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潘际銮

增加 10,20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潘际銮| 图像 = [[File:潘际銮.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jskxb/200906/W020100512660591755574.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sad.cas.cn/aca/371/jskxb-200906-t20090624_1808290.html 来自中国科学院学部网]]]| 图像说明 = 潘际銮|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7|12|24}}|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 江西九江| 职业 = 接工程专家| 母校 = 清华大学}} <big>'''潘际銮'''</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jskxb-200906-t20090624_1808290.html 潘际銮]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ref><br><p style="text-indent:2em"> 接工程专家。1927年12月24日生于江西九江。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南昌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参与创建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50年代末试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应用于生产。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并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p>== 教育背景 ==* 1944年8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 1946年7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撤销,潘际銮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 1950年8月,被清华大学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前苏联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 工作经历<ref>[http://www.ncu.edu.cn/xxgk/zljgxq/zljg_pjr.html 现任领导潘际銮] 南昌大学</ref> ==* 1948年08月,清华大学机械系助教;* 1953年0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焊接教研室主任;* 1955年08月,清华大学机械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9年,前苏联巴顿焊接研究所访问学者;* 1978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 1986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焊接系客座教授;* 1993年04月,南昌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02年12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2007年12月,九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10月,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2010年12月,新余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2014年11月,受聘为江苏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研究方向<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teacher/teacher-1-41.html 潘际銮] 清华大学</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创建我国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长期从事焊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60年代初实验成功氩弧焊并完成清华大学第一座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继之研究成功 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以堆焊方法制造重型锤锻模;1964年与上海汽轮机厂等合作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根6MW燃汽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为汽轮机转子制造开辟了新方向;70年代末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新型 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开辟新的途径。 1987-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做出重要贡献。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为国内外首创。2008年完成的“高速铁路钢轨焊接质量的分析”、“高速铁路钢轨的窄间隙自动电弧焊系统”项目,为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奥运前顺利开通做出贡献。</p>== 主要奖项<ref>[http://www.me.tsinghua.edu.cn/publish/jxx/6151/2013/20130329001306929802761/20130329001306929802761_.html 潘际銮 教授]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ref> ==* 国家发明一等奖“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法” 1984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器与技术卷”2008 * 新产品创造二等奖“ZD-30电子束焊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授予,1965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2001 * 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1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 * 科学技术成果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 1991 * 中国焊接最高荣誉奖,中国焊接学会授予,2001 * 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1985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1985 及1996 * 江西省劳动模范,1996 *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5 == 学术成果 ==* '''<big>主要著作</big>'''1. Arc Welding Control [M], 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 Cambridge England, 2003,603 p<br>2.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and Distortion [M],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 Cambridge England, 2005,350p, (Author of Chapter 4, pp.126-174)<br>3. 现代弧焊控制 [专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年,453页<br>4. 一所地方大学的崛起 [专著] : 潘际銮教育文集,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7年,237页:<br>5.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 第五卷:器与技术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5年, 263页,<br>6.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机械工程学科卷, [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2002年<br>7. 机械制造科学(热加工),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1995年, 201页<br>8. 焊接手册,第一卷(工艺与设备),[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年,729页<br>9. 焊接中的热裂纹,[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59年,132页<br>* '''<big>部分授权专利</big>'''1.中国专利 ZL 96 2 11738.2,1997年9月13日,“动态温度场实时检测传感器”(第一发明人)<br>2.中国专利 ZL 93 1 19445.8,1996年1月28日,“交流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电弧控制装置”(第一发明人)<br>3.中国专利 NO. ZL 93 2 13847.0,1994年“焊接温度场检测装置用传感器(第一发明人)<br>4. 中国专利 NO. ZL 92 2 44476.5,1993年“空心轴电机驱动的旋转扫描焊炬”(第一发明人)<br>5. 中国专利 NO.85100074,1989年“焊接过程中监测工件坡口和装配状况的光电传感方法”(第一发明人)<br>6. 美国专利 NO.4,628,181,1986年12月9日,“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a Welding Power Source for Arc Welding and Electric Circuit to be Used for Such Apparatus”(第一发明人)<br>7. 中国专利 NO.85100037 I,1985年4月1日,“焊接电源外特性控制法,弧焊机及其电路”(第一发明人)<br>8. 中国专利 ZL 03 1 53663.8,2003年8月19日 “永磁履带自主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控制方法” (第一发明人)<br>9. 美国专利 US 7,498,542 B2,2009年3月3日,“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rackless Autonomous Crawling All Position Arc Welding Robot With Wheels and Permanent Magnet Caterpillar Belts” (第一发明人)<br>* '''<big>部分论文</big>'''1. “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电焊机,2005年,第6期,pp.1-5(第一作者)<br>2. “Arc sens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weld seam tracking (Ⅱ)——Signal processing”,Science in China,2001年04期<br>3. “Arc sens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weld seam tracking(Ⅰ)——Mathematic model”,Science in China,2001年03期<br>4. “The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and closed-loop control of isotherm width”,Science in China, Ser.E 1999年,第02期(第二作者)<br>5. “Influence of variables on the system of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field with ICCD as sensor”,Science in China, Ser.E 1999年,第01期(第二作者)<br>6.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field with ICCD as sensor (II)──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optimum design of wavelength”,Science in China, Ser.E 1998年,第05期(第二作者)<br>7.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field with ICCD as sensor (I)──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division of temperature range”,Science in China, Ser.E 1998年,第03期(第二作者)<br>8. “Arc Welding Process control”,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English Edition ),Vol.5, NO.3, September 1992, pp.157-168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Joining of Materials, Vol.4(4),1992, pp.116-124 ( Europe )<br>9. “脉冲MIG焊的熔透控制”,机械工程学报,第27卷,第5期,1991年10月,pp.90-95<br>10. “MIG/MAG焊送丝机控制系统”,焊接学报,12卷1期,1991年3月,pp.59-64<br>11. “焊接电源动态特性的研究”,第六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集,1990,pp.169-173<br>12. “电弧传感器物理数学模型研究”,第六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集,1990年,pp.106-110<br>13. “Adaptive control GMA welding--a new technique for quality control” Welding Journal (USA), March 1989, pp.73-76<br>14. “Adaptive Controlled Pulse MIG/MAG Welding”, Neue Entwichlungen und Anwendungen in der Sweisstechnik, (Deutcher Verlag fur Schweisstechnik) May 1987, pp.55-58<br>15. “Close Loop Controlled MIG Welding”, Schweissen und Schneiden (West Germay) , NO.4, 1985, pp.163-166<br>16. “A new method for control welding arc”, Schweissen und Schneiden (West Germany), NO.10, 1981, pp.523-527<br>17. “新型自动焊接跟踪系统”,机械工程学报, 1980,NO.1, pp.1-14<br>18. “焊机动态特性对溶滴短路过渡过程的影响”“焊接”杂志,1979,NO.4, pp.7-16<br>19. “用电磁搅拌细化焊缝结晶的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0635, 196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br>20. “金属在脆性瘟度区间中的力学性质”,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 0598,196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br>21. “金属在脆性温度区间内破坏行为的某些问题”,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0599,196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br>22. “气体杂质对纯铝氩弧焊气孔的影响”,科学技术研究报告,NO.0023,196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br>23. “关于焊缝金属的抗热裂性能”,清华大学学报11卷1期,1964年3月, pp.1-13== 参考资料 =={{Reflist}}
8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