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
次編輯
變更
米卡•哈基宁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米卡·哈基宁| 外文名 = Mika Häkkinen| 图像 = [[File:米卡•哈基宁.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6501118874&di=d5d396a662461fc9fa360c3fc2227fc2&imgtype=0&src=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30704%2F20130704170237-79204451.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B1%B3%E5%8D%A1%E2%80%A2%E5%93%88%E5%9F%BA%E5%AE%81&step_word=&hs=0&pn=0&spn=0&di=29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601366122%2C3191660971&os=373619700%2C1450715531&simid=3381723561%2C227624376&adpicid=0&lpn=0&ln=593&fr=&fmq=1546491022897_R&fm=detail&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30704%2F20130704170237-7920445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f5257_z%26e3Bv54AzdH3Fec9l0098_z%26e3Bip4%3Ffyg%3D%25Ec%25ln%25bb%25Ec%25lF%25BA%25Ec%25AE%25b8&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网]]]| 图像说明 = 米卡·哈基宁 |center|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68|09|28}} | 出生地点 = 芬兰赫尔辛基| 身高 = 179cm| 国籍 = 芬兰| 职业 = f1赛车手| 主要奖项 =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冠军2次}}'''<big>米卡·哈基宁</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米卡·哈基宁1968年9月28日生于芬兰赫尔辛基。1990年赢得了英国F3冠军后加盟莲花正式成为F1赛车手。1993年加盟迈凯轮车队,并在1998、1999年两夺车手总冠军。2001年退出F1车坛,2007年正式宣布退役。人称" “ 芬兰飞人" ” ,同迈克尔·舒马赫齐名。</p > == 运动生涯 == 米卡·哈基宁(全名米卡·保利·哈基宁,Mika Häkkinen),(1968年9月28日- ),芬兰人,芬兰赫尔辛基出生,赛车手。 米卡·哈基宁是著名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有“芬兰飞人”及“哈卡”的绰号,是F1历史上7位成功卫冕世界冠军的车手之一。米卡·哈基宁曾效力迈凯轮车队,2001年宣布不再参加一级方程式赛事。 米卡·哈基宁出生于1968年的9月28日,五年之后,他的父母为他租借了一辆卡丁车,让他在赫尔辛基城外距离他家很近的赛道上去试试。在第一圈的时候,小米卡就发生了一起大事故。虽然幸运的是他并没有伤到自己,然而对他第一次赛车的记忆却成为了他父亲的恐惧回忆。米卡开始不停地纠缠自己的父母,直到他们为他买了一辆卡丁车。随着米卡变成了一名快速的卡丁车手,他的整个家族包括他的姐姐尼娜也开始以赛车为乐。并且组建了他们自己的一只小车队,开始驾驶着小型的公共汽车去参加比赛。尽管米卡选择通过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个杂技演员而暂时地结合两者在马戏团学校学习,他还是完成了自己在小学的学业,并且报名参加了金属采矿的课程。不过不久之后他便开始放弃,选择了一个显为易见更应该选择的职业。到1986年,他已经成为了五年一次的卡丁车比赛冠军。同时1982年的世界冠军芬兰人柯克·罗斯伯格还成为了他的经纪人。他们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在桑拿浴室中相遇,之后柯克·罗斯伯格成了他的经纪人。为他安排赞助,让他在青年组的单座比赛中更加地竭尽全力。 芬兰人赢得了三次北欧方程式福特赛车比赛冠军,欧宝莲花欧洲系列赛冠军,接下来还在1990年赢得了英国F3冠军。之后他被莲花车队看中开始成为了一名F1车手。虽然当时的莲花车队正处于下滑趋势,但米卡的天赋还是让他在车队里极为受欢迎。1993年,迈凯轮车队老板罗恩·丹尼斯为了因为测试签下了米卡,像父亲一样对他开始关注,并且打算把他培养成为埃尔顿·塞纳和迈克尔·安德瑞提的接班人。后来在赛季还剩下三场比赛就要结束的时候,迈克尔-安德瑞提离开了F1,而米卡则成为了超级明星赛纳的队友。在葡萄牙出场时,米卡在排位赛中就表现得棒极了。1994年,塞纳转会威廉姆斯,这样米卡成为了迈凯轮车队的一号车手,不过那时他依然还存在着缺陷,在霍根海姆,他因为在第一圈时引发了10辆车相撞而被判定违规,受到了停赛一场的惩罚。 在他职业生涯中最糟糕的车祸并不是由于他的过错,但却几乎引起了致命的结果。在米卡本来前途无量的1995年的赛季中,他7次站在了领奖台上,但却悲惨地在阿德莱德结束。在练习赛中,一些碎片戳爆了他的轮胎,接着一股让人讨厌的力量让他的迈凯轮赛车撞到了墙上。急救人员马上冲了过去,发现米卡受伤严重,不仅嘴巴流血不止,还因为缺氧而显得脸色沮丧。在送他进医院之前,由国际汽联医务代表斯德·沃特金斯带领的医生们对他进行了紧急气管切开术,切开他的喉咙,在里面插进去一根管子,从而让他能够呼吸。随着他意识的渐渐恢复,米卡开始认出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担忧的面孔,其中他的女朋友Erja和护士一直呆在一起,帮助他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 回到他在摩纳哥的公寓之后,米卡开玩笑说自己比自己的宠物龟卡罗琳睡的时间还要长。除了听力上的阻碍让他说话有点缓慢以外,他的实力开始渐渐恢复。但是,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继续自己的赛车生涯。“如果你迎面撞上了他们,那么你只能收拾好你自己的恐惧,所以我必须再次全力以赴。”1996年初,他在迈凯轮车队的安排下进行了一次秘密测试,他很快又跟从前一样的快了。 米卡·哈基宁如果芬兰人仍然还是很快,那么他就必须把他的速度转变成F1的胜利。在1997年赫雷斯赛道的最后一场比赛中,胜利来到了。他的迈凯轮队友大卫·库塔和威廉姆斯车手雅克·维伦纽夫为其让路,从而让他获得了胜利。他的第二场胜利,是在1998年墨尔本的开幕赛中。同样也是因为库塔的谦让。库塔遵循了赛前的合约,让米卡第一个通过了终点。自那时开始,米卡就没有停下来,而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也做得很棒。在整整一个赛季中,两人都在进行着冠军的争夺战。最后米卡获得了赛季16场比赛中的一半胜利,成为了1998年的世界冠军,而舒马赫则赢了6次。1999年,卫冕冠军的任务由于舒马赫的缺席而变得很容易。(舒马赫因为腿受伤而未能参加比赛。)最终米卡打败了法拉利的埃迪·埃尔文保全了自己的二连冠。但是,由于在蒙扎赛道犯下的错误让他的赛季留下了瑕疵。在那他由于选错了传动装置而丢掉了必胜的信心。郁郁不乐的他跳出了自己的赛车,越过了安全防护栏,在一群灌木丛后面跪下。照相机拍下了通常都表现镇定的芬兰人这个让人惊讶的一幕, 事实上,私下里的米卡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总是在内心想得很多,但却讲得很少。他对他在蒙扎的失误是这样说的:“大脑枯竭,毫无疑问F1是一种智力游戏,你必须努力地思考,有时候想到烟都会从你的耳朵里冒出来。如果你没有把大脑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那么别的赛车就将会追上你。” 不久之后,米卡开始有了退休的想法。在2000年,他赢了四次。第二年,他赢了两次。那个时候,他和Erja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孩子雨果·哈基宁。作为一个父亲,他十分注意自己在赛场上的安全。他开始对自己一直努力保持速度这件事情感到疲惫。2001年底,也就是他在迈凯轮车队的第九年,他宣布他打算周期性地呆在F1运动,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和家人相处。而事实上,他至此从来没有再返回过F1。而F1运动也对这位总是竭尽全力参加比赛的可爱男人感觉非常想念。 F1之前 1987年 芬兰、瑞典和北欧福特1600方程式赛车冠军 1988年 欧宝莲花欧洲系列赛冠军,英国通用莲花系列赛亚军 1989年 英国三级方程式锦标赛第7名 1990年 英国三级方程式冠军 F1生涯 (1991-2001) 莲花车队 (1991-1992) 1991 哈基宁开的第一辆莲花赛车是“莲花102B”型,本照为该车在2007年公开展出。1991年,哈基宁加入莲花车队。他在处子战费城大奖赛的排位赛中只排在第十三名,本来他应该在这个位置完成比赛的,但是他的引擎在第60圈遭遇故障。他首次获得大奖赛积分是在两站之后的伊莫拉,他从第25位发车,最终在第5位完赛,他落后冠军车手塞纳三圈。赛季末,他积分与Satoru Nakajima和Martin Brundle相等,他们并列第15名。 1992 1992年,Johnny Herbert成为哈基宁队友。芬兰人继续了他在1991年的势头,在六站大奖赛中获得积分,最好的名次是在法国和匈牙利,获得第四名。他六站获得的积分和前一个赛季一样多,但在赛季车手排名上位列在第8位。 迈凯伦 (1993-2001) 1993 1993年,带着今后能晋升正赛的希望,哈基宁作为试车手加入了迈凯轮车队。摩纳哥站时,他又回去参加了Porsche Supercup比赛,这曾是他有统治优势的赛事。因为Michael Andretti的离开,他参加F1正赛的期望在蒙扎站得以实现。Estoril站,哈基宁的迈凯轮处子秀令人难忘。他第一次为车队出战,就在排位赛中超过了他的明星队友塞纳,给巴西传奇人物带来了极大的烦恼。不幸的是,他在正赛时在Estoril赛道最后一弯驾驶过于激进,过弯跑得太大,冲到了赛道脏面的路边,并向围墙直冲而去。本来他一直都处在能获得积分的位置。到了下一周末,铃木赛道,他登上了领奖台,以落后三届世界冠军、队友塞纳15秒完赛。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登台。 1994 哈基宁驾驶着他的迈凯伦—标志赛车在1994年英国大奖赛上勇获第三位。 1994年,塞纳离开,去了威廉姆斯车队。哈基宁成为一号车手,Martin Brundle成为他的队友。 迈凯轮的引擎也从福特转为了标致。哈基宁六次登上领奖台,包括在比利时站获得了第二。年终车手排行,他以26分获得第四位。 1995 1995年,这一年是哈基宁的迈凯轮车队与德国汽车制造商梅塞德斯奔驰之间长久关系的开始。他在意大利和日本获得第二名,使得他等上领奖台的记录到达9次。在阿德莱德站,1995年澳大利亚大奖赛上,哈基宁在自由练习时爆胎,剧烈撞击围墙。他能活下来皆因在赛道边实施的紧急气管切开术。这次事故,铸造了哈基宁和迈凯轮主管丹尼斯之间的牢固关系,也给这项运动带来了和特殊安全性有关的新错失。很幸运,哈基宁完全康复,只错过了一站,他又能参加1996年的比赛了。 1996 1996年,这个赛季见证了迈凯轮车队的进步,这是梅塞德斯奔驰向车队提供引擎的第二个赛季,虽然哈基宁第一次的胜利仍然遥遥无期,但他重归领奖台。这个赛季,库特哈德自威廉姆斯转来。在斯帕赛道,他使用一次进站策略,几乎就要拿到第一个冠军了,但因Jos Verstappen造成黄旗使得所有车手进站而无果。按照计时看,如果没有这一事件,哈基宁应该以领先十秒获胜。哈基宁最后以31分在车手排行上列第五名。 1997 1997年,迈凯轮具有胜利的信心。车身涂装从万宝路的红白色改为West的银黑色,他们又回到了胜利之路。库特哈德在澳大利亚大奖赛为迈凯轮赢得了三个赛季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一年,在积分榜上,迈凯轮车队开始不断挑战领跑者,但是只有库特哈德最终的排位名次比较高。1997年,哈基宁几次接近胜利,特别是在银石、A1环路和纽博格林。在Jerez,哈基宁终于第一个冲过终点。这次胜利因为维伦纽夫在与舒马赫的一次与1994年收官占类似的事故后,为了保险起见,才把哈基宁把哈基宁放了过去的。 1998 1998年,因为上一年最后一站的胜利,哈基宁重获信心了。纽维,原威廉姆斯-雷诺的设计师进入迈凯轮设计团队,哈基宁发现在1998年之初他开上了最快的那辆车。他没有浪费机遇,一鼓作气拿下八个分站冠军,并第一次获得了年度总冠军。当处于压力之下时,他的速度极其惊人,特别是在最后的日本之战中,他控制着紧张情绪,并赢得了胜利。从另个角度说,他的对手迈克尔舒马赫因为在起跑时赛车死火,已经无法与他抗衡了。 1999 1999年,是他艰难卫冕的一年。迈凯轮车子的稳定性不如前个赛季,他因此在赛季初丢了很多积分,但舒马赫在银石撞车腿部骨折后,他在排名上就超越了舒马赫。那时,艾迪·埃尔文接过法拉利一号车手的头衔,而由于麦克拉伦的稳定性问题和哈基宁自己的失误,埃尔文也接过了冠军争夺战的角色,而且又是一直战斗到了最后的日本站。哈基宁屡次犯错,在伊莫拉和蒙扎都是在领先情况下冲出去。那时有人就问,他是否能经受卫冕的压力。但来到日本之后,他又回到了顶级行列,他大获全胜,得以卫冕。他在赛道上几乎全程领先竞争对手、顶替舒马赫的第二名埃尔文。 2000 2000年,由于连续两次获得冠军,哈基宁进入精英车手的行列。他渴望第三次戴上王冠。但是,法拉利车队取得了进步,结合舒马赫的驾驶灵感,使得哈基宁最终只能以亚军结束本赛季。但是在斯帕,他取得了最伟大的一次胜利,他令人难以置信地在卡莫尔直道上,一举同时超越了舒马赫和宗塔。这是他最后一次作为世界冠军同时又领跑积分榜。因为舒马赫赢得接下来所有大奖赛,舒马赫与米卡之间,在2000年日本大奖赛史诗般的决斗中,舒马赫战胜了哈基宁获得他第三个世界冠军。舒马赫后来一直形容他与米卡的这次冠军之战是他职业生涯里最让他心满意足的比赛,也是两个冠军车手之间互相尊重的伟大体现。 2001 2001年,后来证明这是他在F1的最后一个赛季。迈凯轮的车没有竞争力,而且更多的是库特哈德在赛季中给舒马赫施压。但哈基宁仍然在很多时候向人们显示他的技巧。在西班牙他直到最后一圈仍然领先,这几乎使他在西班牙取得第四次胜利,但是他却遇到技术故障退赛。他因离胜利渐行渐远,所以承受着被迫退役的压力。在银石他统治了赛道,取得了那年的第一次胜利,同时他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令人难忘的驾驶,也赢得了他最后一个大奖赛。赛季末,他先是提出休假,但到了第二年年中,即演变成了退休。 DTM (2005-2007) 米卡·哈基宁在2006年Stars and Cars活动中驾驶2006梅塞德斯DTM赛车2004年,哈基宁计划返回大奖赛,和威廉姆斯车队讨论2005年事宜。但最终没达成协议。 2005年,他转而驾驶梅塞德斯奔驰参加DTM比赛,这是成功的赛季,他赢了斯帕站。 2006年,他再次驾驶梅塞德斯奔驰为DTM冠军而战,这是个更艰难的赛季,但他仍然取得了几次第二名的成绩。Autosport杂志推测,他的驾驶风格特别地不适于开DTM赛车。 在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上,哈基宁驾驶着2005年的麦克拉伦MP4-20。很多人说,再次看到哈基宁驾驶麦克拉伦汽车感觉很棒,因为他是麦克拉伦迄今最后的一位世界冠军。 米卡·哈基宁宣布结束自己的DTM车手生涯 (Stars and Cars 2007)2007年,DTM网站确认米卡会代表梅塞德斯参加他的第三赛季比赛。虽然他的第三赛季运气不佳,但由于他的竞争力,他还是常常能取得排位赛前排位置,他也是这一赛季到目前仅有的赢得两站胜利的车手。 == 个人生活 == 家庭成员:父亲:哈里-哈基宁;母亲:艾拉-哈基宁,姐姐:妮娜-哈基宁 婚姻状态:已婚,妻子艾尔娅·哈基宁 经纪人:1982年F-1冠军凯约·罗斯伯格 宠物:一只叫“克莱伦斯”的乌龟,选择乌龟的原因是本来喜欢狗,但是要常常旅行因此没有时间照顾,而乌龟不需要太多照料。 情感经历 米卡·哈基宁前F1世界冠军哈基宁与结婚十年的妻子艾尔娅离婚了,这对F1公认的模范夫妻档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后竟然走到了婚姻的尽头,着实出乎人意料之外! 哈基宁和艾尔娅已经在办理离婚手续。芬兰飞人身边好友还透露。他们已经再无重归于好的可能。“真的是太遗憾了!”德国著名赛车界人士斯图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我的眼里,他们夫妻就像舒马赫和克林娜一样,是拥有最甜蜜完美爱情故事的幸福人。这样的模范夫妻在如今纷繁的体育圈里真的很罕见,所以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非常吃惊。” 的确,哈基宁和艾尔娅曾经有着一段王子公主般的爱情婚姻生活,艾尔娅比哈基宁年长6岁,他们因一场巨大的车祸而缘定终生:在95年F1澳大利亚站的练习赛中,哈基宁因为严重的撞车事故差点离开人世,然而在当时还只是普通朋友的艾尔娅悉心照料和鼓励下,他不仅完全康复奇迹般回到了F1赛场,还在98和99赛季连续夺得F1总冠军。他们的爱情也就是在那一刻结出硕果。而我们时时能够在赛场看到一个十分幸福的画面:当哈基宁完成全部的比赛后,他的妻子会从维修站冲出给芬兰飞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39岁的哈基宁已于07年年底宣布从DTM房车赛中退休,他和艾尔娅本有一儿一女的幸福家庭。然而这一切都将因为离婚而变得不复存在,在过去的日子里,他的妻子曾和他经历了生命鬼门关的痛苦,经历世界冠军的辉煌,也经历了江河日下的落寞。而于共同度过了那么多难忘岁月的哈基宁恐将在而立之年到来之前重新寻求人生的目标了。 == 退役 == 芬兰两届F1世界冠军“飞人”哈基宁宣布退役 米卡·哈基宁有芬兰“飞人”之称的前F1世界冠军车手米卡·哈基宁,在出席奔驰车队的纪念会时宣布,他将退出全职赛车手的身份。这就意味着哈基宁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赛车生涯。 哈基宁曾经在迈凯轮车队赢得1998和1999两届的F1冠军,也是来自芬兰最成功的车手之一。曾被“车王”舒马赫誉为最可敬的对手。2001年底米卡·哈基宁宣布了退出F1。经过两年休息时间之后,2005年转战加盟奔驰DTM赛事,成绩起伏不定,虽然赢得了2场胜利,但是最终没有夺得冠军。他认为该是决定退出的时候了。 哈基宁表示仍然舍不得赛道:“决定引退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毕竟我也已经39岁,我想该是时候向职业车坛说再见!当然赛车的热忱依然澎湃在我的血液中,这个决定并不会影响我对赛车的热爱,此时离开我的心情百感交集,想到要对赛车界的朋友说再见,真是非常的依依不舍。”米卡·哈基宁还开玩笑的提起07年冬季打算重返F1的消息。他说“当时的确与BMW进行了接触,也去迈凯轮和汉密尔顿一起进行过测试赛车工作,不过最后并没有真正返回F1赛道。”米卡·哈基宁在1990年赢得英国F3冠军,随后进军F1的莲花车队。1993年迈凯轮的罗恩·丹尼斯找他来当测试车手。随后在葡萄牙站首度登场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排位赛的成绩胜过了塞纳! 虽然迈凯轮车队在接下来几年一直处于低谷,但是哈基宁依然选择了留了下来,因此他和丹尼斯建立起情同父子的良好关系,尤其是95年哈基宁在澳大利亚站练习赛时,发生严重的撞车意外而死里逃生之后,这起事故让他们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当时哈基宁头部严重撞伤,但哈基宁确并没有因此而选择退役。第二年他就重新返回了赛道。迈凯轮找来大卫·库特哈德与他搭档,加上梅塞德斯·奔驰的引擎,逐渐让车队回到夺冠的轨道上来。 米卡·哈基宁两次赢得冠军都是惊涛骇浪之后,拼到最后一场才分出高下。当时哈基宁两次夺冠的对手都是“车王”舒马赫。到了2000年,赛车和命运捉弄了哈基宁,使他失去第三个世界冠军的机会。时隔一年,哈基宁的赛车引擎接连出现问题,没用好的战绩,因此这也让他产生了急流勇退的想法。同时,他就把“接力棒”交给了来自家乡的后辈吉米·莱科宁。 米克·哈基宁最后表示:“我很自豪从F1转到DTM,我与罗伯特·豪格合作的非常愉快,也很高兴一直与梅塞德斯·奔驰保持密切的良好关系,我们已经达成了未来长期合作的共识,适当的时机我会宣布更多细节。” == 明星轶事 == 哈基宁遭遇大火惊魂 与神秘女子一道火海逃生 米卡·哈基宁2008年5月20日前F1车手总冠军得主米卡·哈基宁险些在法国的自家别墅中葬身火海,所幸的是在赛道上表现优异的哈基宁在逃生方面也不逊色,最终从火海中逃生的他没有受伤。 哈基宁5月来到他的一座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附近小镇上的别墅准备好好地度周末,但是没想到夜晚的一次大火差点让这位世界冠军葬身火海。哈基宁和另外两名女子从火海中逃了出来——其中一名是他的新女友,三人马上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经检查三人都没有受伤。但是这座价值1200万美元的三层小楼却被烧毁大半,另外他的小狗也在这次火灾中死于非命。 调查人员经过初步调查认定,大火是由于哈基宁在屋内奖杯展台发生了电路的短路故障的。 哈基宁曾在1998和1999赛季连续两年获得F1车手总冠军,2001年底,也就是他在迈凯轮车队的第九年,他宣布他打算周期性地呆在F1运动,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和家人相处。而事实上,他至此从来没有再返回过F1。而F1运动也对这位总是竭尽全力参加比赛的可爱男人感觉非常想念。 == 明星语录 == 离开F1 米卡·哈基宁“我曾经有机会全身心投入F1运动,那种持续的忙碌让一个人体会到精疲力尽的感觉。我非常享受目前的生活,比如这一次来到霍根海姆,看到车迷们的热情,和老朋友重逢,充分享受赛场上曾经熟悉的气息。” 关于汉密尔顿 “我看了刘易斯的近几场比赛,我真的是被他的表现惊呆了。我想起了我当时开赛车时的情景。当我在迈凯轮效力的时候我也很年轻,我通常把赛车速度跑到极限,那种感觉真的很珍贵。而现在我看到他的驾驶风格也如此硬朗我真的很高兴。” “现在的汉密尔顿我觉得已经完全具备了夺取年度总冠军的实力,在去年的比赛中,汉密尔顿由于第一年参赛的原因显得经验稍有不足。但是他的天赋和实力却足以让整个车坛为之一震。而今年,他不仅积累了一年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在逆境和压力中走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排在现在车手积分榜的第一位。” 关于迈凯伦 “朗·丹尼斯和诺伯特·豪格所作的乃是将两位拥有超凡天赋的年轻车手聚集到一起。他们的速度都很快,为车队带来动力。而且他们正在变得更优秀、更强、更可靠,也更稳定,他们带动了整个车队。我现在能够看到,迈凯轮·梅塞德斯是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无论是在赛道上还是在场外,它都有一种积极的精神。” == 飞人归来 == 2011年 勒芒洲际大奖赛6小时耐力赛中国站在珠海举行,哈基宁讲这次他将以AMG中国车队的名义参赛出战,他驾驶的是梅赛德斯-奔驰SLS GT3赛车,他的搭档包括德国人阿尔诺德以及中国车手程丛夫,很多人都报以疑问,那就是今年已经43岁“高龄”的哈基宁,为何要选择复出并来到中国珠海参加勒芒洲际杯。在发布会上,哈基宁也吐露心声,“其实我和AMG车队已经成为朋友好多年了,过去的4年之中我取得了比较出众的成绩,况且中国市场对车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觉得来到珠海参加这项赛事是个不错的注意。我已经跑了4年了,非常高兴能够回来,因为我一直都非常期待能够回到赛场,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对于哈基宁来说都是必须去克服的。此前哈基宁从未参加过勒芒24小时赛,长时间的驾车时间或许对于哈基宁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考验,不过哈基宁现在已经非常享受勒芒赛。“这次珠海是6小时赛,我想我会非常享受比赛,大家可以看看周日到底会发生些什么,你们和我一样都需要去享受比赛。AMG车队目标是取得胜利,我的目标同样如此。” 和车队磨合好并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一个问题,哈基宁坦言这并不算太难,“当你时速达到了250公里每小时,到了拐弯处你就必须立刻减速,你需要和车队配合,如何将车速变得更快,这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很有趣并且非常有挑战性。我想说的是,我的优势就是已经从事赛车好多年时间了,我从事F1也已经有10年时间,通过这些年我取得了很多经验,能够让我开得更快,这同时也是我能够回归赛车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