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卫平

增加 78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87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卫平,被选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当时,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岁的柳卫平被任命为寻找新核素的课题组负责人。在日本理化所的历史上,这还是头一次由外国人担此重任。带着为国争光的决心,柳卫平刻苦研究、频繁实验,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寻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课题组发现了丰质子新核素镓-61、锗-63存在的重要证据,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1989年,柳卫平作为访问学者的期限已满,理化所的负责人一再挽留他。留下还是回国?柳卫平陷入了矛盾之中。如果留下来继续工作,自己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 [[ 镓-61 6]]1 [[ 锗-63 ]] 的人,论文发表后就能获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学位。况且,他的妻子也来到了日本,无论是从前途还是从家庭考虑,留在日本无疑都是有利的。但是,柳卫平报效祖国的决心已定。"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他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想到的只是:祖国培养了我多年,应该报效祖国,在国外即使做出再大的成绩,也是属于人家的。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1990年,对次级束流颇有见解的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员 [[ 白希祥 ]] 提出,在我国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造次级束流线,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柳卫平意识到,这是一个追赶世界水平的大胆设想。于是,29岁的柳卫平和56岁的白希祥结成了老少搭档。多少个日日夜夜,试验、试验、试验……没有试验就没有数据,没有试验就没有把握,没有试验就没有发言权。
1993年11月20日,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具有先进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的 [[ 束流线 ]] 诞生了,并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 [[ 低能碳-11 ]] [[ 氟-17次级束 ]] ,其技术水平与美国及日本同类装置相当。
1994年2月,这一成果顺利地通过了部级鉴定。它构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缩短了建造时间,所需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10%,达到了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核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沿领域。<ref>[http://www.cnnc.com.cn/Portals/0/zhuanti/04-50qingdian/laomo/p23.htm 1994年获中核总科技进步一等奖]360搜索</ref>
1995年,柳卫平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么一个设想:用铍-7打击氘反应的角分布,通过渐近归一化常数方法,导出铍-7打击氢反应在零能量的天体物 理S17 理[[S17 因子 ]] ,从而估计太阳高能中微子的数目。白希祥和柳卫平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案,利用串列加速器,把锂-7加速,轰击氢,产生铍-7,然后纯化、加速铍-7,在次级束流线里轰击氘靶,产生硼-8,通过测量硼-8的角分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导出S17因子。柳卫平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处理,得出的S17因子与外国同行用其它实验方法得出的S17因子数值基本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从太阳内部热核反应截面分析,太阳中微子确实存在着失踪现象。美国的权威刊物《 [[ 物理评论通讯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载了柳卫平这一实验的论文,这是该刊创立40年来第一次发表中国实验核物理领域的论文。国际知名核物理学家在评价这项工作时多次称其为"一个杰出的实验",认为"这是一个足够重要的结果,应尽快在国际物理学界散布,以激起广泛的讨论"。这项成果还被列入"′96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
1996年9月,柳卫平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 的E的[[E.Roeckl ]] 教授。当时,他已被录取为丁大钊院士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他想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学术思路,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在 [[ 丁大钊 ]] 院士、 [[ 白希祥 ]] 研究员及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应E.Roeckl教授的邀请到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工作了两年。在那里,他主持了在中能次级束流线FRS 上测量40Ti的衰变性质的实验,并将40Ti数据用于 40Ar 中微子吸收截面的计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实验室数据计算该截面,其结果比国际中微子权 威Bahcall 威[[Bahcall]] 教授的预言大了三倍。他的研究工作首次实现了用实验刻度了可以探测中微子振荡的ICARUS探测器。作为第一作者,柳卫平已在国际物理杂志《 [[ 物理 ]] 》(Z. Physics)和《 [[ 物理评论C ]] 》(Physical Review C)上发表了该成果。他还参加了在同位素分离器上测量56Cu 衰变性质的研究课题,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对该核的衰变性质进行测量。柳卫平在实验中起了关键作用,因而代表实验小组在德国物理学会年会报告该成果。1998年9月,从德国归来的柳卫平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太阳中微子问题相关的两个核物理实验》,并通过了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ref>[1996年被香港求是基金会授予“杰出青年学者物理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第一人]</ref>
从1998年开始,柳卫平投入了测量11C(p,γ)12N反应的研究。该反应是天体物理过程热的pp链内部的重要反应。该实验虽然在核天体物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11C次级束流的产生与鉴别和次级核反应的测量困难,在国际上各个实验室一直无法完成。柳卫平通过选择先进的技术路线,对次级束流线GIRAFFE进行了以安装飞行时间测量系统为标志的关键技术改造,使这种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于1999年底完成了高统计精度的实验数据测量,从实验上否定了国际核天体理论界认为直接俘获反应可以忽略的结论。可以预期,这个实验结果, 将加深对天体物理过程的了解。由于以上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国际各大实验室存在激烈竞争。如2H(7Be,8B)n反应的研究在美国Texas T&M大学、40Ti衰变测量在法国GANIL国家实验室都同时开展。由于柳卫平领导的研究集体采用了先进的物理思想和巧妙的技术路线,在以上课题的研究的竞争中,研究成果都走在了国际前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实验室作报告。先后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9次,引用24次。
柳卫平曾先后十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或国外实验室里作报告;他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8月,他还荣获过由 [[ 杨振宁 ]][[ 、陈省身 ]] [[ 周光召 ]] 等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会评委会推荐的香港求是科技基金" [[ 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6年10月,他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ref>[1998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ref>
1998年,他被推选为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他领导的项目组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两项重点基金)、3项核工业科学基金(包括重点基金)的资助;完成的基金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他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和子项目负责人;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2000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物理学会核物理分会副理事长。<ref>[1999年被推选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中核总“十杰青年”]</ref>
2003年,他被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颁发"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柳卫平在放射性核束和核天体物理中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和好评。国际著名放射性核束物理学家 Tanihata 教授认为:"柳卫平博士是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之一。"<ref>[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央统战部、科技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并授予银质奖章一枚] </ref>
由于他在核天体物理实验中的优秀成果,他被选为2004年加拿大NIC8 国际会议我国唯一一名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