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南昌采茶戏
,無編輯摘要
[[File:南昌采茶戏.jpeg|有框|右|<big></big>[https://ss2.meipian.me/users/3071405/0ed0e6efcd8d441895c8114964d2bffa.jpg-mobile 原图链接][https://www.meipian.cn/lgsmqlk 来自 美篇 的图片]]]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南昌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经灯戏、三脚桩、半班等阶段而于清末形成 <ref>[https://www.sohu.com/a/440956730_120006290 戏曲·南昌采茶戏 | 赣南茶事兴盛——茶篮灯歌 ],搜狐,2020-12-28 </ref> 。
==简介==
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末年,采茶戏由灯彩演变成戏曲。清朝光绪年间,南昌采茶戏在南昌禾埠起班。当时的剧目多为“二小”(小丑、小旦)扮演,如《攀笋》《卖棉纱》等。之后,随着剧情的需要,“二小”逐渐发展为“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如《下南京》《卖花线》等,因此民间俗称采茶灯为“三角班”。后来,这种表演已不局限于表现茶事了,而是出现了大量表现日常[[生活]]内容的小戏,到了这时,“半班”也就因此宣告诞生了。“半班”则已基本形成为采茶戏班的规模,有十几二十人,有[[服装]]、道具和乐队,已能够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种剧目,所以很受乡间民众的欢迎。
南昌采茶戏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地 <ref>[https://www.sohu.com/a/249380284_100016484 表演类项目(国内篇)——江西采茶戏 ],搜狐,2018-08-22</ref> 。主要曲调有“茶灯调”和由“茶灯调”发展演变而来的“攀笋调”、“秧麦调”、“下和调”等。音乐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与短弓两种,而短弓又有顿弓、颤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传统剧目有以江西南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和《花轿记》,合称“南昌四大记”,富有乡土特色。是由民间采茶灯和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