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葛墨林

增加 2,21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葛墨林| 图像 = [[File: 葛墨林 .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06/W020100512771274230516.jpg 编辑原图链接]]]| | 性别 = 男| 出生日期 =1938年12 月5日生于 |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河北乐亭| 职业 =理论物理学家| 母校 =兰州大学物理系}}<big><big>'''葛墨林'''</big></big><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sxwlxb-200906-t20090624_1792066.html中国科学院] </ref></big><big><ref>[http://renshichu.bit.edu.cn/mxms/lyys/9790.htm] 北京理工大学 人力资源部 </ref></big><big><ref>[http://physics.bit.edu.cn/szdw/gccrc/ys/wys/index.htm] 北京 理工大学 物理学院 </ref></big><big><ref>[http://news.lzu.edu.cn/c/201309/26998.html] 兰州大学 新闻网 </ref></big> <br> 理论物理学家 1938年12月生于北京,籍贯河北乐亭 。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 南开大学教授。 [1]  <br>== 教育背景 ==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965-198年,任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南开大学数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领域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 研究其效应以及在量子多体模型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应用,并关注理论物理中数学与物理交叉的新方向。近期研究兴趣主要涉及拓扑量子场论与杨-巴克斯特系统的联系,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电磁斗篷的相关理论,以及若干数学成果的可能实际应用。曾长期从事电动力学等教学工作。== 科研成果 == == 主要奖项及荣誉==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 、1996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 先后获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一等奖。1996年,孺子牛金球 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 等奖。 [1] 被聘为群论在物理 文名 葛 应用国际大会(GICGTP)常务委员,以及一些国际大会(俄、法、 西哥…)的组织委员及顾问委员会成员。==学术成就及著作== 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专著3部, 外编辑书刊5部== 中国 参考资料=={{Reflist}}== 出生地 外部链接 ==[http://china.caixin.com/2017-03-09/101064097.html] 北京 出生日期 1938年 职 业 葛墨林:“唯论文”评价已严重阻碍 中国科 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技发展 财新
8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