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甘子钊

增加 3,006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冯端| 图像 = [[File:冯端.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06/W020100512770974653055.jpg 原图链接]]]| | 性别 = 男| 出生日期 =1938年4月| 甘子钊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广东信宜| 职业 =物理学家| 编辑母校 =北京大学物理系}}<big><big>'''冯端'''</big></big><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sxwlxb-200906-t20090624_1792067.html中国科学院] </ref></big><big><ref>[ http://www.phy.pku.edu.cn/chinese/renyuan/ganzizh.htm]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ref></big><br> 甘子钊, 物理学家 1938年4 月16日 生于广东信宜。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院士 ) 。 北京大学教授 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曾任 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 20 世纪60年代初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我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作出贡献。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期,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作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我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br>== 教育背景 ==1959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 物理系。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963年毕业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从事半导体物理、激光物理、固体 论的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 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 主任 ,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物理快报》副主编 [1] 兼任 文名 甘子钊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十届常委。《中国物理快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学科评议组成员,《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中国编委,《Modern Physics Letter B》 中国编委,中国物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 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 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民 族 研究方向及领域 == 汉族 早期主要研究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86年以后对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 科研成果 ==20世纪60年代初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我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作 生地 信宜市水口镇双山村 贡献。70年代后期提 生日 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 1938年4月 职 业 ,在凝聚态 物理 学家 毕业院校 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作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我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主持 北京大学 的高温超导和全国超导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对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负责组建国家重点实验“人工微结构物理实验室”的工作,在国际与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 主要 成就 奖项及荣誉==1984年被授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 中青年 专家”称号。==学术成就及著作==负责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物理实验室”的工作,在国际与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参考资料=={{Reflist}}== 外部链接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6/297588.shtm] 甘子钊院士退而不休:只为多做一点事情科学网
8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