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橫幅式廣告

增加 3,65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横幅式廣告''' </p>
|-
|<center><img src="https://i.pinimg.com/564x/8f/c8/b9/8fc8b9448b5df379567070bae397207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n.pinterest.com/pin/714665034603576901/ 圖片來自pinterest]
</small>
|}

'''横幅式廣告'''(web banner、banner ad)又称'''旗幟廣告''',通常横向出现在网页中,最常见的尺寸是468×60和468×80,目前還有728x90大尺寸型。是一種廣告形式的對[[全球資訊網]]通過提供廣告服務器。這種在線廣告形式需要將廣告嵌入到網頁中。它的目的是吸引流量到一個網站通過鏈接到廣告主的網站。在許多情況下,橫幅廣告是由中央廣告服務器投放的。

網絡橫幅的功能與傳統廣告的作用方式相同:將產品或服務告知消費者,並說明消費者選擇該產品的原因,這一事實最早由研究人員Rex Briggs和Nigel Hollis於1996年在[[Hot Wired]]上發表。 網絡標語的不同之處在於,可以實時監視廣告活動的結果,並且可以將其定向到查看者的興趣。

==歷史==
在線廣告的先驅是Prodigy,當時是IBM和Sears擁有的公司。Prodigy在1980年代首先使用在線廣告來促銷Sears產品,然後是其他廣告商,包括Prodigy的直接競爭對手之一AOL。GNN是第一個商業支持的網絡出版物,也是第一個商業網站之一。<ref>{{cite web |url=http://gulib.georgetown.edu/newjour/g/msg00566.html |title=Archived copy |access-date=2012-05-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22101651/http://gulib.georgetown.edu/newjour/g/msg00566.html |archive-date=2012-03-22 }}</ref>

Hot Wired被視為第一個向大量主要企業廣告商大量出售橫幅廣告的網站。HotWired創造了“橫幅廣告”一詞,並且是第一家向其客戶提供點擊率報告的公司。HotWired出售的第一幅網絡橫幅廣告由AT&T Corp.支付,並於1994年10月27日投入在線。1994年5月,[[肯·麥卡錫]]( Ken McCarthy)指導博伊斯(Boyce)從傳統廣告轉向在線廣告,並首次引入了可點擊/可跟踪廣告的概念。他說,他相信只有在線廣告的長期響應模型才能證明這種直接響應模型(可以用來衡量單個廣告的投資回報率)是可持續的。儘管有這種預測,橫幅廣告仍根據其產生的印像數進行估價和出售。

==重要性==
橫幅廣告在互聯網上付費廣告的快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橫幅廣告具有標準格式,操作(指向目標的可單擊鏈接)和定價系統(展示),使任何網站都可以銷售廣告,並為廣告服務器公司(例如NetGravity)提供了開發系統的操作要求需要操作和跟踪基於Web的廣告。與出現在報紙和雜誌等類似媒體上的廣告相比,橫幅廣告也很獨特。與期刊廣告不同,橫幅廣告鼓勵媒體消費者實際離開媒體服務或產品並轉到單獨的媒體環境(通常由廣告商運營的網站)。相反,不鼓勵閱讀報紙或雜誌廣告的讀者離開期刊。而是,廣告消息本身旨在影響讀者。<ref>{{Cite journal|title=Revisiting online banner advertising recal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banner recall in an Arab context|last1=Khattab|first1=Lina|last2=Mahrous|first2=Abeer A.|date=2016-11-01|journal=Journal of Arab & Muslim Media Research|volume=9|issue=2|pages=237–249|language=en|doi=10.1386/jammr.9.2.237_1}}</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1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