天祥]][http://img.pusa123.com/www/uploads/allimg/171216/80_171216140911_4.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9%BA%BB%E5%A4%A9%E7%A5%A5&src=tab_www&correct=%E9%BA%BB%E5%A4%A9%E7%A5%A5&cmsid=e5eb26eda4dfe628fc60e456b0bced88&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4&id=0000b4756aee573491b9ac7437cc7678&currsn=0&jdx=4&fsn=60&adsimgsn=0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48年
| 出生地点 =河南
| 国籍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 知名于 = <br>
}}
== 人物履历 ==
麻天祥,男,幼入学,嗜读书。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医学专科学校,从医十余年。80年代初弃医从文,并获英语本科学历。1986年底考取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学派的张岂之先生,专治中国学术思想史。1990年1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西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以及宗教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并担任湖南师大历史研究所所长,1995年起任中国近代学术史博士生导师。1999年初,被授予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马工程《宗教史》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哲学史》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第二届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会长(第一届执行会长)、鬼谷子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儒道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五台山研究会、西域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圣贤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原工学院教授等职。
1995年应美国文化学会之邀,赴美作学术交流。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受国家教委派遣,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先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作学术访问与交流。其间,又应邀赴加拿大温哥华和阿尔贝特大学阐释中国文化,包括儒学、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等,部分讲稿集结为《境外谈佛》问世。2006年樱花盛开时节访问日本东京、京都、奈良等地。2007年5月底6月初访问韩国东国大学,参加中、日、韩三国佛学和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中国近代化与民族佛教之发显》。
1992年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博士论文《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此后相继出版专著《汤用彤评传》、《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佛学与人生》、《欧阳竟无》、《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如是我闻--麻天祥佛学与宗教哲学研究》、《中国宗教哲学史》、《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主编大型历史资料《民国学案》等30种47册,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红楼梦学刊》、《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以及《佛教学报》(韩国)等境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2007年,修订本大陆简体版《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9年《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无一等)。
== 学术成果 ==
一、专著: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54万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繁体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简体版。被评为《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优秀著作、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新闻出版总署),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佛学与人生》,27.1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汤用彤评传》,27.8万字,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8万字。
《欧阳竟无》,12万字,台湾商务出版社,1997年。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51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54.3万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佛门旧踪》,17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国近代学术史》,62.8万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33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修订版,34.7万字。
《陕西通史》(思想卷·宋元部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近代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境外谈佛》,21万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
《中国宗教哲学史》,31.2万字,人民出版社(北京) 2006年7月、8月。
《梁启超说佛》,25.6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29.4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三宝斋学术著作四种》"名家学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禅宗文化大学讲稿》(文理通识大课堂),19.6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如是我闻--麻天祥佛学与宗教哲学研究》,35万字,中华书局,2010年1月。
《指月--麻天祥随笔初集》,20万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实际时间2010年2月)。
《揽月--麻天祥随笔二集》,19.4万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实际时间2010年2月)。
二、主编
《民国学案》,六卷,350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香港天马有限公司,2001年7月。
《黄梅四祖寺与中国禅宗》,30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佛学百年》,81.4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2008年出版6种:《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印度哲学史略》、《胡适卷》、《欧阳竟无卷》、《杨仁山卷》。
《国学常识》,56万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
三、论文:
《红楼梦兼包并容的文化思想》,《红楼梦学刊》1988年2期。
《五台山佛教东传及传播者慈藏》,《五台山研究》1989年1期。
《梁启超人生哲学初探》,《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3期。
《谭嗣同经世佛学的逻辑结构》,《中州学刊》1989年4期。
《杨仁山诸宗同归三教一体的净土思想》,《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2期。
《杨度学佛的思想考察及其新佛教论的特征》,《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5期。
《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学术研究》1990年5期。
《龚自珍佛教文化研究特征》,《晋阳学刊》1991年2期。
《熊十力的本心本体论》,《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3期。
《清末民初佛教文化勃兴的原因》,《哲学与文化》(台湾)1991年10期。
《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向度》,《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3期。
《读书札记五则》,《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2期
《龚自珍学佛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
《近代佛教哲学研究》,《河北学刊》1992年1期
《丘处机二入关中及全真道的发展》,《人文杂志》1992年4期。
《汤用彤比较宗教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2期。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哲学与文化》(台湾)1992年6期。
《儒家文化的变异与转向》,《孔子研究》1992年4期。
《汤用彤文化观念的形成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导引》,《哲学杂志》1993年1期。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2 期。
《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3期。
《梁启超的佛教史研究》,《学术研究》1993年2 期。
《近代经学的思想特征》,《传统文化与近代化》1993年4期。
《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梦人生哲学》,《海南大学学报》1993年4 期。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史研究中之具体问题之比较》,《佛学研究》1994年3期。
《中西文化论争的文化哲学》,《湖南师大学报》1994年6期。
《近代经学的形式和内容》,《孔子研究》1994年4 期。
《汤用彤学术思想概说》,《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1期。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学术研究》1995年1期。
《汤用彤先生的汉唐佛教史研究》,《中西哲学与文化》第二辑,1995年。
《挑战与回应的百年学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3期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佛学研究》1995年2期。
《清代学者对鬼谷子研究的贡献》,《文献》1996年3期。
《理学与禅学》,《湖南师大学报》1996年3期。
《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4期。
《传统学术的递嬗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3期;《高等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6月。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研究方法之比较》,《求索》1997年6期。
《禅考及禅的现代诠释》,《禅考》文史第四十五,1998年9月。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乞食效贫儿--中国现代化困境中的非文化因素》,《中国改革报》1998年7月1日。
《云门改属的道统之争》,《禅学研究》第三集,1998年11月
《变徽协奏曲--近代学术统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近代史》2000年第6期。
《欧阳法相唯识宗诠》, 《中国佛学》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
《太虚科学唯识宗说》,《中国佛学》第三卷第一期,2000年。
《光山净居寺考》,《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3日;《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2期
《宗教道德与医学伦理》,载《世纪之交的宗教与宗教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7页。
《中西文化的互补与趋同》,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0年8月14日;《新华文摘》2000年11月。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载《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557页。
《创变中的民国学术》,《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禅空与上帝--关于基督教与禅宗的对话》,《文化中国》(加拿大)27、28期,2001年3月。
《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1年4月2日。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孔门大乘阳明禅》,《禅学研究》第四集,2002。
《宗教与宗教学新论》,《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3年第3期。
《印顺禅宗思想解读》,《曹溪禅研究》第三辑,第34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中英文〈圣经〉翻译中本体论和人性论的文化差异》,《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中国近代佛教的再思考》,《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第26-29页。
《尢智表的佛学科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佛教的科学分析及佛学、科学的比较研究》,《普门学报》总27期,2005年5月。
《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朝水中自在行--宋诗中禅的理趣》,《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哲学与医学的交融性思维》,《科学时报》2005年7月4日B4版。
《天人合一、心统万物的儒教哲学》,《云梦学刊》2005年第6期。
《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式》,《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11期;《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优秀论文。
《宋代新儒教哲学述论》,《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Scientific analysis of Buddhism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ism and science", P.594-629,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1,No.4, October 2006.
《印顺佛学思想解读》,《闽南佛学》第4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0月。
《概论宋代混融三教的文字禅》,《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宗教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探索》,《中国宗教》06年10期。
《宋代士大夫禅学》,《禅学研究》第6辑,2006年10月。
《星云对临济禅的诠释》,《普门学报》总40期,2007年7月;《禅与人间佛教》,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台湾),2007年4月。
《宗教制度化及宗教哲学的二律悖反》,《哲学门》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雍正与清初禅学之兴衰》,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8年第2期。
《中国宗教哲学思维模式的理论探索》,《中国宗教》2007年第10期。
《中国近代化与民族佛教之发显》,《佛教学报》(韩)第47辑,2007年2月,中、韩文。
《船山先生的佛学现量观》,《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佛教卷)》,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原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期。
《中国近代文化的哲学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科学与理性的佛学百年》,《佛学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舍利的历史与象征》,《佛学研究》总17期,2008年。
《宗教的象征与无限》,《中国宗教》2009年第9期。
《慧皎与早期佛教哲学的综合》,《禅学研究》第八辑,2010年。
《雪峰义存对心性哲学的解读》,选自《雪峰义存与中国禅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选自《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
《慧远法性无性的体极论及果报哲学》,《普门学报》(台)57期,2010年5月。
《禅的现代诠释》(演讲),《在少林寺听讲座》上,465-488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卷,325-338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学术商品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月11日。<ref>[http://www.guoxue.com/?people=matianxiang&page=2 麻天祥,国学网] </ref>
== 主要专著 ==
1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上下),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
2 《佛学与人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3 《汤用彤评传》,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欧阳竟无》,台湾商务出版社1997年
6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
== 主要学术论文 ==
1 《红楼梦兼包并容的文化思想》,《红楼梦学刊》88年2期
2 《五台山佛教东传及传播者慈藏》,《五台山研究》89年1期
3 《梁启超人生哲学初探》,《郑州大学学报》89年3期
4 《谭嗣同经世佛学的逻辑结构》,《中州学刊》89年4期
5 《杨仁山诸宗同归三教一体的净土思想》,《河南教育学院学报》89年2期
6 《杨度学佛的思想考察及其新佛教论的特征》,《天津社会科学》90年5期
7 《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学术研究》90年5期
8 《龚自珍佛教文化研究特征》,《晋阳学刊》91年2期
9 《熊十力的本心本体论》,《西北大学学报》91年3期
10 《清末民初佛教文化勃兴的原因》,《哲学与文化》(台湾)91年10期
11 《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向度》,《天津社会科学》91年3期
12 《读书札记五则》,《西北大学学报》91年2期
13 《龚自珍学佛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郑州大学学报》91年4期
14 《近代佛教哲学研究》,《河北学刊》92年1期
15 《丘处机二入关中及全真道的发展》,《人文杂志》92年4期
16 《汤用彤比较宗教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92年2期
17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哲学与文化》(台湾)92年6期
18 《儒家文化的变异与转向》,《孔子研究》92年4期
19 《汤用彤文化观念的形成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导引》,《哲学杂志》93年1期
20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郑州大学学报》93年2 期
21 《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93年3期
22 《梁启超的佛教史研究》,《学术研究》93年2 期
23 《近代经学的思想特征》,《传统文化与近代化》93年4期
24 《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梦人生哲学》,《海南大学学报》93年4 期
25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史研究中之具体问题之比较》,《佛学研究》94年3期
26 《中西文化论争的文化哲学》,《湖南师大学报》94年6期
27 《近代经学的形式和内容》,《孔子研究》94年4 期
28 《汤用彤学术思想概说》,《甘肃社会科学》95年1期
29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学术研究》95年1期
30 《汤用彤先生的汉唐佛教史研究》,《中西哲学与文化》第二辑
31 《挑战与回应的百年学术》,《天津社会科学》95年3期
32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佛学研究》95年2期
33 《清代学者对鬼谷子研究的贡献》,《文献》96年3期
34 《理学与禅学》,《湖南师大学报96年3期
35 《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世界宗教研究》96年4期
36 《传统学术的递嬗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益阳师专学报》97年3期
37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研究方法之比较》,《求索》97年6期
38 《禅考及禅的现代诠释》,载《六祖慧能思想研究》
39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乞食效贫儿--中国现代化困境中的非文化因素》《中国改革报》98年7月1日
40 《云门改属的道统之争》,载《石头希迁与曹洞禅》
== 参考文献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麻天祥
| 图像 =
[[File:80 171216140911 4.jpg|缩略图|麻天祥]][http://img.pusa123.com/www/uploads/allimg/171216/80_171216140911_4.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9%BA%BB%E5%A4%A9%E7%A5%A5&src=tab_www&correct=%E9%BA%BB%E5%A4%A9%E7%A5%A5&cmsid=e5eb26eda4dfe628fc60e456b0bced88&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4&id=0000b4756aee573491b9ac7437cc7678&currsn=0&jdx=4&fsn=60&adsimgsn=0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48年
| 出生地点 =河南
| 国籍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 知名于 = <br>
}}
== 人物履历 ==
麻天祥,男,幼入学,嗜读书。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医学专科学校,从医十余年。80年代初弃医从文,并获英语本科学历。1986年底考取西北大学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学派的张岂之先生,专治中国学术思想史。1990年1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西北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以及宗教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并担任湖南师大历史研究所所长,1995年起任中国近代学术史博士生导师。1999年初,被授予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马工程《宗教史》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哲学史》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第二届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会长(第一届执行会长)、鬼谷子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儒道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五台山研究会、西域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圣贤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原工学院教授等职。
1995年应美国文化学会之邀,赴美作学术交流。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受国家教委派遣,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先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作学术访问与交流。其间,又应邀赴加拿大温哥华和阿尔贝特大学阐释中国文化,包括儒学、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等,部分讲稿集结为《境外谈佛》问世。2006年樱花盛开时节访问日本东京、京都、奈良等地。2007年5月底6月初访问韩国东国大学,参加中、日、韩三国佛学和近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中国近代化与民族佛教之发显》。
1992年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博士论文《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此后相继出版专著《汤用彤评传》、《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佛学与人生》、《欧阳竟无》、《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如是我闻--麻天祥佛学与宗教哲学研究》、《中国宗教哲学史》、《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主编大型历史资料《民国学案》等30种47册,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红楼梦学刊》、《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以及《佛教学报》(韩国)等境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2007年,修订本大陆简体版《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9年《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无一等)。
== 学术成果 ==
一、专著: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54万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繁体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简体版。被评为《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优秀著作、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新闻出版总署),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佛学与人生》,27.1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汤用彤评传》,27.8万字,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8万字。
《欧阳竟无》,12万字,台湾商务出版社,1997年。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51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54.3万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佛门旧踪》,17万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国近代学术史》,62.8万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33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修订版,34.7万字。
《陕西通史》(思想卷·宋元部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近代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境外谈佛》,21万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
《中国宗教哲学史》,31.2万字,人民出版社(北京) 2006年7月、8月。
《梁启超说佛》,25.6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中国禅宗思想史略》,29.4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三宝斋学术著作四种》"名家学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禅宗文化大学讲稿》(文理通识大课堂),19.6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如是我闻--麻天祥佛学与宗教哲学研究》,35万字,中华书局,2010年1月。
《指月--麻天祥随笔初集》,20万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实际时间2010年2月)。
《揽月--麻天祥随笔二集》,19.4万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实际时间2010年2月)。
二、主编
《民国学案》,六卷,350万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香港天马有限公司,2001年7月。
《黄梅四祖寺与中国禅宗》,30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佛学百年》,81.4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2008年出版6种:《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印度哲学史略》、《胡适卷》、《欧阳竟无卷》、《杨仁山卷》。
《国学常识》,56万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
三、论文:
《红楼梦兼包并容的文化思想》,《红楼梦学刊》1988年2期。
《五台山佛教东传及传播者慈藏》,《五台山研究》1989年1期。
《梁启超人生哲学初探》,《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3期。
《谭嗣同经世佛学的逻辑结构》,《中州学刊》1989年4期。
《杨仁山诸宗同归三教一体的净土思想》,《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2期。
《杨度学佛的思想考察及其新佛教论的特征》,《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5期。
《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学术研究》1990年5期。
《龚自珍佛教文化研究特征》,《晋阳学刊》1991年2期。
《熊十力的本心本体论》,《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3期。
《清末民初佛教文化勃兴的原因》,《哲学与文化》(台湾)1991年10期。
《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向度》,《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3期。
《读书札记五则》,《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2期
《龚自珍学佛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郑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
《近代佛教哲学研究》,《河北学刊》1992年1期
《丘处机二入关中及全真道的发展》,《人文杂志》1992年4期。
《汤用彤比较宗教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2期。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哲学与文化》(台湾)1992年6期。
《儒家文化的变异与转向》,《孔子研究》1992年4期。
《汤用彤文化观念的形成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导引》,《哲学杂志》1993年1期。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2 期。
《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3期。
《梁启超的佛教史研究》,《学术研究》1993年2 期。
《近代经学的思想特征》,《传统文化与近代化》1993年4期。
《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梦人生哲学》,《海南大学学报》1993年4 期。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史研究中之具体问题之比较》,《佛学研究》1994年3期。
《中西文化论争的文化哲学》,《湖南师大学报》1994年6期。
《近代经学的形式和内容》,《孔子研究》1994年4 期。
《汤用彤学术思想概说》,《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1期。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学术研究》1995年1期。
《汤用彤先生的汉唐佛教史研究》,《中西哲学与文化》第二辑,1995年。
《挑战与回应的百年学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3期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佛学研究》1995年2期。
《清代学者对鬼谷子研究的贡献》,《文献》1996年3期。
《理学与禅学》,《湖南师大学报》1996年3期。
《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4期。
《传统学术的递嬗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3期;《高等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6月。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研究方法之比较》,《求索》1997年6期。
《禅考及禅的现代诠释》,《禅考》文史第四十五,1998年9月。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乞食效贫儿--中国现代化困境中的非文化因素》,《中国改革报》1998年7月1日。
《云门改属的道统之争》,《禅学研究》第三集,1998年11月
《变徽协奏曲--近代学术统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近代史》2000年第6期。
《欧阳法相唯识宗诠》, 《中国佛学》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
《太虚科学唯识宗说》,《中国佛学》第三卷第一期,2000年。
《光山净居寺考》,《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3日;《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2期
《宗教道德与医学伦理》,载《世纪之交的宗教与宗教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7页。
《中西文化的互补与趋同》,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0年8月14日;《新华文摘》2000年11月。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载《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557页。
《创变中的民国学术》,《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禅空与上帝--关于基督教与禅宗的对话》,《文化中国》(加拿大)27、28期,2001年3月。
《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1年4月2日。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孔门大乘阳明禅》,《禅学研究》第四集,2002。
《宗教与宗教学新论》,《云梦学刊》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3年第3期。
《印顺禅宗思想解读》,《曹溪禅研究》第三辑,第34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中英文〈圣经〉翻译中本体论和人性论的文化差异》,《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中国近代佛教的再思考》,《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第26-29页。
《尢智表的佛学科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佛教的科学分析及佛学、科学的比较研究》,《普门学报》总27期,2005年5月。
《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朝水中自在行--宋诗中禅的理趣》,《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哲学与医学的交融性思维》,《科学时报》2005年7月4日B4版。
《天人合一、心统万物的儒教哲学》,《云梦学刊》2005年第6期。
《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式》,《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11期;《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优秀论文。
《宋代新儒教哲学述论》,《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Scientific analysis of Buddhism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ism and science", P.594-629,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1,No.4, October 2006.
《印顺佛学思想解读》,《闽南佛学》第4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0月。
《概论宋代混融三教的文字禅》,《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宗教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探索》,《中国宗教》06年10期。
《宋代士大夫禅学》,《禅学研究》第6辑,2006年10月。
《星云对临济禅的诠释》,《普门学报》总40期,2007年7月;《禅与人间佛教》,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台湾),2007年4月。
《宗教制度化及宗教哲学的二律悖反》,《哲学门》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雍正与清初禅学之兴衰》,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8年第2期。
《中国宗教哲学思维模式的理论探索》,《中国宗教》2007年第10期。
《中国近代化与民族佛教之发显》,《佛教学报》(韩)第47辑,2007年2月,中、韩文。
《船山先生的佛学现量观》,《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佛教卷)》,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原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期。
《中国近代文化的哲学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科学与理性的佛学百年》,《佛学百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舍利的历史与象征》,《佛学研究》总17期,2008年。
《宗教的象征与无限》,《中国宗教》2009年第9期。
《慧皎与早期佛教哲学的综合》,《禅学研究》第八辑,2010年。
《雪峰义存对心性哲学的解读》,选自《雪峰义存与中国禅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
《法显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选自《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
《慧远法性无性的体极论及果报哲学》,《普门学报》(台)57期,2010年5月。
《禅的现代诠释》(演讲),《在少林寺听讲座》上,465-488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卷,325-338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学术商品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月11日。<ref>[http://www.guoxue.com/?people=matianxiang&page=2 麻天祥,国学网] </ref>
== 主要专著 ==
1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上下),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
2 《佛学与人生》,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3 《汤用彤评传》,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反观人生的玄览之路》,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欧阳竟无》,台湾商务出版社1997年
6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
== 主要学术论文 ==
1 《红楼梦兼包并容的文化思想》,《红楼梦学刊》88年2期
2 《五台山佛教东传及传播者慈藏》,《五台山研究》89年1期
3 《梁启超人生哲学初探》,《郑州大学学报》89年3期
4 《谭嗣同经世佛学的逻辑结构》,《中州学刊》89年4期
5 《杨仁山诸宗同归三教一体的净土思想》,《河南教育学院学报》89年2期
6 《杨度学佛的思想考察及其新佛教论的特征》,《天津社会科学》90年5期
7 《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学术研究》90年5期
8 《龚自珍佛教文化研究特征》,《晋阳学刊》91年2期
9 《熊十力的本心本体论》,《西北大学学报》91年3期
10 《清末民初佛教文化勃兴的原因》,《哲学与文化》(台湾)91年10期
11 《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向度》,《天津社会科学》91年3期
12 《读书札记五则》,《西北大学学报》91年2期
13 《龚自珍学佛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郑州大学学报》91年4期
14 《近代佛教哲学研究》,《河北学刊》92年1期
15 《丘处机二入关中及全真道的发展》,《人文杂志》92年4期
16 《汤用彤比较宗教学研究》,《西北大学学报》92年2期
17 《章太炎的法相唯识哲学》,《哲学与文化》(台湾)92年6期
18 《儒家文化的变异与转向》,《孔子研究》92年4期
19 《汤用彤文化观念的形成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导引》,《哲学杂志》93年1期
20 《吴宓的新人文主义》,《郑州大学学报》93年2 期
21 《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93年3期
22 《梁启超的佛教史研究》,《学术研究》93年2 期
23 《近代经学的思想特征》,《传统文化与近代化》93年4期
24 《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梦人生哲学》,《海南大学学报》93年4 期
25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史研究中之具体问题之比较》,《佛学研究》94年3期
26 《中西文化论争的文化哲学》,《湖南师大学报》94年6期
27 《近代经学的形式和内容》,《孔子研究》94年4 期
28 《汤用彤学术思想概说》,《甘肃社会科学》95年1期
29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学术研究》95年1期
30 《汤用彤先生的汉唐佛教史研究》,《中西哲学与文化》第二辑
31 《挑战与回应的百年学术》,《天津社会科学》95年3期
32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佛学研究》95年2期
33 《清代学者对鬼谷子研究的贡献》,《文献》96年3期
34 《理学与禅学》,《湖南师大学报96年3期
35 《永明延寿与宋代禅宗的综合》,《世界宗教研究》96年4期
36 《传统学术的递嬗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益阳师专学报》97年3期
37 《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研究方法之比较》,《求索》97年6期
38 《禅考及禅的现代诠释》,载《六祖慧能思想研究》
39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乞食效贫儿--中国现代化困境中的非文化因素》《中国改革报》98年7月1日
40 《云门改属的道统之争》,载《石头希迁与曹洞禅》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