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增加 13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jpeg|有框|右|<big>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会议</big>[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spider.ws.126.net%2Fddc6aabdd0ab72cee854d0019a606688.jpe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E1DQCETE0516RHCQ.html 来自 网易 的图片]]]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成立于1957年,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 [[ 教育 ]] 科学研究机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院。
研究院前身是1941年 [[ 中国共产党 ]] [[ 延安 ]] 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中国教育研究室,1957年 [[ 国务院 ]] 、中央书记处正式批准成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年更名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1人,具有 [[ 博士 ]] 学位科研人员比例达65%;设有13个研究所,建有教育与 [[ 经济 ]] 人口社会发展决策模拟分析平台、教育调研平台和访问学者培养平台。 [1]
==历史沿革==
1941年9月8日,根据 [[ 毛泽东 ]] 《实事求是》报告精神,中央研究院成立,下设中国教育研究室,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 李维汉 ]] 兼任中国教育研究室主任。
1956年6月,国务院指示教育部集中一批国内著名教育 [[ 专家 ]] ,成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并参与《十二年国民教育事业规划纲要(草案)》的起草工作。
1957年1月26日,经国务院和中央书记处批准,建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延安时期中国教育研究室的骨干成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停办。
1978年7月14日,经 [[ 邓小平 ]] 等中央领导亲自批示,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979年,创办专业教育 [[ 学术 ]] 刊物《教育研究》杂志。
1980年,成立了专门出版教育学术著作的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1年11月,经中编办和教育部批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3]
==科研条件==
===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1人(其中 [[ 高级职称 ]] 人员10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1%),具有 [[ 博士 ]] 学位科研人员比例达65%。 [1]
中央国家 [[ 机关 ]] 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张布和
教育部优秀青年:郝志军
=== 科研部门===
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设有13个 [[ 研究所 ]] ,拥有教育科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国育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培训中心等院属 [[ 企业 ]] ;建有教育与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决策模拟分析平台、教育调研平台和访问 [[ 学者 ]] 培养平台。 [1]
院属研究所: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所、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 [5]
===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9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中国东中西部建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若干所实验校,与数十个 [[ 国家 ]] [[ 国际组织 ]] 的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 、中华孔子学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等一级学会挂靠研究院。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