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勐宋古树茶

增加 4,71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勐龙勐宋古茶山,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勐龙镇距离景洪市区62公里,西接勐海县布朗山乡,北靠景洪市小街乡,东面南…”


勐龙勐宋古茶山,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勐龙镇距离景洪市区62公里,西接勐海县布朗山乡,北靠景洪市小街乡,东面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3.5公里,有傣、哈尼、布朗、拉枯等少数民族。勐宋古茶山区域,均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光照适宜、上壤肥沃,适宜茶树的繁育生长。

地理位置
共有古茶园共5170亩,年产干毛茶150吨左右。历史上,由于古茶山地处澜沧江以南,交通不便,虽有部分茶商马帮来收茶驮茶,但茶叶知名度不高,在史籍中没有记载。从当地居民世系及古茶树生长状况来加以推算,古茶园种植历史在200-300年间。勐宋茶叶品质优良,清代民国时期就已是普洱茶的原料产地,民国时期经常有茶商马帮到勐宋收购茶叶。

勐龙勐宋是哈尼族为主聚居的边境村寨,其他为僵尼人和阿克人。据哈尼族"寨老"说,他们的先民是从勐海南糯山迁徙来的,最早的已有15代。海拔在1500-l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70%,土壤以红壤为主,表土肥沃,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古茶园相互交织、连片,总面积3670亩,古茶树大部分基部围粗50-185厘米之间,主干胸围30-95厘米,树高在2-6米,树冠直径在1.5-6.5米,年产干毛茶在100吨以上。

折叠编辑本段品味介绍
勐宋茶区南本古树茶味道浓烈,苦味较重,回甘持久耐泡。在普洱茶界有苦茶之乡的美誉。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主要归纳以下几点:

1 条形肥厚壮实,芽头露毫油亮。

2 耐泡度极高,比一般茶叶的出汤率高。

3 苦味浓烈,入口即苦,有些掩盖了其它的韵味的感觉,但是中后期味道极好。

4 香型独特,韵味饱满,苦味化散稍慢一些,但回甘持久,喉韵清爽

折叠编辑本段古茶树分布
曼窝科后山大茶山的古茶园集中连片、面积最大,海拔在1650-1780米之间,有坡地混林茶园1500亩。茶树密度每亩52株,属普洱茶种;最大一株古茶树基部围粗185米,距地面020米形成二分枝,围粗分别为0.78米和0.50米,树高3.6米,树幅4.2-3.7米。这株古茶树的主人说,按儇尼父子联名制世系计,他们迁居这里已有14代,平均每代20年,从第一代开始种茶计算,已有280年的历史了。这片古茶园生态环境也较好,茶树生长势较强,单产较高。有片茶树当地人称为苦茶,又叫"荒野茶"。还有一片坡地古混林茶园,因滋味明显比其他茶叶甘甜,当地人并称这片茶树为"甜茶",实际属普洱茶种。勐宋茶叶加工以手工加丁晒青毛茶为主,现建有两个茶叶初制所,除晒青外,也少量加工烘青绿茶。茶叶饮用方法以沸水冲泡为主,部分村寨僵尼老人还保留古老传统的温火煮茶饮用方式。

勐龙勐宋古茶山代表性古茶树植株主要有:阿妈央古茶树,俗名苦茶,学名不详,其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基部围粗1.32米,树高4.75米,树幅6.1x5.8米,一级分枝3枝,围粗分别为0.6米、0.42米、O.36米,生长势强。叶长椭圆形,长宽18x6.5厘米,叶面平,叶质软,叶色绿,叶尖骤尖,叶齿细锐,芽叶色泽嫩绿,有细微茸毛。青蛙池古茶树:俗名苦茶,学名不详,其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基部围粗1.2米,树高3.8米,树幅6x4.9米,最低分枝0.2米,一级分枝3枝,同粗分别为0.8米、0.42米、0.35米。叶椭圆形,长宽14.2x5.4厘米,叶脉8-10对,叶而微隆,叶质硬脆,叶色深绿,叶尖骤尖,叶齿尖锐,芽叶色泽嫩绿。茸毛少。曼卖窑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mellia Slrle[islsvarassalnlca),乔木型,树姿直立,基部围粗1.2米,主干胸围0.7米,捌高6米,树幅5.2x4.1米,分枝密,长势强。叶长椭圆形,长宽17.3x6.8厘米,叶脉10-13对,叫-面微隆,叶质较硬,叶色绿,叶尖骤尖、叶齿细锐,芽叶嫩绿,茸毛较多。曼卖窑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melliaslnensls varassalnlca),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基部围粗1.85米,树高3.6米,树幅4.2x3.7米,距地面0.2米形成一级分枝2枝,围粗分别为0.78米、0.5米,分枝密,长势强。景洪古茶区古茶树资源除植茶历史悠久、面积较大的攸乐、勐宋古茶山外,在勐旺、景洪、景纳乡镇山区也有零星的少量分布。
6,5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