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700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科研领域==
实验室主要学术方向以 [[ 水稻 ]] 、 [[ 小麦 ]] 、 [[ 棉花 ]] 、 [[ 大豆 ]] 、 [[ 玉米 ]] 、 [[ 白菜 ]] 、 [[ 黄瓜 ]] 、 [[ 萝卜 ]] 等作物为主要对象,重点开展以下研究内容:
(1)作物遗传与 [[ 基因 ]] 表达。研究主要农作物及其近缘物种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探明不同物种相似功能基因在结构、组成和调控上的相似性与区别;构建农作物基因组的遗传图谱;在阐明重要农艺性状遗传 [[ 规律 ]] 的基础上,定位、 [[ 克隆 ]] 和转移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 [1]
(2)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探索优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优异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利用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手段,将亲缘 [[ 植物 ]] 中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及携带的有用基因导入栽培作物,创造优异的新种质。
(3)作物育种新方法和新品种选育。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和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建立 [[ 分子 ]] 育种技术平台;将生物技术、数量遗传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建立可行的品系改良方法和群体结构改良策略;培育符合 [[ 国民经济 ]] 发展需要,目标性状有重大突破的作物新品种(系)。
==项目成果==
自实验室建设以来,共承担美国McKnight基金和 “863”计划等近100项科研课题,拥有近2000万元的科研经费。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6篇,出版专著5部。此外,审定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个,批准发明专利3项,成果和技术转让11项,为我国 [[ 农业 ]] 生产和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合作),国家科技发明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奖14项。
==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6名,其中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名。36名固定人员中,有教授17名(45岁以下的10名)、博士生导师14名(占教授总数的82.3%)、副教授10名(90%具 [[ 博士学位 ]] )。在站博士后3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5名国内知名的各学科带头人组成,中青年 [[ 科学家 ]] 占学术委员会的2/3。[[Category:政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