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素紗襌衣

增加 2,59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素紗襌衣.jpg|thumb|right| [http://www.hnmuseum.com/sites/default/files/activity/view_1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hnmuseum.com/zh-hans/zuixintuijie/%…”
[[File:素紗襌衣.jpg|thumb|right| [http://www.hnmuseum.com/sites/default/files/activity/view_1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hnmuseum.com/zh-hans/zuixintuijie/%E7%9B%B4%E8%A3%BE%E7%B4%A0%E7%BA%B1%E8%A5%8C%E8%A1%A3l 本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素紗襌衣] ]]
'''素紗襌衣'''是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辛追夫人]]墓中出土絲質文物,身長128厘米,袖長190厘米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時期的作品,為國家一級文物。產地為西漢陳留郡襄邑縣(今河南省睢縣)。<ref name=“hnmuseum">[http://www.hnmuseum.com/zh-hans/zuixintuijie/%E7%9B%B4%E8%A3%BE%E7%B4%A0%E7%BA%B1%E8%A5%8C%E8%A1%A3 湖南省博物:直裾素纱襌衣]</ref>中國考古工作者於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時期的作品,為國家一級文物。產地為西漢[[陳留郡]][[襄邑縣]](今[[河南省]]睢縣)。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ref>百科知識</ref>

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并非艺术夸张,素纱襌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ref name=“hnmuseum"></ref>

==素紗襌衣探索==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素紗禪衣一共兩件,除了[[直裾素紗褝衣]]外,還有[[曲裾素紗褝衣]],衣長160釐米、通袖長195釐米、袖口寬27釐米、腰寬48釐米,衣重48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製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一件衣服。據瞭解,素紗襌衣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釐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釐米就有40根至50根紗。透空率為75%左右,每平方米紗料僅重15.4克。因其密度較為稀疏,孔眼裡充滿織物的表面。同時紗料的旦數小,絲纖度細,這也就是為什麼素紗襌衣如此之輕薄的原因。“旦”全稱[[旦尼兒]],是絲織學上對織物的蠶絲纖度專用的計量單位,每九千米長的單絲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數越小,則絲纖度越細。經測定,素紗襌衣的[[蠶絲]]纖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現在生產的高級絲織物還有14旦。足見[[漢代]]繅紡蠶絲技術的高度發展,實乃中華文明、[[楚漢文化]]之驕傲。<ref name=“hnmuseum"></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634
次編輯