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
次編輯
變更
梁山七器
,無編輯摘要
'''梁山七器'''據當時史料記載:「所出古器凡三鼎,一簋,一甗,一盉,還有一個尊。」也就是說,梁山七器由[[大保方鼎]]一、[[大保方鼎]]二、[[伯龢鼎]]、[[太保簋]]、[[大史友甗]]、[[伯憲盉]]、[[小臣艅犀尊]]組成。根據史料考證,這組[[青銅器]]為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及其後人所有。
[[梁山七器]]自出土之後,便受到各方勢力的爭奪。鴉片戰爭後,更成為了西方列強爭奪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經過一百多年的洗禮,七件國寶中,有三件下落不明,三件則流傳到了國外,只有一件被[[天津博物館收藏]],即大保方鼎一,也就是著名的[[西周太保鼎]]。<ref>[https://kknews.cc/other/vvpnj4l.html 每日頭條:梁山七器]</ref>
==文物出土==
清[[咸豐]]年間(一說[[道光年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梁山七器]]」乃商周時期最為著名的青銅器群之一,通常認為,該器群包括[[小臣俞犀尊]]、[[大保鼎]]、[[大保簋]]、[[大史友甗]]、[[憲鼎]]、 [[鼎]](同銘器共二件,舊亦稱「大保鼎」)等七件青銅禮器。這些商周[[青銅器]],器型莊嚴厚重,紋 華麗繁縟,是商周青銅器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梁山七器”。一時間,學者們研究著錄,收藏家們爭相收藏,成為[[清末民初]]金石學界的大事。目前在天津博物館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國內博物館的“梁山七器”
[[西周太保鼎]]自出土之日,就受到收藏家的青睞,先後被山東[[濟寧]]鍾氏、南海[[李山農]]、[[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17年,清光緒年進士,時[[任袁世凱]]政府[[國務卿]]的[[徐世昌]],在清史館總編篡[[柯鳳孫]]的介紹下,將[[太保鼎]]連同[[[西周太師鼎]]、[[小克鼎]]、[[克鍾]]一併收入自己的[[弢齋中]],驚喜之餘,特作《[[得鼎歌]]》。在這首七言詩中,[[徐世昌]]暢述得鼎過程,頌讚鼎之美好,將它與世人皆知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盤相媲美,表達自己的珍愛之情。1958年徐世昌孫媳[[張秉慧]]將它們捐獻國家。<ref>[https://www.itsfun.com.tw/%E6%A2%81%E5%B1%B1%E4%B8%83%E5%99%A8/wiki-5766626-2563506 梁山七器:梁山七器,是清咸豐年間(一說道光年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的七件青 -華人百科]</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