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侍读

增加 3,44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侍读'' File:T01a254ceb0e1e84cdd.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4%BE%8D%E8%AF%BB&src=tab_baike&correct=%E4%BE%8D%E8%AF%BB&ancestor=list&cmsid=…”
''侍读''
[[File:T01a254ceb0e1e84cdd.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4%BE%8D%E8%AF%BB&src=tab_baike&correct=%E4%BE%8D%E8%AF%BB&ancestor=list&cmsid=b75e1b24584ee4ed40c025f94a7040c0&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b6519fdbca5c5685e456a86571fba318&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古代官名。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宋高承 《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 唐明皇开元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阙,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名称 || 侍读 || 性质 || 古代官名
|-
|职责 || 陪侍帝王读书 || 朝代 || 明、清
|}
== 简介 ==

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 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阙,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 清 潘荣陛 《序》:"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虎通》,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 清 叶廷管 《吹网录·立忠王玙为太子》:"盖 昭成 方娠, 说 侍读东宫,知其异事。"

== 历史记载沿革 ==

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

唐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先君读 山谷 《乞猫诗》,叹甚妙。 晁以道 侍读在坐。"《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迟衡山 道:'是那位 高老先生 ?' 季苇萧 道:'是 六合 的现任翰林院侍读。'"参见" 侍读学士 "" 侍读博士 "。

唐开元十三年(725)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宋咸平二年(999)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金翰林学士院、元翰林兼国史院、明、清翰林院均有侍读学士从五品与侍讲学士从五品。清朝在内阁置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地位及职掌与翰林官不相上下。

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通议大夫、协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较内书文华殿展书诰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谕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经筵讲官、通家乡眷生王铎顿首拜书丹"。

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清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虎通》,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清 叶廷管 《吹网录·立忠王玙为太子》:"盖昭成方娠, 说侍读东宫,知其异事。"

南北朝 唐 宋 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梁 世有一侯,尝对 元帝 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 元帝 手教诸子侍读,以此为诫。"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117972432022968779.html?fr=iks&word=%CA%CC%B6%C1&ie=gbk 侍读是什么意思]</ref>
[[Category:言官]]
[[Category:史官]]
[[Category:御史| ]]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15,6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